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彩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11)
高危药品也叫高警示药品,该词源于英文“high-risk medication”或“high-alert medication”,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提出的,是指那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1],临床使用较多的主要是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性低,但是一旦出现差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如何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为探讨PDCA 循环管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采用PDCA 循环法管理高危药品前后的一年中高危药品的处方合格率及管理质量报告如下。
抽取在我院实施PDCA 循环法管理高危药品前后的一年中高危药品的处方各100 张,高危药品主要有细胞毒化药物、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1)PDCA 循环法管理实施前采用传统管理;(2)PDCA 循环法管理,即:P(计划Plan),通过核查医院高危药品的种类、数量、使用及储存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完善高危药品信息,制定高危药品存放目录、管理方法、管理及使用的相关制度、各项操作规程和奖惩方法,制定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信息档案;D(实施do),抽取由医生、药师、护士组成的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定期对临床使用高危药品人员进行包括高危药品常用计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潜在风险等内容的培训及考核,提高药剂人员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有问题处方,不再盲目的执行医嘱,根据国家药典、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及临床诊断指南等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应药品的正确、完整信息,建立药物咨询服务站,及时统计并协助处理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C(检查Check),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对高危药品的数量、标识、贮存、有效期以及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通报,反馈;A(处理action)高危药品管理小组要对每次抽查中发现的亮点给予充分表扬,增加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人员的工作信心及仁者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讨论,将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做为下一个PDCA 循环的管理重点。工作中所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PDCA 循环法实施后高危药品处方的合格率与标识准确度均高于P D C A 循环法实施前,损耗量低于P D C A 循环法实施前(P<0.05),见表1;P D C A 循环法实施后管理人员的存放管理质量、标志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PDCA 循环法实施前(P<0.05),见表2。
表1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高危药品处方的合格率、标识准确度、损耗量对比
表2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管理人员的存放管理质量、标志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事故发生率对比(±s)
表2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管理人员的存放管理质量、标志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事故发生率对比(±s)
安全事故发生率(%)常规管理期 100 79.5±5.5 81.5±2.5 77.5±4.5 19 PDCA 循环法管理期 100 95.5±3.5 93.5±1.5 93.5±4.5 2组别 n 存放管理质量(分)标志管理(分)制度落实(分)
药房在对高危药品实施PDCA 循环法管理前所采用的常规管理方式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没有实施专人专柜管理,使其存放及管理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问题:首先,虽然高危药品不如普通药品种类多,但是也有数十种,常规管理时没有设置高危药品专用药架,跟普通药品按一定排序放在一起,使得在分发药品时出现错误的几率增加。其次,药房(库)尚未为高危药品设置专用的存储空间,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置于形同的存储环境中,然而多数高危药品的有效期在很大程度上受保存环境的影响,多数的高危药品的存储环境需保持2 ~8℃[3],如常用的抢救药品肾上腺素注射液需保存在20℃以下的冷藏柜中,而普通药品的存放多对温度没有太大的要求,使得药房多是在常温状态中,极容易导致高危药物疗效降低、丧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2)标志问题:高危药品在存储架放置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牌,以利于发现并重视,但在常规管理时药房忽略了标志牌的设置,或者设置的标志牌不醒目、内容过于简单、缺乏使用禁忌、缺乏配伍禁忌等内容,使得出现安全事故发生;(3)制度落实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松散,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及对高危药品的认知,不仅使得药品信息缺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4],还会因缺乏对高危药品的常用剂量、最多使用量、使用方法、禁忌症、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潜在风险等相关药物的知识,盲目执行医嘱,而导致出现不良事件;其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虚成摆设,奖惩不明确,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PDCA 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的[5],应用于管理学里的一种通用管理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种基本的科学的运转方法,实践证明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原因、制订整改对策。PDCA 循环管理法即由plan-计划(P)、do-执行(D)、check-检查(C)、action-行动(A)四个环节组成的循环、持续改进管理方法,要求在每一次的循环中均能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有效实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应的循环目标,从而提高管理质量[6]。
PDCA 循环管理法针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以下措施:(1)建立药品管理目录及档案,将普通药品与高危药品分开记录归档,将高危药品按照类型及存储要求单独存储;(2)为高危药品设置醒目的、细致的标志,其内容主要包括高危药品的类型、存放条件、配伍与用药禁忌等;(3)完善并实施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由监督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时的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将责任划分到个人,实施严格的奖惩办法。
实践证明,PDC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中,使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还增强了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心,有助于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7];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了管理及奖惩制度更新、完善了高危药品的采购、存储、应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和使用细则,使得高危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防范;多次循环实施的督查、纠错、改正措施能够对PDCA 循环管理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有助于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高危药品使用的差错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差错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PDC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中有助于医院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有助于提高高危药品处方的合格率,有效地降低药品的损耗量、药品差错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保障药品的供应质量及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值得药剂科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