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断题与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实践探析

2020-12-29 00:00:00居胜利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2020年8期

化学推断题和实验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求解化学推断题和实验题,必须注意不同的化学题目适用的同一种解题方法和同一种题目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一、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化学推断题主要分为化学元素推断题、化学流程推断题,以及化学框图推断题三种类型。解题方法总结:(1)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2)以物质颜色、用途、组成元素、类别、化学反应的类型、特殊现象、反应特点、条件为突破口;(3)将所得答案代人验证。

例1 如图1所示的框图表示相关物质转化的流程,其中,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完成下面填空:

(1)如果物质F是一种可溶解的碱性物质,物质G为一种蓝色沉淀,则推断A为___ ,D可能为___。

(2)如果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解的盐,则溶液I为____。

解析:(1)根据黑色粉末C和气体D的性质,可以推断出C可能为Cu0、、Fe3 04、C或铁粉。根据气体D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气体D和物质B有两种情况,即D为氢气,B为水;或D为CO,B为C02。将推断出的黑色粉末C、气体D和物质B代人题给框图的物质转换关系中进行验证,得出物质C为Cu0,则A为Cu,B为H2O,C为Cu0,D为H2。

(2)根据物质C与溶液I的反应,可以推测出溶液I为酸性溶液,生成物E为铜盐。根据物质G的性质可知,G为Cu(OH)2。又根据物质F的性质可知,H为一种盐,由H为难溶性盐可推测出H为BaS04,由于F和I生成H,F为碱,故F为Ba(OH)2,则溶液I为酸性溶液H2S04。

二、化学实验题

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混合气体成分的检验、混合物质的检验、反应条件的探究、常见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去除杂质,以及化学规范操作步骤等。解题方法总结:(1)仔细审题,圈画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2)通过读题,回归教材,确认考查哪一部分的知识点;(3)仔细分析题目要求的设计意图,应用基础知识设置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例2 现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标注着“生石灰干燥剂”。几天后,某同学发现固体粉化了。

(1)该同学设计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具体操作步骤为:取一定量的粉末放人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溶解,该同学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现象为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为 。

(2)该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产生的粉末里所含有的物质,进行的操作步骤为:先取适量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得到的现象为溶液变为红色。则结论为____ 。

解析:题目给出了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实验结论,表面上考查实验探究,实质上考查相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例如生石灰和水反应变为熟石灰,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是碱性物质,其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答案为(1)不能作干燥剂。(2)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