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亮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导者和根本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
加强思想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信念根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统一党员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指引党员前行的指路明灯。在当前乡村振兴中,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极少数党员,出现了“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等思想问题。为此,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探讨思想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党性教育和德性教育,固本培元、补钙加油,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党性立场,做到思想建党。要深入理解熟练掌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具体做法,扛稳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兼顾着眼当下与放眼未来,坚持科学规划,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接续努力,积小胜为大成。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不能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不能走弯路、翻烧饼;不能一刀切、照搬照抄、千村一面;不能脱离群众、损害农民利益;不能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加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党组织是党的事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坚强力量。组织建设的基础在基层,所以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基础,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指挥者、先锋队和战斗员。但目前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班子不强、队伍不优、年龄老化、水平偏低、观念陈旧”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提升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优先从返乡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培养党员干部,重点从“道德贤人、管理能人、经济富人”中选拔培养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与承诺制,打造一支有思想觉悟、有工作激情、有责任担当、有丰硕业绩的“四有”村支书;抓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其“尖兵”作用;抓广大党员,推行“党员积分制”,敦促其自富带富,引导脱贫。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严管与厚爱并重,既“从严治党”不迁就姑息,又关怀帮扶解后顾之忧,保证党员集中精力干事创业。要延伸基层组织建设链条,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与农民群众同劳动,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更好地服务群众,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党员要亮明身份,承诺践诺,带头创业,带头致富,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厚植乡村振兴群众基础。作风建设是党建的永恒主题,一直贯穿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与目的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在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以党风带动民风,营造乡村振兴和谐氛围。要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时刻铭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朝着“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目标,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在乡村振兴中凝聚最广大农民的力量。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工作作风,自我塑造自我提升,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与“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弘扬焦裕禄、红旗渠、愚公移山精神,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落实,苦干实干,发展农村经济,富裕村民百姓。要改变工作作风,为群众办事不推诿、不刁难、不吃拿,为民服务变等群众上门为党员上门。要担当奉献、办事公正、清正廉洁,变党群关系“绕着走”为“迎着上”,形成“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的农村新气象,厚植乡村振兴群众基础,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实践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其间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党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挑战。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前所未有的难题困难也会不断出现,很多基层党组织表现出了“能力不足”与“本领恐慌”。如何破解这种难题?要强化领导能力,坚持和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地位,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要强化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做产业振兴的示范人,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矛盾的本领、真抓敢管的水平,做好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要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农耕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提高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要利用现有乡村资源,把握好特质个性,兼顾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规划好建设好广大乡村,使之成为美丽乡愁的精神乐园。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搞好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增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能力,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彰显乡村宜居的本色,增添农民富裕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