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雷明婧 王平 陈永华 李科林
摘 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拔尖环保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聚焦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以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为载体,以与多家知名环保企业全方位合作为支撑,以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与科研机构广泛交流为契机,创新构建了“学科融合+理实相济”的农林院校环境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科交叉与科研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有效助推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突破培养瓶颈,实现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学科融合;理实相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7-0173-04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ocuses on the urgent need for to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lents around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such as forestry, ecology, and biology, and focusing on the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postgraduates in this category. With th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novation base as the carrier, full-scale cooperation with many well-know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anies as the support, and extensive exchanges with many well-know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s an opportunity to create innovation, it has established a "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environment-friendly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med a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roved through practice that this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environmental postgraduate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which has broken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cultivation and achiev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on.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the combination of truth and truth;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system; benign interaction
一、概述
研究生教育作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其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到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高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国际影响力与国家地位不相匹配。2018年9月28日,陈宝生部长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指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高质量要求还有差距;建设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攻关能力还不强,重大原始创新不足,成果转化偏低。由此可见,创新和实践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1-3]。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明确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国家亟需大批具有精深理论造诣、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环保拔尖人才,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担负着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多年大幅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滑,创新能力有限、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现[4-5],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二、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着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
(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期盼存在明显差距
课程体系学科知识融合浅显,不足以支持研究生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交叉创新研究,导致研究生的创新内生动力明显不足;不注重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缺乏高端学科交流平台和高端海外人才引领,学科视野相对狭窄,导致研究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十分有限。
(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地方需求存在明显差距
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过分追求热点,乐于跟风研究,造成研究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广泛、全面而又深入的产学研合作,缺少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和有效的实践实训体系,造成研究生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学科融合+理实相济”培养模式构建思路与理念
基于“学科交融”和“理实相济”分别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育体系,以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攻坚战对拔尖环保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及体系构成见图1。
(一)构建以“学科交融”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
依托学校在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充分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强化和提升研究生学科知识融合能力,着力培育研究生富有生态与绿色观念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构建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学科知识为支点,以工程技术、材料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外延的富有特色的“1+3+n”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见图2)。
依托学科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所建立学术交流机制,聘请海外高端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兼职导师,同时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构建以“千人计划”“百人计划”“芙蓉学者”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学科知名教授为指导,青年骨干博士教师为支撑的富有张力的“多层次、多途径、国际化”的学科视野拓展体系。
(二)构建以“理实相济”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培育体系
依托学科在人工湿地、矿山生态修复、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所广泛开展的产学研项目,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发现科学问题,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选题、开展课题研究,避免研究生选题、课题研究过分追求热点,树立创新源自实际的观念,着力提升研究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依托学科与国内多家知名环保企业建立的研究生培養创新基地,全方位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着力培育和提升研究生知识综合运用与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以国内知名环保企业为依托,以实际环境治理与管理项目为载体,以地方政府与公众需求与满意度为标准的富有实效的“项目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实践能力实训体系。
四、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学科融合+理实相济”培养模式实践举措
(一)基于“学科融合”的创新能力培育实施过程
1. 革新课程体系,深化学科融合
近5年,学科历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过程特别注重课程体系的重构。结合学校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充分融入环境治理生态化理念和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中逐步引入污染生态工程、高级环境生物学、土壤污染与控制、应用配位化学、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与应用、环境物理化学、环境功能材料、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等课程,并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督导,防治课程教学走过场,保证研究生能将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学透,持续深化研究生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积极探索与实践工程学、材料学、管理学等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近5年培养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名,1人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标示性成果,也为学科交融理念在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提供了样板和依据。
2. 升华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近5年,学科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法国马凯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效的学术交流机制。派遣2名研究生导师赴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进行进修,聘请了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名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作为研究生兼职导师,同时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为研究生开设专题学术讲座40余次,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生把握国际前沿的能力。
(二)基于“理实相济”的实践能力培育实施过程
1.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联合培养
近5年,学科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湖南省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永蓝新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10余家国内知名环保企事业单位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在学科不懈努力与永清环保的大力支持下,学科分别于2017、2019年成功获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土水污染生物修复与资源化利用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成为“理实相济”培养机制实施的标志性成果,为学科继续深入实施与推广“理实相济”研究生培养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2. 瞄准重大需求,深植地方建设
充分瞄准湖南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所面临的各项重大需求,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引领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深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研究生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相续参与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工程、湖南省“退耕还林还湿”工程、云南滇池周边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农村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广西蒙山县森林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长沙洋湖再生水厂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长沙市青竹湖星月水库污染水体治理-溢洪组合人工湿地工程等社会服务项目,通过广泛深入参与地方建设,显著提升了研究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农林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学科融合+理实相济”培养模式特色与实践成效
(一)培养模式特色
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学校“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突出“林业、生态”办学特色。尤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面对单一学科发展受限、学校与生产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受到冲击的情况,我们坚持把实践育人工作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融合,围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构建了“学科融合+理实相济”的农林院校环境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生态与绿色观念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加大了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了大批在人工湿地、矿山生态修复、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社会精英。
(二)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近5年,学科专任教师先后获评湖南省“百人计
划”、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科技托举人才、湖南省优博等优秀人才10人次。
近5年,学科先后获批国家及省级学科交叉创新平台5个,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個,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湖南林业科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环保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10个。
近5年,学科研究生1人获评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6人获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7项,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7项;发表科研论文35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篇,EI收录论文47篇,申请国家专利32件;获湖南省高校第三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各级各类竞赛奖项5项;毕业生多人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多人应聘到湖南永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环保企业任职,深受环保业界好评。
参考文献:
[1]范涛,宋英华,梁传杰.高校学科交叉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9):32-38.
[2]邬江兴,邹宏,陆杰青.新兴发展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究——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38-44.
[3]李圣,李勇,王海燕.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50-53.
[4]黄俊平,陈秋媛,瞿毅臻.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
39,42.
[5]初旭新,黄玉容,杨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工业大学污水处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