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旦
(共和县恰卜恰镇兽医站,青海海南 813099)
牦牛只有在高寒地区才有的,主要是食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对牦牛产品的加工也朝着终身的方向发展,牦牛养殖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有很多的牧民对牦牛的习性并不了解,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胃肠疾病,给养殖经济增加了压力。
牦牛瘤胃积食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牧民在实际的生活中采取传统的养殖手法,直接将牦牛置于户外让其自主觅食,地理位置存在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造成了牦牛在外吃了很多难以消化的事物,包括塑料等,难以消化。牦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泄能力下降,腹部出现肿胀,反刍次数受到影响。
牦牛食道梗塞也是引起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出现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牦牛食用了大量的饲料,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牦牛无法继续进食食物,出现流口水和咳嗽等症状。
一些牦牛因为食用了很难消化的饲料,再加上后续没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胃部消化受到影响,出现了胀气和创伤性胃炎的情况。病症初期的症状是食欲衰退,反刍次数减少,中期肚胀,后期排放的粪便不仅干而且发黑,并伴有难闻的臭味。长时间没有有效治疗,就会变成肠炎,排出棕色稀便。
牦牛染上疾病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直接找兽医治疗。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兽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所以一些商贩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会考虑在兽药中加入不合法的药物,只要过程中,减少有效药品的成分,亦或是在药物中没有明确的标出含有的药物成分,牦牛食用药品的效果大大折扣,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在诊治牦牛胃肠疾病的过程中,很多都是处在病症的中后期,造成了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很难明确牦牛的疾病类型,不能将病学诊治原理充分的运用在治疗过程中,甚至一些兽医不是按照病理治疗,耽误了最为合适的诊治时间。
养殖牦牛的位置比较特殊,牦牛本身免疫系统受影响,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缺少疾病的防御能力。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有两种:传染性、非传染性。传染性是牦牛本身就有病毒,病毒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治愈,造成后续免疫系统紊乱,降低了免疫力,一些疾病不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救治;非传染性则是牦牛很长一段时间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
牧民在养殖过程中,对牦牛胃肠疾病的防治理念是以预防为主体,辅之以治疗,预防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治疗。如果在前期牦牛胃肠疾病中不采取积极的救助手段,后期牦牛会出现病变,再进行治疗,已经太晚。
做好牦牛的喂养工作,需要做好预防胃肠疾病的接种工作,在喂养饲料的选择环节,需要严格的选择饲料,不允许为了节省成本,给牦牛喂食过期、变质的饲料,对其机体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还需要在牦牛的饲料中适当的加入能够提升牦牛免疫力的中药制剂,维生素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样牦牛的免疫机制能够得到提升,胃内刺激才能削减,为牦牛的健康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牦牛经常会感染的疾病要加强了解,这样当牦牛出现了突发性疾病时,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可以缓解胃肠疾病的病变。当牦牛出现食道梗塞的情况,需要进行有效治疗,帮助牦牛尽快将阻塞食道的实物排放出来,可以将食道阻塞物下推,将胃导管插入到体内,快速打气,推动阻塞,另外,还可以让牦牛多运用,尤其是颈肌运动让食物快速的消化。牦牛前胃弛缓,可以将体内的积食快速排出,喂食缓泻止酵剂,帮助肠胃蠕动,提升肠胃的兴奋度,和瘤胃按摩、牵引,积食能够迅速的排出。如果牦牛的病情较轻,可以采取按摩的手法,帮助牦牛排气,还可以灌服熟菜油,配合白酒和水等,对牦牛的胃部进行刺激。
不管是牦牛的养殖区域亦或是放养区域,都要加强管控,确保牦牛在生活中不会食用很难消化的事物,减少胃肠疾病的出现。养殖区域要加强消毒,合理的选择消毒液,避免其他疾病的出现。
出现胃肠疾病的牦牛,要严格的按照兽医开具的药方科学诊治,合理的使用兽药,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都要严格的按照规定喂养。此外,药物的合格性要保证,这样才能够把握好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药敏试验,这样药效才能够得到提升,牦牛救治的难度明显降低。
选择兽药时,要尽可能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兽药公司的药品。购买兽药时,需要向专门的站点购买。有关部门需要严格的管制兽医和兽药,避免不法商贩的出现,提升执法的强度和力度,从根本上减少商贩欺瞒行为的出现。
牦牛是高原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高原地区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选择科学的手段,减少牦牛胃肠疾病的出现,加强疾病的预防护理和综合诊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牦牛的健康,提升牧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