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良
(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是预防疫病前提,要符合动物卫生条件要求建设。养殖场必须远离动物屠宰加工场所、集贸市场、无害化处理所等,场区进出口设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有良好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应设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和病死动物、污物污水的处理设施设备。饲养员、技术员等未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健全防疫、消毒、用药、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养殖场不能建在村内、村边、路边,水源地。场与场、户与户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连片,从而减少互相传播疫病的机会。
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并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圈舍的彻底清扫、冲洗、消毒,确保圈舍环境卫生,保证下一批的畜禽也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不同种类的畜禽不能混养,混养是导致各种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各种动物混养将导致畜禽一些共患病和群体病的发生。这是因为畜禽的种类不同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对病原体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对疫苗的反应效果也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病原体的长期存在,反复影响,使疫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致使畜禽养殖户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打击养殖户的信心。
生产上因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而导致很多疾病发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目前普遍存在动物疫病混合感染,造成动物抵抗环境、应激和疾病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饲养管理更应精细,尽量消除应激因素。
一些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就不高,其免疫效果不确实或无从评价,这类疫苗在生产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既花钱又浪费人力,还不如从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上多下功夫;有的活疫苗本身存在着毒力返强的危险性,使用疫苗不但控制不了疾病,反而会给养殖场带来无穷的后患。而且,疫苗效力的充分发挥还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作为保障,如再好的猪瘟疫苗,如果在一个猪瘟强毒高污染场使用,效果也不会好。
由于目前养殖场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而不再是单纯的细菌性疾病,因此采用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往往是养殖场极尽所能,把所有的药物都用上了也解决不了疫病发生。因此使用药物应从治疗性用药转向预防性用药,减少药物使用量。
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对畜禽定期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检测阳性应及时进行淘汰、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经过多次反复净化后,逐渐清除带毒动物,防止疫病的扩散,达到逐步净化的目的。同时加强免疫监测,建立新的无带毒健康动物群,繁衍健康后代。
按照畜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选择和配制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目的的畜禽饲料,保证养分的有效供给。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符合畜禽营养需要的低蛋白质平衡日粮,可以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养殖业粪便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畜禽传染病的发生。饲料中添加粗纤维,使用酶制剂,减少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的生产模式,减少畜禽间传染病的传播,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良好的生产条件,可以有效控制动物的疫病。我们要按科学防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时要科学合理使用疫苗。疫病监测对控制疫病流行和传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动物抗体检测可以确定免疫抗体水平,据此制定适宜免疫时间和免疫程序;对于免疫接种动物,监测抗体水平可以判定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免疫不合格动物的比例,并确定加强免疫的时机;对于外来病的检测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入侵,一旦发现便于及早制定应急预案。
目前的疫情一般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病情复杂,临床上难以确诊,因此,一旦疫病发生,及时做出准确而快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某些流行迅速、死亡率高的重要传染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这样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养殖场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落实“封住场、管住车、守住门、把主料、盯住人、看畜禽、关注邻、消好毒”要求,加强养殖场生产各个环节工作,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将疫病拒之于养殖场之外。
(1)加强自繁自养封闭式管理
杜绝外来人员以及其它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的饲养人员进出养殖场要及时进行更换衣帽,(有条件养殖场饲养员进入养殖场前进行隔离一段时间)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带出或带入病原体。
(2)制定严格的消毒措施,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定期对畜舍、用具及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杀灭有害病原体。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遵照说明书使用消毒剂;定期更换消毒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要明确不同消毒剂的优缺点,根据其适用范围消毒对象、微生物的抵抗力来合理选择消毒剂。选择消毒剂的原则: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作用迅速、价格合理。
使用消毒剂应注意以下事项:进行消毒前,一定要彻底清扫粪尿,因为有机物会降低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不同消毒剂不要随意混合使用,因为有些消毒剂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如碱类与过氧化物类或含氯类消毒剂;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
(3)加强废旧物品处理
对使用完的疫苗、兽药、消毒剂等空瓶空袋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
(4)畜禽舍应该注意通风环保,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无污染的饮用水;要定期驱虫,驱虫后应彻底清扫圈舍并全面消毒;要定期灭鼠、防鸟防虫,杀灭蚊蝇,减少疫病传播。养殖场四周可以栽植树木,场内种植草坪,即降低夏季畜禽舍的温度,又美化了环境,还能减少畜禽间传染病的传播。
为使免疫接种适时有效,必须加强免疫监测,特别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养殖场要依照本场实际情况,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和流行病学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最佳免疫程序。
(1)正确合理选择疫苗。选用疫苗时,要根据当地流行的传染病毒株选择血清型或亚型一致的疫苗。选购时注意查看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物理性状等内容。
(2)制定免疫程序。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畜禽的初免时间。制定免疫程序要结合监测报告合理安排免疫的时间。
(3)范免疫操作。使用疫苗前,要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要详细了解接种畜禽的健康状况。对注射器械、注射部位等要严格消毒。
(4)用消毒药和抗生素。在实施接种前后10d左右,要慎用消毒药和抗生素,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5)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安全。免疫接种期间,多喂些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饲料及添加剂,保证畜禽的营养需要,同时添加一些促进免疫的药物。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6)好环境卫生和防寒、防暑等工作。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畜禽的应激。定期对圈舍、环境、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做好粪便、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做好免疫档案,记录内容要详细,以备日后查寻。免疫接种后并非就一劳永逸,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并据此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对于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不要因为人事更迭而随意改动,除非疫病流行病学出现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