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30分
实际用时:
做题日期:
月 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诗句与所描写的花,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满树和娇烂漫红, 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
B.秀越横塘十里香, 水花晚色静年芳。——海棠
C.秋满篱根始见花, 却从冷淡遇繁华。——菊花
D.南枝才放两三花, 雪里吟香弄粉些。——梅花
2.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A.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
B.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双重性。
C.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D.我们的人际关系一直是流动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归 雁
[唐] 陆龟蒙①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②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 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回雁峰。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 照应首联,言归雁行程之远。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雁群所处的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4.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又见胡杨林
石 英
①至少在中国,我只是在新疆才看到那么庞大、那么密集的胡杨林——在青海等地也见到过,但的确没有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胡杨如此有气势。
②然而也怪,我在新疆大沙漠边缘地带所见到的胡杨林,当地人好像意在观赏与保护,从未见到有人以任何方式进行砍伐或移作他用。而且,我所见到的胡杨树叶基本上是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远远看去,它们总是低垂着跨世纪的胡须,凝重、静穆,而毫不张扬。在我的感觉中,也只有南方的榕树可与它那不躁不浮、雍容敦厚的风度相比拟。胡杨的树叶低垂着,并不表示它缺乏自信, 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沉思,不在倾听。
③还有,在我的另一种感觉中,走近它们的游客对其谦恭而虔诚的情态犹如面对神祇。真的,我从未见过游客们在任何的景区对任何的植物表现出如此的敬畏。你看他们在一棵八搂粗的胡杨王面前留影。树根上部有一个小小的平台,磨得几乎光秃,我注意到留影者还不肯贸然坐下,而是仔细铺好洁净的塑料布,然后,不无恭谨地坐上去, 让前面的摄影者拍照。其姿态,也较庄重而绝无轻佻之状,好像到了这里,一个个都成了诚厚君子。
④不仅如此,这胡杨树还有一个不同凡类的特点:在这入冬的时节里,它也像进入了冬眠状态,表面上的生机都隐藏起来,不刮大风时它竟能保持悄无声息。说得直率一点,这时它们中有的既像活着的死者,又像死去的生者。在一溜一二十棵的胡杨中,我实在难以分辨和确认它们的生死。其实,不论是生与死,它们都是沙漠不朽精神的象征。
⑤也许正因为这样,它们才能应对任何情况,阴晴无谓,软硬不吃,就连暴虐的风沙也望而却步。真的,也许是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每在胡杨聚居的群落中,周围总有一个相对安谧的小环境。人在这里流连,绝不似在光秃的沙漠和戈壁里的那种感觉,至少获得暂时的安适感。难道,这胡杨林还是我等旅人的保护神?
⑥其实看文字记载我明明知道:胡杨树并非板滞僵化的物种,它在生机活跃的季节里长得还是较快的,而我现在看到的恰恰是它的另一种状貌和神态;我觉得也只有这种状貌和神态,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称胡杨树为植物界活化石的这一特征。不必问它们中的哪个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重要的是它们都不会腐朽。因为,活着的死者最悲壮, 而死去的生者修成正果。胡杨林是荒漠世界的标志,无形的呼吸飘扬成永远的旗帜。
⑦当我们离开这片胡杨林时,夕阳的余晖已融进雅丹地貌的山脊中了,天色也渐渐笼成暗淡。但我们仍有些依依地上了中巴车。我是最后一个上去的,当我不经意地向西一瞥,这时刻的胡杨树一棵棵都变成为灰黑色,映在西方太阳余晖的天幕上,煞像一幅幅皮影的图像。但还不能说是皮影戏,皮影戏是活动的,而胡杨一个个都凝然不动。不过,它们在我的幻觉中好像又在转化成别的什么。是什么?哦,那溜胡杨树,很像沙漠中凝结成的驼队。我们的脚下是当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些负重的骆驼在极度疲倦和缺水的情况下, 难免也有无力前进而倒卧半途者,那么它的骨骼……我仿佛觉得已化为眼前这些胡杨的肢体。
⑧啊,凝结的驼队,在黄昏将尽的时刻,还有比这幅图景更凄美、更脱俗的吗?
⑨很可能, 我还有再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机会; 也可能会在春天生机盎然的季节再看到胡杨林。相信那定是另一番景象,与眼前这冬季有着迥然不同的感觉。然而,作为一种空灵、静穆乃至脱俗的意境,这样的胡杨林已在我脑海中定格, 是别的什么(不论它还有什么优越之处)所不能取代的,而成为永远的“这一个”。足矣。
(选自《河南日报》,有改动)
5.文中说“而我现在看到的恰恰是它的另一种状貌和神态”,“另一种状貌和神态”具体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把夕阳余晖中的那溜胡杨树比作“沙漠中凝结成的驼队”? 请分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在青海等地也见到过……”, 在对比中突出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胡杨林的庞大、密集而有气势。
B.第二段“它们总是低垂着跨世纪的胡须”一句中的“跨世纪”,表明胡杨树龄之长,与后文的“人称胡杨树为植物界活化石”暗相呼应。
C.从文章第四段看,“在这入冬的时节里”,胡杨树“也像进入了冬眠状态”,它也有板滞不前的一面。
D.第五段中, 作者从人的感觉的角度对胡杨林加以赞美; 并运用反问句式,否定了胡杨林是“我等旅人的保护神”。
E.文章感情真挚, 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手法, 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说胡杨林“无形的呼吸飘扬成永远的旗帜”,形象地凸显了胡杨困境中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