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面积”解答高中物理问题技巧之分析

2020-12-29 00:00:00黄建洪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2020年4期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同学们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作为高中物理的三大语言,利用图像能够迅速解答各种复杂的问题。巧用图像“面积”可使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高效、准确、轻松地完成解题。下面以物理实际问题来证实“面积”解题技巧的价值。

g 、v-t图像面积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vt可知,速度 时间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例1 甲、乙两物体同时由静止从A处出发,沿直线AB运动。甲物体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改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处时的速度为v。;乙物体一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处时的速度也为vo,且a1>a。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可能同时到达B处

B.甲物体一定先到达B处

C.物体到达A、B两点间的任一点时,甲物体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D.物体到达A、B两点间的任一点时,甲物体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解析:作出甲、乙这两个物体的v-t图像,如图l所示,利用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到达B处时的速度相同,则很容易判断出选项B、C正确。

二、d-1/v图像面积

根据公式t=b/v可知,d-1/v图像中图像与

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例2当老鼠离开洞穴后做直线运动,其速率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已知当它到达距离洞穴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请问:

(1)当老鼠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其速度为多少?

(2)老鼠从甲处运动到乙处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三、F-s图像面积

功是一种过程量,相关问题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根据公式W=Fs,利用力位移图像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就容易理解,便于解题了。

例3 小明从水井中打水,水装满后匀速将其提起来,井口到水面的距离h=10 m,桶里装满水时的重量为200 N,绳子长10 m,重20 N,请问提水时小明做了多少功。

解析:小明在提水桶的过程中绳子长度渐渐变小,人对绳的拉力也逐渐变小,这是一个典型的变力做功问题。在提水过程中,拉力从220N逐渐变为200 N,作出力 位移图像,如图3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变力做的功,即W=(200+220)×10=2 100 J。

2

结语:综上所述,在求解高中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题目给出的各种有用条件,巧妙地使用函数图像、几何图形来进行表达与分析,可以使得物理过程更加清楚,解题过程更加简单,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