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隽,王 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近年来,我国儿科临床医师紧缺,多地多家医院由于儿科医生的稀缺,儿科夜间急诊及门诊频繁出现停诊,主要是儿科医师工作强度高、医疗风险大、劳动报酬低等,儿科医师不断流失,而填补儿科医师的储备力量又不足[1]。国家在这种形式下也从2016年开始增加医学高等院校儿科专业的招生,希望解决这一困境。而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及医院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学历在各大医院的招聘中已不能满足要求,研究生高等教育已成为一名医生进入临床的必然需要,所以儿科学研究生的教育极为重要。这些研究生虽然具备较高学历、文化和智商,但他们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同样巨大,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就业工作等各种压力[2]。因此儿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因为这与未来的中国儿童医疗服务息息相关,他们承担着比成人临床研究生更多的责任。
儿科学作为重要的临床医学,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儿科学投入中也越来越大,本来医学研究生所学知识就较其他专业要多,而儿科学研究生除了要学习成人医学知识外,对于儿科学的学习内容也很多,而儿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疾病差异跨度较明显,这也增加了儿科学医师的难度。同时进入儿科学研究生阶段,必然要参与到儿科平时的临床工作中,这就要求研究生和普通儿科医师一样接诊患儿,与家属沟通,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做好日常的医疗工作。所以儿科学研究生在面对这种紧张的学习及临床工作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同时国家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制定的定期临床考核也在无形中给儿科学研究生增加压力,而最让研究生紧张的还有科研、论文方面的压力。而这一切都是一名儿科研究生所要面对的现实,当度过该艰难时期后,儿科学研究生又要面临择业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设置儿科专业,即使有也可能无法满足儿科学研究生毕业后对岗位的期待,而择业也是双向的,越好的医院对学历及科研情况的要求就越高,这一切使得儿科学研究生对前途感到彷徨。
个别儿科学研究生存在个性缺陷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就是大家说的内向及抗挫折能力差。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喜欢自己处理一切事情,不爱与人沟通,当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沟通解决,或是抒发个人的想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抗挫折抗压能力差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如果不能通过自我调节,走出困境,同样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
儿科学研究生阶段除了要掌握成人临床知识外,更要细致地学习儿童各系统的疾病知识,而儿童又分不同的年龄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疾病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儿科学研究生的学习内容。从临床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转变,这个时期要求研究生活跃思维,主动学习。此外,现在国家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完成各项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的同时,必须完成临床实践的工作[4-5]。这使得儿科研究生要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中完成双重任务,压力随之增大。
儿科学研究生为了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要求,除了完成医学专业课业外,还要完成“双轨合一”的医学规范化培训,所以几乎所有的儿科学研究生都必须在儿科的各科室进行临床轮转实践。目前临床儿科是国内公认的工作量大、风险高的专业之一,所以作为儿科学研究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快跟随指导教师学习儿科学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及用药。儿科医师面临的患者群体大部分是年幼的儿童,而儿童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疾病情况,主要依靠家长的描述,同时在查体上大多数患儿不能配合,增加了儿科医师对病史采集及疾病诊治的困难程度,这时儿科医师的临床经验就很重要,而对于儿科学研究生来说,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则增加了医疗风险。虽然我国目前放开“二孩”政策,可每次儿童看病时,都会有较多家庭成员参与,且对患儿的病情都较为紧张,这需要儿科医师具备较好的医患沟通技巧,这种沟通除了个人性格因素外,绝大部分是临床经验积累,而儿科学研究生面临着这种紧张医患沟通,压力则随之而来。在这些繁重的儿科医疗工作下,儿科学研究生还要不断进行各种入科、出科和阶段考核,定期进行临床技能测试,还要面临不定期的抽查。临床工作中的这一切都会对儿科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医学院校除了让研究生去临床实践,同时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只有发表一定质量的论文,才会授予研究生学位,此举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和科研水平,但是也同样增加了研究生学习压力[5-6]。儿科的临床任务较繁重,当儿科学研究生在全心投入临床工作时,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再去从事与儿科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以及论文的撰写。而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大部分是导师指定的,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再经过长期的收集临床和科研资料进行整理及书写,在文章投递后,可能会出现修稿或者拒稿的情况,这也增加了研究生在学校期间完成文章并发表的难度,这导致其学位被延迟授予。而学位证和毕业证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凭证,在此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对研究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儿科学研究生在报考专业时,大部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有大致规划,都希望能够进入“三甲”医院,但求职的工作中总面临很多问题。尽管现在国内儿科医师岗位缺乏,但是在儿科专业较强的“三甲”医院岗位却是相对饱和的,对于级别相对低一些的医院,儿科学研究生又不愿去,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儿科学研究生的就业难度。而收入过低是目前国内儿科医师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科学研究生在学业上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经济回报上又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必然会导致儿科学研究生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对未来产生迷茫。
目前的研究生大部分是家中的独子,个人主义思想相对严重,而在医学临床工作中,每名儿科研究生都是一个科室团体中的一员,需要团体的合作,要处理好科室同事和同学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及生活。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紧张,而对于儿科学研究生在本科以学习为主,到研究生阶段要快速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处理好与同学、导师、不同级别的科室医生、护士、患儿、患者家属等各种关系,这些也将增加儿科研究生的心理负担。
儿科学研究生在平时繁重的学习及临床工作中,没有过多的业余时间去兼职,所以在经济上不能够独立;而同时医学研究生在经过漫长的本科临床教育后,再进入研究生的学习,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儿科学研究生作为国家的高学历人才,关系到大批儿童的身体健康,只有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才能够顺利地给患儿治疗疾病。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需要被教育者的配合,只有研究生配合度好,才能够主动地放松自己、调节自己;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在自我疏导方面也会各不相同,只有自己找寻到合适的抒发途径,才能改善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
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调查问卷,合理设置课业,建立心理疏导小组,增设心理学习课程、社会适应课程,帮助研究生减轻自身压力[4-6]。同时高校应将业余活动与学习实践结合,减轻研究生心理压力。在经济方面,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设置各种奖励机制,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奖学金,还可以在业余文化方面引入操作评比,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作为儿科教研室,在分配儿科学研究生基本工作的同时,要为研究生安排指导教师,定期与儿科学研究生进行沟通,还要与指导教师沟通,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动态情况及心理问题。而对于所有研究生最为关心的择业问题,院校要定期为他们提供就业工作指导,帮助其了解本院校既往儿科学研究生毕业后的情况。在每年毕业季,要多组织研究生参与各大医院的招聘会;儿科教研室也要在每年应聘时期,给予研究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够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去应对招聘。
每一名儿科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在指导课业的同时,还要指导其科研及论文书写。而大部分儿科学研究生导师都把自己的研究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指导研究生的学业,同时还关注研究生的生活。因为大部分医学研究生来自不同地方,离家较远,导师在生活上给予研究生爱心及帮助,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而儿科学研究生因为在临床实践中与成人科室不同,容易出现医疗失误和纠纷,作为导师要把临床的医学经验和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提前对儿科学研究生讲清楚,在临床工作中也要随时进行指导。由于研究生没有撰写论文的经验,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查阅资料并积极思考,定期检查研究生的课业及论文完成情况,这样,在文章发表和毕业答辩中才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在工作就业方面,儿科学导师对全国各儿科相关专业均有所了解,并知道相关医院对于儿科的重视程度,可以为研究生的就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直接引路人可以在各方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儿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大部分在校儿科研究生没有成家,与他们最亲近的人还是自己的父母,当研究生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第一个想到的通常是自己的亲人。作为父母,作为研究生最亲的人,即便不能帮助研究生解决难题,但是可以作为倾听者,在其身后给他们做“靠山”,研究生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心理慰藉,而不是单纯将学生直接扔给高校和导师,不闻不问。少部分研究生已经结婚,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的相应责任,那么作为家庭成员的另一半,也要给予研究生更多的关心,并在日常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减轻研究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