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玲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30)
2019年7月9日,国务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特别明确了全面健康不仅仅追求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EAP)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对员工深层关怀,提高员工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绩效及对工作、生活的满意度。
EAP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项目。EAP最初源自于西方国家,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的工作绩效[1]。EAP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还不到20年,但是通过一体化运行、本土化推广、模块化应用,EAP实践已紧密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成为企业关爱员工的新福利。
EAP的重点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与员工健康管理“以人为本,全面健康”的理念是一致的。EAP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组织对员工深层关怀,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生活、工作的质量和满意度。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a) 维持员工的身心健康,减少企业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降低离职缺勤率,节省招聘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b)提供健康咨询活动及各种健康服务,培养员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劳动生产率。
c) 有助于建立“以人文本”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EAP不仅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也全面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不只是把员工看成是管理的对象,而是将其作为伙伴和朋友,强调采用体贴、关怀的方式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促进和谐企业的构建和发展[2,3]。
员工健康管理是对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执行和指导,并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过程干预的管理行为。
EAP服务分为3个层面:风险管理、员工关爱、管理促进。具体而言:一是根据企业机构改革、政策调整、工程改造和危机事件等重点工作可能对员工带来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评估,并提供解决方案,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二是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纳入员工成长中,实施以健康幸福成长为核心的项目体系;三是EAP服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团队氛围,优化管理风格,提升组织绩效,为创建健康型企业打好基础。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员工健康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保障员工健康权益,某石油公司《员工健康管理规定》提出了以职业健康为基础,职业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互促进、同步提高的全员健康、全面健康原则。
员工健康管理应考虑从建立“以人为本”的健康文化入手,将EAP作为员工健康管理的新途径,既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因素,又要关注全面健康,通过对员工的深层关怀,建立预防、跟踪和评估等系列项目,改善员工健康行为,培育自我管理的健康理念,构建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安定感”与“幸福感”。
EAP服务流程应契合员工健康管理的要求,通过觉察、培训、咨询、评估等方式,形成闭环管理运用模式。
a) 调查访谈。通过觉察、沟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员工的风险等级,掌握员工身心健康状况,及时改善或消除风险隐患。
b) 教育培训。坚持“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原则,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教育培训,传播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知识,在面上宣传推广,在点上精准帮助,提升员工应对危机和不良情绪的能力。
c) 咨询辅导。针对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开展干预控制和心理辅导,改善不良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特别严重的要转介到专业机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d) 效果评估。定期评价识别并形成评估报告,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为员工提供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套餐”。
实施EAP服务时要找出最匹配的服务方式,搭建健康管理的平台,提升EAP价值。如:通过心理检查、咨询、仪器设备等硬件设备帮助解决个人诊断;通过培训、宣传等工作载体,借助互联网+信息手段,普及全员EAP知识;通过团队辅导和案例督导,借助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促进员工自我健康意识提升。
EAP不仅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还帮助企业建立健康文化,协调组织内部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的健康水平和绩效水平,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文化就是健康理念、健康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4]。通过EAP服务项目改变和培育员工健康理念,并积极将理念贯穿到员工意识之中,从多维度的层面唤起员工健康行为,包括:搭建员工健康管理构架,培育本土化的健康理念;聚焦企业发展,通过相关计划措施,建立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EAP应用模块,围绕情绪减压、危机干预、职业发展、健康促进等多个层次培训,帮助“减少心理制约”,增强企业活力;以点带面多方位宣传新健康理念,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援助,做好后继跟踪配套服务,从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
EAP需要与现有的工作体系有机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坚持“人本”理念,结合工作需求,将心理学的个人成长、人际沟通、家庭建设、压力缓解等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从而改变传统灌输和教育,实现关爱员工和促进管理。
b) 与安全管理的融合。运用EAP心理学的服务技术,早期觉察情绪危机,有效抑制危机事件发生,还要注重在员工定期职业体检中融入心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c) 与工会、团委、人事等部门融合。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培训,培养员工的企业自豪感,激发员工干劲,增长积极向上成长的正能量。
d) 借助信息化资源。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幸福APP等新媒体,将EAP实用知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员工工作生活中,实现生活更幸福,身体更健康的宗旨。
紧贴企业重点工作和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进车间、进库站、进机关,摸清员工思想动态,定期开展团队辅导,让员工克服认识上的误区,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
a) 建立EAP阵地,引导员工进行体验式培训、心理体验角和案例督导分享等活动,营造全员关注健康的氛围。
b) 开启“幸福直通车”,成立幸福小分队,搭建心理调节平台,建立危机干预服务模块,培训自主辅导员,在高危工作之前,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并对后续效果跟进,改善员工心理危机,提升员工自我调控能力和幸福感。
c) 组建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活动,把对员工的健康关怀从8 h内向8 h以外延伸,把爱好相同的员工联系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友谊的交流,激发生活的乐趣,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