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化合价提高高中化学解题效率探析

2020-12-29 00:00:00郭庆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2020年8期

化学学科注重考查同学们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需要同学们掌握全面的化学知识,并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与化合价相关的问题贯穿整个化学的内容,既包括了同学们认为比较困难的氧化还原反应问题,也包含了外层电子结构与成键能力等。下面就重点介绍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与化合价相关的问题。

一、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物质组成元素价态的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十分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在于物质中某种元素价态的变化。想要学好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应该具备对元素价态变化的观察能力。

例如,制取氯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反应KMn04+HCI(浓)==C12↑+H20+MnC12 +KCI,请同学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配平。

对于元素价态变化掌握不熟悉的学生来讲,配平这个方程式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为在这个反应中,一部分的氯原子变为0价,而另一部分的氯原子还保持着 -1。面对这样较为复杂的方程式,虽然氯原子的配平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锰原子由原来的+7价降到了+2价,化合价降低5,而氯原子一部分升、一部分保持不变,我们可以从氯气着手分析,由氯离子变为氯气,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0,又因为氯气中存在着两个氯原子,所以在氯气上标降2之后,寻找标记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0,在高锰酸钾前标注2,在氯气前标注5。之后按照原子守恒的原则配平方程式,得到2KMn04+16HCI(浓)=5C12↑+8H2O+2MnCI2 +2KCI。这样,先找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找到变价元素,确定单一变量;再在变量中标注出数量的多少,并寻找最小公倍数,就不难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了。

二、如何运用化合价确定元素种类

化合价除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确定元素种类中也有着不同的考查形式。

例如,在1-18号元素中,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原子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数,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这个题目考查了元素价态的变化,以及各原子怎样形成一种物质。首先,思考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我们所背诵的1~18号元素的原子顺序表为最内层电子数为2,其次是8,再外层还是8。之后按照纵向的顺序思考不同主族的最外层电子数,还应该对一些特殊的原子有着深刻的认识,比如氧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氧、硫、锡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其次,思考Z元素原子的第二层有6个电子,说明第二层没有排满电子。所以Z元素是氧,氧在化合物中大多是以 2价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可以判断X是氢原子。然后,Y元素原子的第三层也是6个电子,说明与氧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又因为是前18号元素,所以Y是硫。根据分析可知该物质可以是硫酸H2S04,也可以是亚硫酸H2 S03。最后,按照X、Y、Z的组成形式写出结果即可。

三、如何运用化合价配平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不仅是要配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有些题目还会要求补充反应的物质。

例如,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出反应X( )+3( )02 =2C02( )+3( )H20,请判断X的化学式。

分析本题,需要清楚在氧气中燃烧出现了元素价态的变化,根据元素价态的变化和已知的方程式,结合质量守恒原理,最终得出X的化学式。

总之,要想顺利解答化合价相关的问题,就要通过练习总结出规律,上述三种不同的解题方式,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