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璇
(深圳市文化馆,深圳518000)
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在2015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规定,公共文化机构“应完善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规范,并强化组织管理”。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颁布,其中明确规定,"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理制度、服务规则、公共文化机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
2019年8月,中央出台文件支持深圳创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市、区两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响应敢闯敢试的号召,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引领示范。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之一,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年度工作报告,客观真实反映其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工作业绩、总结亮点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近几年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提高文化馆服务效能成为热点问题。然而,文化服务效能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逐步改进,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系统、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自觉编制文化馆年报,有利于树立一面客观的得失镜,照射出单位的工作成果和短板,启示工作改进方向;有利于文化馆自觉开启一扇公众监督窗口,促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目前,我国文化馆年报制度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未规定年报的统一披露格式及要点。近几年,全国多家文化馆不断探索试编文化馆年报,例如滨州市文化馆、成都市文化馆,江苏省文化馆、嘉兴市文化馆;广东省内的惠州市文化馆、东莞市文化馆;深圳市的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这些单位编制的年报内容详实,数据丰富,统计分析细致深入,值得行业内借鉴学习,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披露内容可以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更加丰富全面。目前主动公开的年报材料和数据显示,有些文化馆直接以单位的年终总结为基础展开年报披露工作,并不要求全面按照文化馆的法定职责梳理报告内容,难免不够全面。而编制年度报告,受众群体扩大至普通民众,披露内容须涵盖文化馆的法定工作职责,体现依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若能以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披露内容,理性客观的总结分析本单位的机遇与挑战,则更有利于发挥年报“总结过去,指导未来”的优势。
第二,应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差异化披露。文化馆的业务开展会受到当地地域文化影响和客观环境的制约,文化馆如何因地制宜开展业务活动,是文化馆之间呈现差异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全国文化馆同行乃至公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图表分析应简明易懂。从现有文化馆编制的年报资料看,有些单位使用专业的金融分析图表工具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但无形中给自身核对校验设置了理解障碍,容易出现文字内容与数据图表南辕北辙的现象,也不利于简明扼要地向公众传递数据信息。
第四,财务数据披露信息量不足。文化馆作为年度报告的独立主体,充分必要的财务数据和支出绩效评价的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透明度,发挥资金信息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的服务和指导作用。“走过场”式的财务数据披露无法满足公众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的知情需求,更无法真实反映文化馆决策机构的作用效果。
文化馆行业年报的编制,简而言之,就是要告诉公众,文化馆这一年利用了哪些资源,为公众提供了哪些公共文化服务,所取得的成就,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是否有应对策略,是否有中长期工作规划等。
以下仅以深圳市文化馆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提供编制方法及思路:
年报披露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有:第一,披露内容真实完整,统计结果准确可靠。报告单位应确保年报引用数据、资料依据充分,统计数据计算准确,分析结果客观可靠。第二,披露信息应具有充分关联性和相关性,应围绕文化馆的法定职责和功能定位组织披露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应有利于展现实际工作情况或有利于形成决策指导实际工作。第三,年报披露应注重时效性,若想真正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应至少在部署来年的工作前编制完成。第四,语言清晰易懂,避免言之无物和表达机械化。
县一级和县一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设立了文化馆,这些文化馆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文化机构,提供文化和艺术教育和培训,在基层提供大众文化咨询,利用国家资源组织大众文化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性的文化服务。所以,文化馆在年度报告编制方面,应根据各报告主体的具体职能定位,围绕“文化馆是如何构建自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问题展开。
编制年报以前,应先研究梳理法律文件依据。以深圳市文化馆为例,它属于市属一级的文化事业单位,必须遵循中央、广东省、深圳市政府三个领导层级的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近年来,为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颁布了两项法律和指导方针,以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分别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下称《保障法》)。它们奠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础,为文化馆行业如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行业年报应该披露的内容提供最重要的文件依据。其次,与《意见》一同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文化馆服务标准》,从文化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提出基本要求,各文化馆可对照标准评估自身的服务素质。再者,广东省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号召,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深圳市政府制定的《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了《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上,是深圳市文化馆编制年报的法律依据。各区文化馆还需遵循各区政府及相应主管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
有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指引、文化馆行业的服务标准,再加上各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相当于为各文化馆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坐标指示图,每个文化馆都能找到对应的服务功能定位,编制行业年报工作水到渠成。
在找准年报编制定位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展开分析,减少重复披露,增加依法应该披露的内容。以2019年深圳市文化馆相关情况为例,年报编制可以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文化馆的服务设施及客观条件。
应重点阐述文化馆建筑功能布局及客观服务条件,分析未达标原因及阐述替代措施,例如新馆建设等基建项目的完成将于未来改善目前的客观不足等。
第二,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
深圳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按性质大致可分为群众文化服务产品、精品创作服务产品、理论研究服务产品、数字文化馆开发建设产品。(如图1 所示)其中的群众文化服务产品,按服务形式,可划分为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综合服务;按服务人群,可划分为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专业人员、面向文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见表1)另外,根据《保障法》第九条和《意见》第六条相关规定,“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利需要得到保护,所以,在提供"面向群众"的大众文化服务产品时,重点应放在分析文化场馆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确保优先目标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工人、留在农村地区(不包括深圳)的妇女和儿童、生活在困难条件下的人口等都能获得这些服务。
图1 深圳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
表1 群众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
第三,文化馆的服务运行管理机制。
为保障文化馆有条不紊的良好运行,持续不断的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服务,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深圳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资产管理制度、文化馆联盟制度、文化志愿者管理制度、服务评价与监督制度等。其中,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饮食安全管理措施等;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应包括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流动文化车使用管理制度、其他文化资产使用管理制度等;文化馆联盟制度应从统筹建设、协同推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深圳市文化馆资源的角度,分别从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四方面阐述制度的建设与运作机制;文化志愿者管理制度应区分“深圳市文化馆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深圳市文化志愿总队志愿者管理制度”分别阐述,并分别建立管理评价、教育培训、奖励保护制度;服务评价与监督制度应包括“深圳市文化馆服务评价制度”、“公众参与的服务反馈制度”、“群众文化需求反馈制度”三个方面。
第四,文化馆的内部治理能力。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核心指导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障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根据其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管理。”"。实践中,法人治理结构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各文化馆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客观评价;人才队伍组成和建设是决定文化馆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可从专业人才分布情况,人员编制稳定性情况,人员性质组成及培训方面分析人才队伍组成和建设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一个机构安全有序运营的规范性制度系统,是业务进行过程中每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它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其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运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的可靠。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系统有效,反应了单位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单位财务及业务风险是否可控。
第五,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绩效分析。
财务数据应使用数据表格形式公开,并且保持上下年间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可比性,确需调整统计口径的应有充分理由且作出合理解释。文化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资金数据公开尺度,可以参考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资金信息公开口径执行,也鼓励更细化的披露。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资金来源组成,预算盘子的支出规模结构、本年项目支出绩效达标情况、本年决算与预算差异分析等方面分析报告年度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从而得出指导结论,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和资金的使用效能、增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提升整体核心战斗力。
年报编制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常用的图表分析工具有柱状图、饼状图、环形图等,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合适的、熟悉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以达到准确传达分析结果的目的,避免弄巧成拙,分析出错。如果能采用现代可视化分析模型,提高统计分析深度和可预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简洁地向普通群众传达披露信息,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举措。
在借助以上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披露数据、客观反映问题时,基于去除大众的疑惑和顾虑,需要对可能妨碍理解的内容和专业术语,尽量给出容易理解的说明和解释,实现年报公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