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行模式下急救常识应用于中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2020-12-29 11:53秦召敏沈钦海孔瑞雪王战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效果

秦召敏 沈钦海 孔瑞雪 王战敏

[摘 要]目的:该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培训方式对中学生急救常识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12月,选取济南市中区某学校中学生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授课,B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开展培训。比较两个组别急救常识考核成绩、满意度及中学生急救知识的来源。结果:两个组别急救常识考核成绩、总满意率等对比发现B组均高于A组(P<0.05)。结论:中学生在急救常识学习中应用互联网+急救培训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运行模式;急救常识;中学生;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10-07

在各种突发事件中,作为“第一目击者”或“受伤者”能进行正确的自救和互救,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可以控制病情恶化、减轻伤残和痛苦甚或挽救生命,争取进一步救治的机会,达到提高急救成功率的目标。在发病、受伤的现场(如家庭、道路、工作和娱乐休闲场所等)最早几分钟、十几分钟对于抢救至关重要,医学上称之为“救命黄金时刻”,每推迟1分钟抢救,患者及伤者的病死率就上升3%[1]。中学生作为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人群,掌握实用的急救常识技能,可显著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及减少伤残。然而,我国中学生所接受急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普及率偏低[2,3]且传统培训方式,存在受众面小,培训果欠佳,满意度不高等缺陷(不足)。当前,伴随互联网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网络共享课程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在线课程,将在线课程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教师和学生可在网络上进行互动[4]。“互联网+急救”培训模式可以利用网络共享课程、云课堂、App等网络平台的数字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现有的急救培训资源,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培训过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方法多样、学习效率高等优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将急救教育纳入中学生的日常课程中,缺乏统一培训方式,为提高中学生急救水平,探寻更合适的培训模式,本课题选取中学生,对比分析了应用不同运行模式下中学生急救常识的教学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于2019年1月~12月,选取济南市中区某学校中学生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采取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授课,B组采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开展培训。统计基础资料:试验组年龄值为14~18(16.5±1.4)岁;男/女为22/18。控制组年龄值为14~18(16.3±1.5)岁;男/女为23/17。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方法

本次所有对象均为自愿学习急救常识的中学生。A组采取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根据最新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全部采用现场多媒体授课,然后由专业教师现场示范急救操作,随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指出其错误和不足之处。课时8学时,其中教学理论学时4学时,实训学时4学时。B组采取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培训方法。线上,针对中学生的急救知识培训制作相关视频、课件等学习内容,课前将这些培训材料上传至云课堂、App等互联网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时间不受限制,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自己的最佳时间;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如学生有理解不了的難点、疑点,可以随时停下来,反复听、反复琢磨。线下,教师首先针对网上课程给学生进行现场答疑和问题解决,然后在教学模拟人身上向学生演示急救的分步骤及整个操作流程,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按照操作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发现错误时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线下教学课时8学时,其中理论答疑问题解决1学时,操作及指导7学时。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教学效果(理论及操作考核)及满意率(总满意度和教学模式满意度,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满意、一般等);中学生获取急救知识来源的调查。

(四)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价值。

二、结果

(一)两个组别教学效果对比,结果见表1。

B组对急救常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明显好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当前所有教学模式中,“互联网+教学”是一种新型模式,其在教学效果、方式、内容、理念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5]。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予以充分满足,且可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可体现教学互动。通过在中学生急救知识学习中应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可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6]。作为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产物,“互联网+教学”理论上无最大数量限制,且突破了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所设定的学生数量限制。在此种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则其适应过程还需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师生之间智慧碰撞、人际互动、共同探究。在开展“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对教学过程加强管理,定期开展线上交流活动,线下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以促使课程知识进一步内化,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的[7]。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两个组别急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等对比发现B组均高于A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中学生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教学,能达到学生学习时间灵活便捷,内容新颖、吸引力大、效果明显、学生满意度高等效果。通过对中学生急救知识来源调查发现,中学生获取急救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43.75%)和电视(22.5%),其他如医院、家庭等途径获取较少。尽管中学生能够从网络、电视获得急救知识,但往往是片面的、不系统的。我国急救知识培训普及率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8,9],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急救知识缺乏重视[10]。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人群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求是非常迫切的[11]。急救的新理念已将施救者从传统医务人员拓展到经过培训的现场公众。中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提出,急救强调的是“第一时间”和“第一目击者”,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将急救知识向社会公众普及[12]。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青年学生,中学生在校期间是否系统地接受正确的专业急救知识和急救专业技能培训,直接对他们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造成影响。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施以必要、正确的急救措施,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或解除,甚至还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就要求大家必须掌握相应的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13]。青少年是意外伤害高发人群,对中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重在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和避险防范能力,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施以援手,能够运用掌握的技术开展正确的自救、互救,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中学生因意外伤害造成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为社会公众道德、弘扬社会正能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广“第一目击者”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达成共识。中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接受知识速度快,求知欲强,依从性好,借助学校平台开展培训便捷有效。且中学生在掌握急救知识后,可通过交际将其传授给朋友、同学或家人、亲属,有效扩大急救知识的传播面,促进其普及和推广,进而提高全民整体急救意识。国内研究者认为,从初中阶段就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素质教育,受益更大[14]。因此,普及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探索在中学生中开展急救培训的模式是学校卫生体系亟待开展的项目。

综上所述,中学生在急救常识学习中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率,能有效改善中学生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认识程度及应急处理能力,是理想、安全、可靠的手段,且为探索中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提供了指导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祝益民,刘晓亮.现场救护需强化三个“一”理念[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08):997-999.

[2]Chen ZQ,Zhao Y,Lu ZH,et al.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f Chinese students towa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Emerg Med J, 2010,27(12):907-910.

[3]孟凡山,赵玉兰,戴冬梅.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02):19-20.

[4]沈娟,邹霞.不同运行模式下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教学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7,31(22):2775-2776.

[5]徐蕾.“互联网+”急救医疗培训模式初探[J].通讯世界,2019, 26(09):135-136.

[6]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教学运行现状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6):805-809.

[7]邹霞,丛小玲.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共享课程助学群组应用效果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7):51-52.

[8]房磊鑫,陈晓楠,尹双,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需求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131-2132.

[9]顾春红.中学生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J].上海医药,2012,33(10):44-46.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学效果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