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平
有人对著名编剧史航先生说,去《奇葩说》做辩手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并非你想要的东西,辩论太虚,经历才是实。史航先生一番仔细的思忖后,得出结论:“我这辈子要的,都是暂时感兴趣的东西啊。”
看完只是想点一万个赞,怎么这些年没人告诉我这个道理?
我从小到大最怕被评价成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每次兴致勃勃跟老妈讲我最近又开了个新业务,写了篇新文章,却总被电话那头一盆冷水浇醒:“折腾啥呀,安稳点过日子不行哦?”
就好像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
通常,我不会太过介怀,甚至会变得规矩许多。等到回过神来,才意识到——“天哪,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去‘热一把啊!”
因为对这些看起来不靠谱的种种,我们到底还是会错了意,把本该放在重要位置上的“热度”剥离,却只对这“三分钟”耿耿于怀。
你会一时兴起买台烤箱,认真刷好鸡翅漂亮地摆盘,然后静候十几分钟将它们一扫而空,好像从没吃过烤翅似的。
你会突然间对“生活在别处”的心情格外向往,重金买下整套Lonely Planet,在书架上蔚为壮观地码成一排,午夜梦回的时候都在想象,接下来要去哪里呢?
你会在无数个通宵工作的间隙里打开各种求职网站,按照自己当下的心境去找寻其他心仪的职位,意图重新起航。
這些都是日常的“三分钟”啊,可正是因为有这些场景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不一样的烟火”。
即便烤箱至今只被打开过这一次就丢在角落攒灰,即便你后来一次都没有过“生活在别处”,即便关了浏览器后你还是无奈地选择继续刷夜加班着,但只有这样的场景,才令你的生活有了那么一丁点可被期待的理由。我们都不可免俗地在那一瞬间获得了别致的快感,纵使这种心境或许难以再次获得。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跳出既定的生活轨迹那么难,即便有另外一种选择,也未必会是我们想象中的最好。
但是人生那么多可爱的选择,哪怕只是想想,也不要那么着急去扼杀呀。
我曾经以为试错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错,能够对,能够成为人生赢家。回神想想才明白从来就搞错了重点,做个人生赢家对我太难,做个人生幻想家或许还能靠点谱。
在这个处处假正经的世界里,何妨一折腾呢?
(继晶摘自《ONE·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