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2020-12-29 08:29张津郭平德唐晓栋路凯樊成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术者植骨结核

张津,郭平德,唐晓栋,路凯,樊成虎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1 脊柱结核的基本概念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当属最高,该病的产生与极为古老却破坏性很强的结核分枝杆菌密切相关[1]。脊柱结核也因个体差异的不同,最终的发展趋势也出现明显的分歧。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在被确诊为脊柱结核后,并不出现该病的典型症状,未经正规化治疗但病灶却逐渐愈合,在随访及复查中,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病变节段已融合,回报结果显示陈旧性脊柱结核。然而,大部分的患者在不采取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变范围不断扩大,部分脊柱结核晚期患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

2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2.1 颈椎结核

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颈椎结核的常用术式之一,但前后联合手术能有效避免单纯一侧入路的局限性,缺点则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耐受力有较大考验。

2.2 胸椎结核

胸椎结核的术式较为多样,除了前后入路外,经胸廓胸膜入路对于一些特定位置的病灶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3]。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胸腔镜下病灶清除术逐渐开展。

2.3 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的发病率在脊柱结核中占比最高,腰椎术式与胸椎也具有相似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腰椎存在腹膜后间隙,所以结核脓肿的探查需彻底。

3 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

3.1 应激性并发症

该类并发症主要包括溃疡和精神障碍等,通常在术后1-3天可出现。患者对手术的不耐受造成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术前心理紧张,焦虑,自身健康状况不良,对麻醉的应激均可造成应激性并发症。

防治策略:(1)作为医务工作者,术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沟通,心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2)瞩患者术前禁止饮酒,停止吸烟;(3)术前应预估患者所需麻醉药量,术中掌握好麻醉深度及麻醉时间;(4)术者应尽可能缩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5)术后医嘱应常规给予护胃、止血、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3.2 呼吸困难

由于解剖特定关系,一般行颈椎前入路手术时,术后患者可能会产生该类严重并发症,同应激症状一样,一般也发生在术后1-3 天。目前已知的造成该类并发症的原因多为:喉头水肿、切口内出血、颈髓损伤、融合的植骨块松动脱落等[4]。

防治策略:(1)术前一周应要求患者做气管推移训练,必要时可指导;(2)术中助手用甲状腺拉钩牵拉颈长肌时,切记暴力,拉钩动作尽量规范合理;(3)术后管床医师应每日观察患者伤口引流量,查看伤口颜色,出血量及渗出状况,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定期给予伤口换药治疗,使敷料尽量干燥,同时,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训练,多做咳嗽咳痰动作;(4)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从流食开始,逐渐向普食过渡,进食时应多咀嚼,缓慢进食,禁忌进食时说话及谈笑,管床医师应嘱患者少进食冰冷刺激性食物。

3.3 脑脊液漏

造成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1)在大部分的脊柱结核患者中,椎体病灶中的肉芽组织可能同骨坏死组织一起粘连在脊髓硬膜上;(2)有报道指出,部分患者会产生自发性的脑脊液漏;(3)术中的医源性损伤,硬膜破裂。

防治策略:(1)术者应在术前全面综合评估椎体病损程度及硬膜受压程度,制定较为稳妥的手术方案;(2)手术中,相关手术器械应准备充分,术中照明应良好,在术者打开椎管后,应格外谨慎,并严格止血;(3)在缝合深筋膜层时,缝合密度要大,不能出现缝合的空隙,使深筋膜层与外界相通;(4)管床医师应评价术后引流量是否与术前引流预估量一致,如果出现不符,应避免负压引流。

3.4 截瘫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该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少,但术后截瘫多与手术中操作失误有关,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5]。

防治策略:(1)术者在手术前应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仔细评估,主要确认椎体附件是否有病损及程度;(2)术中,在对椎弓根进行破坏时,应动作轻柔,防止其对脊髓产生压迫。

3.5 感染

一般感染的原因为:(1)患者术前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入院后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2)术后护理并未及时;(3)患者围术期给予的抗生物使用不当;(4)术中医源性污染;(5)患者免疫力低下。

防治策略:(1)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其他基础性疾病,控制感染源;(2)术前嘱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及在床上训练大小便等;(3)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术后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以便调整合理的抗生素;(5)术后换药及拔除引流管均应及时,使伤口处敷料尽量干燥;(6)术后交代家属应细心护理;(7)如手术切口出现深层感染,在保守治疗不能治愈时,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考虑清创术。

3.6 植骨排异反应

该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主要表现为手术切口愈合能力不好,但敷料上的渗出物多为无菌性感染[6]。防治策略:如果给予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摘除植骨。

3.7 腹壁疝

腹壁疝的产生与手术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原因为:(1)术者手术时损伤相关神经;(2)术中缝合技术缺陷[7-9]。防治策略:提高术者手术熟练度及缝合技巧。

3.8 内固定松动、断裂[10-12]

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1)术前抗结核治疗效果不足、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不好、术后制动时间过短、术后应力部位过早负重;(2)术后手术部位遭受严重暴力打击;(3)内固定物未按规定时间取出;(4)椎弓根钉的规格选用不合理;(5)术中椎体的血管被破坏;(6)患者骨质不好,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7)术中的植骨收到炎症影响未融合。

防治策略:(1)术前应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时复查相关实验时指标;(2)嘱患者佩戴支具的必要性,交代家属避免过早负重;(3)术中选取长度及直径符合的椎弓根钉;(4)术者应严格把握进钉的方向、位置、深度,做到一次成功,避免进钉后反复调整;(5)如在对翻修病人手术时,应尽量重建脊柱前柱的稳定性,延长固定节段,增加植骨量,选用尺寸较大的钛网,确保融合。

4 小结

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还有很多,例如低钾、麻痹性肠梗阻、植骨块移位、食管损伤等。总之,严格遵守抗结核治疗原则,选择敏感药物长期治疗,正确的手术入路,明确解剖结构及病损区的彻底清除,术后规范的护理和治疗,定期复查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猜你喜欢
术者植骨结核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腹腔镜的眼睛
——扶镜手
论《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