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2020-12-29 00:00:00邓越
科幻世界 2020年7期

主持人:邓"越""E-mail:dengyue@sfw-cd.com

知了——知了——

夏日炎炎,看看外面高悬的太阳,感觉自己离开空调分分钟就要“狗带”……但同时,这个月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月份,由于疫情影响,高三学子们将会在这个月奔赴自己的战场,完成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在这里,小雪衷心地祝愿每一位高考的幻迷都能稳定发挥,考出理想的分数。

金榜题名时,我们大学见!

幻眼看世界

中国“天眼”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4月28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SETI),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FAST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组织的FAST与突破聆听计划(BreakthroughListen)合作组随后发表了对FAST地外文明搜索巡天的量化展望。基于对超级地球GJ273b的试观测和对地外文明各向同性等效功率(EIRP)的测算,FAST有潜力探测到类地地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将公布的数千颗地外行星上的类地文明,以及近邻仙女星系中的第二类卡尔达肖夫或更先进的技术文明。推动FAST地外文明搜索巡天,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拓展人类对于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不过,如果真的发现了地外文明的信息,我们会选择“不要回答”吗?

日本航空自卫队将成立“宇宙作战队”

日本航空自卫队首支太空专门部队“宇宙作战队”于5月18日成立并举行队旗授予仪式,将负责监视对人造卫星构成威胁的太空垃圾和陨石。据防卫省透露,宇宙作战队将部署在位于东京都府中市的航空自卫队府中基地,编制为约20人,或将与美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共同构建太空监视体系,预计从2023年起正式展开活动。此外,日本政府还考虑向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空作战中心派遣联络官。但不得不说,日本取名字的中二度,他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个略显老土的名字自然也引发了日本网民的热情,不少人申请入队,不为别的,只不过希望能乘坐宇宙战舰和驾驶高达。(doge脸)

我国科学家精准“删除”动物特定记忆

删除记忆,这个梗在科幻作品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但近期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有与伊鸣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真的做到了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该研究在两个不同的实验箱里诱发对箱子的恐惧记忆,进而将基因编辑技术与神经元功能标记技术结合,通过对特定印记细胞群的基因编辑精确删掉大鼠对其中一个箱子的记忆,而对另外一个箱子的记忆完好保留。伊鸣表示,此项研究有望为慢性痛、成瘾等以“病理性记忆”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所以,这项研究不仅科幻味儿十足,在实际应用方向上也是大有前景的,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悲报!全美历史最久科幻独立书店被毁

5月30日,明尼阿波利斯的雨果叔叔科幻书店,在美国抗议骚乱中遭到焚毁,超过十万本书被烧毁,其中包括许多签名版科幻图书和珍本书,损失超过一百万美元。雨果叔叔书店成立于1974年3月2日,是全美历史最久的科幻独立书店,藏书极为丰富,是全世界幻迷的宝库,此次被毁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编辑部故事

《科幻世界》一直致力于挖掘有潜力的新作者。2017年开始,为了更系统地培养新人,我们与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连续举办免费的科幻写作培训班,参加者获益匪浅,不少学员作品也登上了《科幻世界》的舞台。

最近,万众期待(是的!)的2020年培训班也再次上线了!只是鉴于疫情的影响,本次培训首次从线下转为了线上,但也让更多有志于科幻创作的爱好者有机会参与培训。本次培训班依旧免费,专家讲师则是大家熟悉的作家江波、宝树、杨晚晴和本刊主编拉兹、著名编剧谭语蕊等五位,培训时间从五月底一直持续到六月初,整整十个小时课程,内容从如何入手创作到构建科幻世界观,从编辑审稿标准到科幻作品影视化指南,可谓干货满满!——此处请为本良心机构鼓掌点赞!

事实证明,培训课程深受大家喜爱,弹幕乱飞,互动火热,单场同时观看的最高人次接近4万人——编辑部已经感觉到一大波投稿正在路上!

当然,错过了直播的小伙伴也不要心急,虽然现在Bilibili平台的直播结束了,但大家还可以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直播间进行回放(顺便附上二维码),这次可千万别说小雪没提醒你哦!(P.S."更多课后总结和独家笔记详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小雪放映屋

说实话,看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这一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您老怎么这么不务正业?还有闲情逸致拍纪录片?说好的《阿凡达》续集呢?你倒是快给我吐出来啊!”(此处有咆哮脸)

但看完《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后,我闭麦了。不为别的,就先报一串名字给你们感受一下: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吕克·贝松、威尔·史密斯、阿诺·施瓦辛格、杰夫·高布伦……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大佬中的大佬,而这部纪录片居然集齐了所有人,这简直是可以召唤神龙的阵容嘛!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群大佬凑在一起唠嗑,这部纪录片也不会取得豆瓣9.3的高分好评,它其中对科幻作品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着实叫人忍不住为它送上掌声。剧中詹姆斯·卡梅隆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了人类与科幻小说之间的历史关系及现实意义。虽然只有短短六集,但我保证每一个幻迷都会在观看的同时不停地按下暂停键,分分钟截屏做笔记,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每一次对话都值得仔细体会。

整个纪录片都在不断地抛出问题促使人们跟着这些大佬一起来思考:外星人如何设计?怪物代表的恐惧是什么?反乌托邦社会的吸引力在哪里?为什么会迷恋世界末日?人类该如何应对智能机器觉醒?时间旅行如何成真?……

比如,卡梅隆总觉得“超级英雄”系列长时间占据科幻电影上的统治地位不是什么好事。或许有人要说他这是在“恰柠檬”,但其实这种担忧是很有必要的,科幻片种类繁多,大家齐头并进才是好事,某一种类型独大都会对整个科幻片类型产生影响。他认为科幻电影中映射现状的题材只能算是入门,反思人性、感悟未来才能算合格。“科技是否会毁灭人类?”“世界会如何终结?”“生而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科幻电影应该直面这些灵魂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事实上,那些关于外星人、怪物和人工智能的故事,最终都会回到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上。

斯皮尔伯格也谈到,和平友好的外星人,其实代表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个无限优越的文明将会帮助你发现你最好的一面,将最好的你发掘出来,而你会展现自己最好的那部分。还有威尔·史密斯说,关于“外星人毁灭地球”一类的科幻片,本质上都是人类对异族敌对、排斥的映射。“外星侵略电影是对人性最黑暗一面的隐喻,外星人摧毁我们的星球,实际上是我们摧毁自己的星球。”

最后,听小雪吹了这么多彩虹屁,其实卡梅隆拍这部纪录片的核心只是希望探讨:科幻在表达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科幻的核心,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科幻电影。所以,这部纪录片完全可以当作写给科幻迷的情书。

我们因为喜欢而热爱,因为热爱而希望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