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心成城”

2020-12-30 01:36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华静红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沙堆班集体办法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华静红

案例回放

“加油!加油!加油!”学校操场上人头攒动,加油呐喊声不断,操场仿佛成了一片喧闹的海洋。

坐在我旁边的石老师很好奇,问我:“华老师,操场上怎么这么热闹啊?”

“你不知道吗?今天是初一年级的拔河比赛,我们班也参加了。”我说。

“那您还能气定神闲地在这里批作业,还不赶紧去操场给他们加油助威去?”石老师是个急性子,一听说我的班在比赛,比我还着急。

“不用去,而且我是故意不去操场的。”我对着石老师卖起关子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石老师很好奇。

“你也知道,我刚接手这个七年级(3)班的时候,班上的学生简直就是一盘散沙。”我开始给石老师讲述我和这个班的故事,“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班级里的很多学生还没有从小学生的状态中转变过来,心里根本就没有作为初中生的意识,更没有‘七年级(3)班’这个集体概念。很多学生在课间更愿意和来自同一所小学的老同学一起玩,午休吃饭的时候、放学回家的时候也不例外。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就像一个个小沙堆,各自为营,要如何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班集体,众心成城、凝心聚力呢?”

“华老师,您说的这种情况,我带初一班级的时候也曾经遇到过。您有什么好办法吗?”石老师认真地看着我,眼睛里写满了期待。

“我呀,怕长此以往他们会开始拉帮结派,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将他们‘混编’。”

“混编?”石老师好奇心“爆棚”。

“嗯,混编!我把全体学生进行了分组,让每组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小学,即将‘沙堆’打散,使其形成新的‘沙堆’。之后,我又要求这些小组互相展开竞争。这个竞争可不仅仅在学习方面,出勤、值日、课堂表现、眼保健操、出课间操等都包含在内。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他们弱化‘我是小学生’的想法,同时强化自己是初中生的意识,并树立集体观念。石老师,你还别说,这帮小家伙的好胜心还是挺强的。”

“华老师,您这招真高明!”石老师一脸崇拜地对我说。

“可是啊,麻烦还在后面呢!”我给石老师“泼了一盆冷水”,“你想啊,以小组为单位,就算是混编小组,他们也只是重新组成了若干个小‘沙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班级’概念。”

石老师点点头,问我:“华老师,您之后怎么做的呢?”

“我用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对内的,第二个办法是对外的。

“第一个办法是,对于班级里混编的六个小组,我要求他们自行合并成两个大组,不过,具体和哪些组合并,需要他们自己决定并说服对方同意。

“在这个过程中,组内成员与其他小组的成员不断进行沟通,加深了彼此的联系,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后,分组完成了,他们从一个个小‘沙堆’变成了两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在这两个大组的内部,组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做到了一定程度的‘众心成城’。”

石老师感叹道:“华老师,您这个方法太棒了!那‘对外的办法’又是什么?”

“对外的……”我放慢了语速,这着实吊足了石老师的胃口,“其实,刚才我说的情况很多班主任都会遇到,或者说这也是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的正常反应。他们升入初中后,首先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充满了好奇,但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等待着他们的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无措和恐惧,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与来自其他学校的新同学和谐相处、成为朋友,也不知道如何更快地熟悉陌生的老师和课堂,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彻底适应升入中学后的新环境。所以,他们会选择与熟悉的人‘抱团取暖’,找以前的小学同学一起上学、一起吃饭。这样的选择和行为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如果我也放任这种情况发展,班级向心力、凝聚力什么的就更无从谈起了。”

石老师听后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我继续讲下去。

“所以,我需要在打破他们‘抱团取暖’的现状的同时,‘逼’着他们走出舒适圈,尽快适应新环境、熟悉新同学。于是,我就用了第二个办法,即‘让五光十色的沙粒组成流光溢彩的巨石’!”我又停顿下来,看向石老师,她此时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巨石?”

“对,巨石。我通过班队会、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班上的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出现在班级中的问题,加深他们对新班级、新集体的概念,并且制造一些‘小困难’‘小矛盾’,让他们一起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我说。

“从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到具有‘战斗力’的小组,再到‘火力全开’的大组,学生们完成了从‘我是小学生’到‘我是初中生’的转变。之后,您对班级的管理正式开始,并使用第二个办法,帮助学生在心中植入班级、集体的概念,强化集体的重要性,由此在内心树立自己是七年级(3)班的一员这一意识。我理解得对吗?”小石老师总结道。

“嗯,没错!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转变,我们班上的学生已经把‘我们七三班’‘咱们班’挂在嘴边儿上了。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你看,他们今天在比赛中多么卖力啊!”

石老师顺着我的目光,透过窗户看向操场。

我接着说:“初中不同于小学,这些学生不仅要适应学习、生活上的新情况、新变化,还要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这包含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对集体、班级、荣誉的认识,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唯有团结一致、众心成城,才能做成大事。你看,现在的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向着同一个目标不断努力……”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两名学生敲开,是我们班的班长和体育委员。他们俩满头大汗地快步跑向我,一边跑一边兴奋地说:“华老师,华老师,咱们班赢了,咱们班赢了!”

我笑着对着他们俩做了一个挥拳的动作,嘴里喊着:“太棒了!咱们三班,牛!”然后又对着石老师挥了挥手,说:“石老师,走吧,跟我们一起去庆祝,我要给孩子们买冰淇淋!”

案例反思

案例从一次看似平常的校园比赛展开,讲的是班主任老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如何让初一的新同学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引领学生形成班集体观念的故事。这个案例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这样一些启示:

首先,班级管理要以学生为重心。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新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并非是亮眼成绩,而是能尽快地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并且能够把彼此的心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共同去克服将来初中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就是用“组小组”到“组大组”再到“组班组”的办法,让学生成了“众心成城”的班集体的一员的,结果非常理想—学生们依靠团结的力量赢得了拔河比赛的胜利。

其次,班级管理要以发展为中心。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刚从小学升入中学,需要一个心理和生理的适应过程,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把学生的这个适应过程纳入了班级、学生的发展规划,并采取了一定的引导措施,最终让班级和学生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最后,班级管理要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这样的差异会更为明显,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面对的。但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是班集体的发展是否合理、全面。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就是面向全体,让全班形成合力,最终达到全员“众心成城”的。

猜你喜欢
沙堆班集体办法
“斑”小狗的沙屋
小沙堆
对应:海边的沙堆
最好的办法
沙堆里的变形记
人心齐,泰山移
温暖的班集体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我们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