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丽
摘 要: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仅牵涉到幼儿园的稳定,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意外事故,往往是在幼儿的无意识中发生的。因此,培养幼儿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自救能力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
关键词:幼儿;安全事故;防范;自救
一、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
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背景下,生活环境随之优化,影响人们安全的因素不断累加,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私家车的逐年增多,城市建筑的高层化,楼梯、电梯的安全隐患都成为威胁幼儿生命的新因素。在幼儿园里,有各种电器,也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幼儿发生危险的概率也越大。
(二)监护人的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意识
在幼儿园,幼儿的监护人是老师和保育员。老师只注重幼儿在园的“知识”输出,育儿人员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加之生源数量各异,容易出现看护疏忽消极现象。众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教师与保育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引起的。
在家里,幼儿的监护人是父母和长辈。一家一个孩子,父母长辈都把孩子当成宝贝,担心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有些家长甚至通过减少户外活动规避意外,以“圈养”的方式保障孩子的安全,这显然并不可取,剥夺了孩子自由活动、自由成长、身心健康发展的机会。
(三)幼儿自身因素
在幼儿发生的事故中,摔伤、挫伤、烫伤等现象相对常见,这与幼儿行为能力、身体素质有一定关系,同时幼儿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较低,容易靠近危险而不自知,这也是导致幼儿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采取的措施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防范
1.幼儿园需积极优化安全制度
为保障幼儿园日常育儿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幼儿教师各司其职,幼儿在有序、稳定、规范环境下成长,幼儿园需在积累育儿经验前提下不断优化安全制度,规设安全管理条规,如幼儿一日安全活动制度、区域活动器具消毒制度、家长接送制度、园区安保制度、食品安全制度、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等,继而为幼儿园安全事故科学防范给予支持,以安全制度为依托加强管控,解决管理矛盾,为培养幼儿自救能力奠定基础。
2.加强幼儿园安全环境建设
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需侧重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条件,引领幼儿遵照园区安全制度展开自由活动,在实践中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幼儿教师需将幼儿自救相关知识渗透在安全环境中,做好安全排查,对幼儿园的场地、房屋、大型玩具及水电暖设备定时进行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提升幼儿教师安全素养及自救技能
幼儿教师缺乏安全意识,未能关注安全管理细节,对幼儿缺少指导且缺乏责任心是幼儿园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原因,为此教师应通过园所例会、开展知识竞赛、构建实践情境、进行专题研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教育性培训,使幼儿教师能够树立安全管理意识,肩负安全教育责任,提高自身自救能力。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的文件精神、相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分析,提高教师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加强教师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家园协同育儿
为保障家长可以积极响应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理念,幼儿教师需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协同育儿关系,面向家长讲解幼儿自救技能及有关知识,使家长明晰幼儿自救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继而与幼儿教师一同帮助幼儿提升自救能力。
幼儿园可组织家长定期学习电子版幼儿安全防护知识,在家里与幼儿进行演练,使幼儿能够树立安全意识,有效掌握安全知识,在家长帮助下学习自救技能,继而培养幼儿的防护与自救技能。
(三)幼儿本身的防范与自救
1.学习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
(1)交通安全教育:没有大人带领不能自己过马路,幼儿需遵守交通法规,在绿灯情况下通行人行道,不可以在马路上嬉戏及打闹。
(2)消防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指引幼儿远离火源,在遇到火灾情况下能够从安全出口逃离现场,学会用湿毛巾掩护口鼻,在发现火情时可以及时告知家长,记住火警电话。
(3)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饭前便后洗手。在购买食品时看清保质期,不买“三无产品”,不吃变质腐坏食物。不随便吃不明食物,如陌生人给的食物或地上的食物。不随便吃药,要在家长指导下吃药,在吃东西时不可打闹、大笑、说话。
(4)规避触电及溺水安全教育:在幼儿园、家庭及公共场所中不可随意触碰电源、电线、电器、插孔、插座。在游泳或水边玩耍时需有大人陪同,更不要下水在水中憋气;当同伴失足落水时,不可随意下水去救人,可以寻求警察或成年人的帮助。
(5)玩具安全教育:不可吞食玩具,不可用玩具打对方,按照幼儿教师的要求有序玩玩具,在玩玩具时避免追逐打闹,养成分享习惯,在大型玩具上不可久留,不准从上往下跳。
2.掌握安全知识,形成自救技能
把幼儿自救技能与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在形式多元的幼儿活動中培育幼儿安全素养,使幼儿有基本的安全观念,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学会遵守安全纪律,可以将安全知识与生活经验关联在一起,有效约束幼儿行为。基于年龄较小幼儿行为能力较弱,为此幼儿教师需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引领幼儿养成安全活动习惯,通过监督指导、经常提醒使幼儿能够牢记安全知识,不断增强自救能力,继而幼儿教师能够有效防范安全事故,达到知行统一。
幼儿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开展安全模拟游戏及情景表演活动,增强育儿体验,引领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在幼儿实践中培养其自救能力。把学到的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方法转化为安全行为,并形成自救技能,能够自救或救人。
参考文献:
杨文秋.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
注:本文系2019年度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研究》(QGBH190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