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12-29 11:58李雪姝王海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化工企业

李雪姝 王海东

[摘 要]现阶段,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各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了我国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原因,提出加强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可行性建议,旨在推动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化工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023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2-00-02

0     引 言

在化工企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兼顾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如何进行社会责任评价以及如何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工作是关键。现阶段,企业需要分析所处行业的特点,充分考虑自身的客观情况,在企业稳定经营与发展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

1     新时代背景下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企业应树立尽责担当的新形象。因此,化工企业应在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积极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自觉树立主动履责意识,分析行业对生态环境的特殊作用,在兼顾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不止步于现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生命力,创造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还要由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向专业化、品牌化、价值化的系统行为转型,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全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丰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内涵。

2     我国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化工行业履责情况相对落后

根据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先指数排行可知,60强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能源等领域,化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指数相对较低。我国化工企业普遍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偏低,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及公民健康,但目前多数化工企业对污染物的处理仅以监管部门的限制制度为标尺,仅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在生产、排放和末端处理环节都未以更高的标准严格把控。此外,化工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普遍侧重于财务绩效评价,忽视了由于行业特殊性产生的社会责任指标对利益相关者的重大影响,不仅存在社会责任评价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还存在披露信息侧重于正面信息的弊端,进而误导相关信息使用者及利益相关者。

2.2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情况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认可度高于民营企业。相较于国有化工企业,民营化工企业缺少主动履责意识,比较依赖国家对企业和市场的宏观调控,没有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给予企业和市场的能动性。另外,部分民营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行为存在不正当动机,期望通过公益捐赠等慈善行为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从而掩盖不当行为,有效减少企业的声誉损失、维护品牌形象。此外,由于民营企业管理者拥有是否聘请第三方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的选择权。因此,即便被强制要求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者也可以做出机会主义行为,不聘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鉴证,操纵信息披露,误导信息使用者。

3     化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3.1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失真

化工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建设中通常存在评价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使企业很难准确把握自身履责情况。我国化工企业在评价社会责任时通常将经济、社会、环境作为评价维度,且偏重于经济维度,忽视了化工行业生产作业中产生的毒气、辐射等有害物质对企业员工和环境的危害,忽视了企业应承担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由此产生劳工问题、人权问题,使化工行业的公众综合认可度普遍较低。另外,部分化工企业仍然简单地将企业履责情况定义为狭义的营业外支出。事实上,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范畴远超于被企业用作公关手段的慈善捐赠,且绝对数缺乏可比性。企业若仅通过绝对数衡量企业履责情况,将因企业规模不同使评价结果不准确。不准确的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将误导企业对自身履责水平的认识,企业会因为虚高的评价结果而无法识别到自身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

3.2   企业主动履责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企业通常在政府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缺乏主动履责意识,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存在局限性,仅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不是进行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创造社会价值,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给予市场的能动性相背离。主动履责意识薄弱的管理者容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误将承担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发展的负担,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割裂,只有当企业面对声誉危机时,才利用慈善行为或操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修饰品牌形象,这样的行为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3.3   企业经营管理中缺少常态化措施

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更要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化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缺少常态履责措施,通常以慈善捐赠的形式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忽视了企业在生产工艺、员工权益以及管理制度等常态化需求,将企业履责作为企业应对声誉风险的临时性行为,并独立于企业日常经营。然而现阶段常态化措施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化工企业应认识到,仅将履责作为企业的公关手段且缺少常态履责措施是企业应对风险和经营管理的短板,降低了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容易造成企业管理者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的机会主義行为,对外部监督和市场互信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化工企業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4.1   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科学、系统的社会责任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统筹和指引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因此,化工企业不能仅关注企业对股东和债权人的经济责任,还要重视对员工和环境的责任,兼顾员工权益保障、员工培训及发展以及员工健康与安全。企业只有积极有效地处理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才能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战略与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此外,化工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中引入单位产值能耗量、研发投入率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应运用科学合理且具有行业特质的社会责任评价方法,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企业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确定权重,以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为企业全面履责提供合理的量化参考。

4.2   树立主动履责的企业文化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化工企业必须时刻谨记行业的特殊性,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相较于在监管部门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使用者要求下被动承担社会责任、被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化工企业主动履责、自觉披露对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更有益。在主动履责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践行社会责任应融合在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化工企业应加强主动履责意识,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自觉将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标尺运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在企业外部主动利用企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参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建设主动履责的优秀企业文化,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从而做到内化于心。

4.3   多角度提高企业履责能力

化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仅停留在履责意识层面,还要提高企业的履责能力,从而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同时做出更多的社会行为。企业履责能力涉及生产工艺、研发能力及人才储备等因素,因此,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在生产作业中使用节能环保设备、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提高履责能力。提高企业的履责能力不仅需要企业具备充足的经济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优秀的专业人才等优势条件,还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资源互补、高效协同、跨界合作的社会责任支撑体系。化工企业可以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或成立企业协作联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企业专业领域的优势资源,积极利用各种形式的社会责任协作平台,统筹体系内部所有个体,发挥个体优势,重视多元融合,突出协调发展,实现“1+1>2”的效果,进而增强化工企业的履责能力,以多样化的创新模式更系统、高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做到外化于行。

4.4   切实保障员工的权利

化工企业的生产运作中通常会产生辐射、有毒气体等危害员工健康安全的有害物质,使化工企业员工普遍面临中毒或职业病的危害。因此,化工企业应格外重视员工的健康状况和人身安全,提高员工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水平,重视劳动力价格、劳动时间等常见的劳工问题、人权问题。化工企业在制定和执行企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员工价值,保证安全生产。对于已入职员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对于新入职员工,企业应进行职业健康与员工权益培训,使员工了解职业危害并有能力识别职业中毒症状。同时,员工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更好地推进、监督企业履责,形成企业履责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部动力胜过所有形式的外部压力。

5     结 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化工企业的传统运营模式受到了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化工企业应在承诺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向更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拓展,这已成为行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化工企业应提升对社会责任的实质性认知,考虑企业规模与经营管理状况等客观因素,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真正做到社会责任常态化、全员化,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统一,在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社会责任和经营发展并行,推动社会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通,青平,涂铭.企业社会责任在品牌危机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财经,2018(2):74-83.

[2]董淑兰,邹安妮.新发展理念下企业社会责任与效率研究[J].会计之友,2019(10):44-52.

[3]王小东,邓康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10):174-177.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化工企业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