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牦牛重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的防治

2020-12-29 14:48:21索南永吉
兽医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炭疽预控对症

索南永吉

(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 815399)

1 前言

牦牛为青海重要的养殖畜种,而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的发生,严重威胁牦牛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掌握重点病害的防控技术,对牦牛健康养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牦牛常见传染病及防治

2.1 牦牛炭疽病

牦牛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临床特征:发病突然,高热,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血凝不良。

防治措施:

因炭疽致死病例,集中就地深埋。病畜污染的草场、水源等,用消毒灵喷施灭菌。

有治疗价值的病畜,及时隔离,积极对症用药,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往往有不错的康复效果。

对被威胁牦牛群体,紧急注射无毒炭疽芽孢疫苗,建立免疫带净化养殖群体。

2.2 牦牛巴氏杆菌病

又称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该病急性经过时呈败血性变化,慢性经过时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防治措施:

预防重在,改善喂料管理,增强抗病体质。此病常年流行地区,坚持注射牛出败疫苗。同时,有病牦牛出没的地方,其粪便、垫草中会检出大量的巴氏杆菌,为此应一起收集,集中堆积发酵杀菌。

治疗,对症治疗,易用大剂量的抗菌素,像是:链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钠等等,肌肉注射,临床治愈效果均不错。药用剂量,链霉素20mg/kg,肌肉注射。青霉素,肌肉注射3万单位/kg。10%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0.08g/kg。首次用,加倍剂量,每天2次,持续用3~4g。期间,注意强心、补液,以缓解病情。

2.3 牦牛口蹄疫

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的牦牛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疡为主要特征 。

防治措施:

预防,重在消毒,常规消毒例行到位。加强牦牛护理,发现病畜,及早隔离,第一时间将疫情报告主管部门,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以遏制病情的扩散蔓延。

治疗,此病治疗,特效药不多,重在对症用药,加强护理,以防治并发症。口腔处感染,用高锰酸钾、明矾、醋酸等冲洗。之后,涂抹碘甘油、冰硼酸、青黛散等药物。蹄部感染,用硫酸铜溶液、来苏尔溶液等冲洗。而后,涂抹碘酊、松馏油等等。严重时,需绷带包扎。乳房部感染,用高锰酸溶液、来苏尔溶液冲洗,挤完乳汁后,涂抹磺胺膏、甲紫等等。

期间,体温高升、食欲废绝,为防继发感染,应紧急注射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等,以缩短康复疗程。

2.4 牦牛大肠杆菌病

犊牦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是犊牦牛的一种严重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其主要通过消化道、子宫内和脐带而感染。

防治措施:

预防,注意场地清洁,做好圈舍消毒,避免细菌感染。母牛产后,注意脐带、乳房消毒。犊牛产后,喂足初乳,增强牛体抗病体质。提前做好药防,适量用亚硒酸钠,对控制此病感染效果不错。

治疗,经药敏试验:乳酸菌素片、鞣酸蛋白、青霉素等,为治疗高敏药物。粪中有便血,易用维生素K3治疗,康复效果不错。全身治疗的同时,注意对症治疗。脱水严重,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氢化可的松、安纳加,适量比例调用,静脉注射,每天1次,持续用3~4d。脱水严重时,适量增加补液次数。防酸中毒,易用碳酸氢钠注射液。长期腹泻不止,可灌服稀粥,静脉注射亚硒酸钠,3d/次,对保护肠胃黏膜不错。

3 牦牛常见寄生虫及防治

3.1 肝片吸虫病

感染虫体属吸虫纲片形科肝片吸虫,多数寄生在牦牛肝胆管内,可诱发牦牛急慢性肝炎或胆囊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症、营养障碍症,严重时造成急性死亡。

防治措施:

注意饮水、食草卫生,做好圈舍消毒,定期组织驱虫。

根据此病流行,定期用肝蛭净注射液注射预控,春秋季各注射1次。

此药同样为不错的治疗药物,用量每20kg体重2ml,肌肉注射,预控效果更好些。此类药物,已逐渐替代四氯化碳、硫双二氯酚等等,成为此病治疗的最佳选择。

3.2 牦牛包虫病

又称多头蚴病,为犬肠道多头绦虫寄生牛羊脑中而诱发的寄生虫疾病,此病初步诊断,结合体温高升、呼吸增速、精神兴奋、原地转圈、后退、肢体麻痹等症状,可以判断。进一步诊断,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

预控,重在日常管理,注意用料卫生,选好喂料种类。加强牦牛场管理,场内禁止不要养犬。同时,做好预防性驱虫。针对此病的流行特点,早期做好预防性驱虫,定期用丙硫咪唑、吡喹酮等药物驱虫,每年2次。病情严重时,可增加到2~4次,以彻底杜绝被感染的可能。

确诊的感染病例,应视病情轻重,而采取对症疗法。

治疗,症状较轻微的病畜,可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高敏药物治疗。

控制继发感染症,可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预控效果更好些。症状较重病例,应进行手术摘除。

3.3 牦牛焦虫病

此病虫原体为血孢子虫,为经蜱传播的急性季节性疾病。此病为散发性经过,典型症状:血尿。典型症状:贫血、黄疸、高热,呈稽留热型。同时,排泄粪便,呈红黑色。

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组织灭蜱,不要到有蜱牧场放牧。此病流行季到来之前,定期组织药防,用咪唑苯脲,黄色素等,均有不错的预控效果。

治疗,用药要趁早,咪唑苯脲4mg/kg,肌肉注射,每天2~3次。贝尼尔,肌肉注射,每千克体3.5~3.8mg/kg,每天2~3次。此外,还有黄色素、阿卡普林等,均有不错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炭疽预控对症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机械与电子(2022年4期)2022-04-26 09:28:04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0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6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56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老来手抖原因多 及时就医对症治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