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健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质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关键还要依靠科技创新。尤其是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河南是一个有近6000万农村户籍人口的“三农”大省,肩负着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尚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破解这些难题和深层次问题,更加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和助力作用,走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也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世界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当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农业正处在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智能依附型转变、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的攻坚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亟须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来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选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各有千秋,但共同之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比如,美国农业属于劳动力少而土地多,但是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等,规避了劳动力短缺的缺陷,走上现代农业成功之路。目前,河南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人力投入过高。劳动生产率低,唯有利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二是实现我省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农村全面进步。随着现代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绿色环保、新材料等技术不断突破,也为河南农村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三是实现河南农民转变为现代化农民,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当前河南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整体素质也亟须提高,只有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武装农民,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扎实的智力保障。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农业大省,其“三农”发展主要靠政策和科技。近年来,河南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攀升,2019年,河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在推动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助推器作用。但是,仍存在科技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优势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在实践过程中以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是河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水平较低,尤其是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满足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仍需提升。二是科技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程度较低,科学技术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导致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建设缓慢,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数量太少,导致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切实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五是科技扶贫不够精准,精细分类、精准对接、精心施策有待加强。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主体不够强且不是研发投入主体。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结构上不合理。二是农业科技高新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农村农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比例不高。三是农民教育培训不到位、不全面,乡村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不优,农村高素质人员流失严重。四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还没深入人心,宣传引导有待加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实践表明,科技进步是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支撑,走河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以“科技+供给”模式助力河南乡村振兴。农业强不强关键在提质增效,亟需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此,一要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建立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作和创新资源科学配置的充满活力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二要加大农业研发经费投入,对关键技术组织研发攻关,大力培育符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三要建立符合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律的保障制度,创新科技管理模式,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创新供给。
以“科技+产业”模式助力河南乡村振兴。搞农业农村现代化,首要是产业现代化。为此,一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培育,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要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示范性、各具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要积极培育“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推进河南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四要着力打造地方政府、高校、农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生态好的发展新路。
以“科技+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进步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果转化和推广环节,这也是衡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河南农村农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一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建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二要集成应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搭建互联网+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三要加快推进高校、科研单位与地方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农业农村发展科技示范网络。四要引导社会科技力量大力参与农业技术咨询、技术中介等,通过各种服务引导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以“科技+人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要多渠道加大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二要完善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制度化和长效机制。三要实施乡村实用科技人才培育行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各种资源+市场主体”的乡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四要加强农村科普教育,强化农民科技意识,形成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的新局面。
以“科技+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是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对贫困对象精准分类、准确确定科技扶贫对象,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围绕贫困地区脱贫产业开展科技精准帮扶结对。搭建农业科技帮扶精准服务平台和精准帮扶联盟对接平台。建立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工作站,创新“科技+产业+电商+低收入户”的科技帮扶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农业新业态。探索“科技+贫困对象”“科技+项目+贫困对象”等扶贫模式,以科技创新助力精准扶贫。
以“科技+县域”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河南县域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较薄弱,创新资源配置较少,科技带动优势还不太明显。当务之急是科技要落地农村基层,增强县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内生能力。要充分调动县域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创新主动性,加大科技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创新产品要集中力量推广应用。加快构建县、乡镇和村级协同的科技成果推广运用网络,使科技更多地惠及广大乡村,发展壮大农村特色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