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鹭属脊椎动物,鸟纲,鹈形目,鹭科,是亚洲地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一种大型鹭科鸟类。白腹鹭是鹭科当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之一,高达1.27米。它也是最珍稀的濒危鸟类之一,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种鸟”。
白腹鹭比苍鹭体型大许多,整体呈灰色,腹部及颈下方的长饰羽均呈白色,有几根灰色及白色的丝状羽由顶冠而出;虹膜呈黄色,眼先、眼周裸露皮肤和下嘴基部呈绿色,上嘴和下嘴内缘石板呈黑色,下嘴尖端下呈赭绿色,跗蹠和爪呈黑色。幼鸟上体呈暗褐色,头和颈呈淡棕褐色,具白色斑纹,嘴角呈淡褐色。白腹鹭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
白腹鹭是大型迁徙性涉禽,栖息于沼泽湿地、草原或宽阔的农田,常单个或成4~5只的小群活动。其性胆怯而机警,见人即飞,飞行时两翅扇动虽然缓慢,但飞速却甚快;叫声高而粗哑;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性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兼食蛇类、软体动物及小型啮齿类。
白腹鹭生存的主要威胁是森林和湿地的广泛流失、退化和人为干扰。2007年,白腹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极度濒危的物种,至今未改变。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或许白腹鹭将永远消失在这个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