兼顾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剧本阅读单元整体教学

2020-12-30 03:10孔黎娜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310023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枣儿矛盾戏剧

孔黎娜(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 310023)

黄玉峰在《上课的学问》中提到:“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引入不同的资源。”[1]对此,笔者颇为认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其中,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戏剧作为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次亮相。下面,笔者从当前戏剧教学的误区及戏剧文学的特点出发,谈谈戏剧剧本阅读的单元整体教学。

一、戏剧教学的误区

戏剧单元是让教师很头疼的一个单元,剧本阅读教学课往往让教师无所适从。目前的语文戏剧教学课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把戏剧教学课上成小说鉴赏课。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情节梳理和人物分析上,引导学生阐发对戏剧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对戏剧角色性格和情感的分析,以及对戏剧主题的探究和挖掘,却忽略了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文体特征。

二是把戏剧教学课上成影视课。教师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放映相关的舞台剧或影视剧视频,用单纯的视觉欣赏代替对戏剧剧本文字的阅读与品味。

三是把戏剧教学课上成表演课。教师让学生自主排演课文,交流演出。这样的形式虽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的表演指导,而使得课堂上的交流演出变成一场你来我往的闹剧,让原本宝贵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了学生自我陶醉式的蹩脚演出,从而无法真正达到让学生感受剧本舞台呈现的目的。

以上几种误区的产生主要源于对“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文体特征认识不够清晰。戏剧文学的写作目的并非直接地向读者讲述故事,而是通过台词、戏剧动作来表现戏剧矛盾,塑造戏剧人物,表达戏剧主题。戏剧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有两个生命。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外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2]戏剧文学是一个文学上的独立作品,像小说、诗歌、散文一样具有文学上的魅力。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当它呈现在纸上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半成品。只有经过导演的设计和演员的演出,它才真正在舞台上获得完整呈现。因此,剧本阅读教学有必要通过想象设计或任务实践的方式来部分地完成从剧本到舞台呈现的转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戏剧体裁的特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种“剧本—舞台—剧本”的学习模式无疑也是符合课标要求的。

因此,笔者认为,剧本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兼顾其文学性和舞台性。

二、基于戏剧文学性开展的剧本阅读教学

(一)通过戏剧矛盾读剧本主题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曾这样表述戏剧的本质特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可见,矛盾冲突是戏剧构建故事、推进情节、引发思考的核心。在剧本教学中,教师需抓住戏剧矛盾展开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通过戏剧矛盾的设计推进来看戏剧表现手法,通过戏剧矛盾的表现来看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关系,通过戏剧矛盾的解决来看戏剧所表现的主题。

教学《屈原(节选)》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戏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小说的既有知识出发来看戏剧故事,在学生梳理情节、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再导入“戏剧矛盾”这一概念。课文中,最经典的“雷电颂”部分属戏剧独白。教学这一部分时可引入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来作对比。这两个独白片段能非常典型地体现戏剧矛盾的两种类型:《屈原》展示外部矛盾(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屈原和南后集团的冲突;《哈姆雷特》展示内部矛盾(人内心的挣扎)——哈姆雷特内心的彷徨。在此基础上,教学《枣儿》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屈原(节选)》的矛盾双方是屈原和南后集团,《天下第一楼(节选)》的矛盾双方是卢孟实和唐茂昌、克五、罗大头等人,那么《枣儿》的矛盾双方是谁呢?是老人和男孩吗?”显然不是。《枣儿》的矛盾双方是留守故土的老老小小和进城求发展的年轻人之间的矛盾,是时代巨变下新城市的新观念和旧式农村固有生活的冲突。解决了这个疑问,其实也就解决了《枣儿》的主题问题,同时也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戏剧矛盾并非一定表现为激烈的人物对立关系,它也可能表现为相对平和的“困境”形式。

(二)通过潜台词读戏剧人物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戏剧和小说有许多共通之处,人物形象分析也可借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小说人物的分析方法。需注意的是,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有许多“弦外之音”,即所谓潜台词。这是戏剧较为突出的一种人物塑造方式。在剧本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尤其提醒学生去留意这一点。一个优秀的剧本,在人物台词的设计上是非常讲究的,剧作家尽力在有限的台词容量中蕴藏微妙的人物内心、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故事背景。潜台词可说是水下的冰山。教学《枣儿》,要让学生带着角色的心理和情感来朗读、揣摩台词。对重点台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人物此时的潜台词是什么?人物此时是什么情绪和心理?他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心理?比如: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此处,老人的台词应读得重一些,节奏快一些。在此之前,两人都袒露了自己内心的酸楚,心情沉重,谈话气氛一度低落。老人“有枣儿”“吃枣儿”的话语和动作,既是对男孩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儿子迟迟不归的自我纾解,是将二人的注意力从远行的亲人转移到乡间的美好事物上的一种努力。

(三)通过戏剧手法读情节设计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戏剧矛盾的设计、推进来看戏剧情节的起承转合、伏笔、呼应、悬念、陡转、意外、跌宕,以及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戏剧中的运用,如《屈原(节选)》中屈原高声赞颂雷、电,痛斥偶像的象征意义,如《天下第一楼(节选)》中情节的不断起伏跌宕,如《枣儿》中有关枣儿的数处伏笔和呼应等。

三、基于戏剧舞台性开展的剧本阅读教学

除了欣赏戏剧剧本的文学性,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因其“舞台性”所独具的特点。

(一)戏剧剧本具有高度集中性

传统戏剧创作要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高度集中,这一点在《天下第一楼(节选)》体现得最为典型。短短半个小时,与卢孟实发生冲突的唐茂昌、克五、小伙子、罗大头、唐茂盛先后踏进福聚德的店堂,对正值鼎盛的福聚德造成渐次汹涌的冲击,内忧外患之下的福聚德由幕启时的烈火烹油之盛,渐渐在幕落时显出无可奈何的败落之相。这样密集的情节设置和由此产生的急转效果,是戏剧相较于其他文学样式更为擅长的。

(二)戏剧剧本特别重视叙事节奏

如何在时空集中的情况下讲述故事,考验的是剧作家的故事结构能力。比如《天下第一楼(节选)》的五处冲突是串珠式结构,但在先后顺序安排上考虑到了戏剧叙事节奏上的要求。唐茂昌要钱是一个急起,对幕启时福聚德热烈开张造成冲击;打发克五、处罚伙计,虽是挫折,但卢孟实都从容应对了,可算是一种调节和回落;紧接着罗大头要挟羞辱卢孟实、唐茂盛支钱要人,内忧外患又把剧情推向高潮。这部分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才造成剧情上的跌宕起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当一回编导,尝试改换这一场的时间跨度(比如从半个小时改成一周内发生)和情节先后顺序,看看演出效果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戏剧剧本具有主观抒情性

因舞台表演的需要,大部分人物都是依靠语言台词的直接述说来完成角色塑造的。以《天下第一楼(节选)》为例,如果尝试用小说的写法来叙述这个故事,我们会用第三人称对卢孟实进行外貌、神态、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但在剧本中,卢孟实的形象是依靠大量对话来完成的,这使得我们对人物的形象感知更为直接和强烈。剧本的故事展开全凭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不仅要担负推动情节发展的任务,而且要依据不同角色的年龄、身份、阅历、情态来作千人千口的设计。比如屈原的语言慷慨激越、热烈澎湃,靳尚的语言狠毒狡诈、狂妄自大,形成正邪对比。哪怕是在只有几句台词的人物中,王子西中庸讨好,福顺憨厚老实,修鼎新人情老练,福子猖狂谄媚……角色通过语言台词来作自我展示,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多作扮演性的台词朗读来理解人物形象。

(四)戏剧剧本给舞台呈现留有创作空间

剧本欣赏需提醒学生边读边依据舞台说明来想象舞台画面。在剧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小段内容尝试微格表演。活动的目的除进一步熟悉剧情、理解人物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对剧本进行二次创作:舞台上的角色是坐是站?是停是走?是逼近还是远离?每个角色有什么样的习惯动作?设计什么样的人物造型与舞美道具?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三出戏在舞美上风格各异:《屈原》空阔幽暗,《天下第一楼》写实具象,《枣儿》则充满象征意味。活动过程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剧语言背后的动作行动和心理行动,是对该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的准备工作,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无论在文学体裁“三分法”还是“四分法”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然而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它所占的比重远远不如散文、小说与诗歌。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便显得尤为宝贵,愿戏剧能够在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当中展现其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枣儿矛盾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谎言
矛盾的我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枣儿
枣儿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