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庆 漆娜
当孩子王,种下梦想的种子
自2006年毕业起,董小漫就开始在浩明幼儿园担任一名幼儿园教师。
在她从教的13年里,有过困难,有过误会,但她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信念,却始终坚定,从未动摇。说起这个信念的来源,不得不提还是“孩子王”时的董小漫。
从小到大,董小漫都是周围出了名的“孩子王”,她总是有吸引小朋友的特殊魔力,无论是同龄人还是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大家都喜欢围绕着她,跟她玩耍嬉戏。不仅仅是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有说不完聊不尽的共同语言,她面对比自己小的小朋友也有不一样的吸引力。他们总会乖乖地听董小漫的话,有时候,董小漫都不知道自己是大家的玩伴,还是个知心大姐姐。
董小漫在周围孩子圈里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初中。大人喜欢她,因为她总能把别人家让人头疼的熊孩子教育得服服帖帖,孩子们喜欢她,因为她既可以与大家打成一片,又能当大家的小“领导”,有方法,出主意。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董小漫给大家的“孩子王”印象逐渐根深蒂固,更是有人说董小漫天生就适合成为幼儿园老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颗种子就这样在董小漫心里慢慢地生根发芽。
无惧困难,新时代探索新道路
成功踏上工作岗位后,董小漫的“孩子王”地位依然稳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刚进园时,董小漫就碰到了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挑战。隔代教育容易出现偏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幼教老师们的应对策略千篇一律,只和父母沟通和单方面灌输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职业习惯和旧方法。董小漫却在一次次受挫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和应对策略,面对老师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之间的沟通难题,董小漫用“走心”的新方法探寻出了一条新道路。
言仔是董小漫所带领的小班里可爱乖巧的小男孩。每天放学,他总是先和董小漫打完招呼再牵着奶奶的手回家。言仔的奶奶,是一位上岁数的老人,老人家的思维比较传统,每天接言仔放学都会先问“宝贝,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学写字呀”,而言仔总千篇一律地回答“没有”。久而久之,老人家对幼儿园和老师渐渐有了意见。有一天放学,言仔还没来得及和董小漫打招呼,奶奶听到言仔的回答以后头也不回地拉着言仔走了。董小漫立马留意到了这个变化,她意识到:不能过早让孩子学写字,影响到孩子的肌肉发展这一问题已和班上的家长做过很多次的宣传,同时也已得到家长们的认同了,但是却忽略了对老一辈的影响。老一辈的老观念,重要却刻板,不找对沟通的方法,忽略老一辈的教育理念与感受,不仅不利于家校沟通,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因此,董小漫决定不再单方面灌输,而是以拉近心的距离去消除误会和偏见。她利用晚间时间,主动找上言仔奶奶,先从闲聊开始,摸清奶奶对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再慢慢把现在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奶奶,让奶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经过几次的交谈,言仔奶奶逐渐开始认同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而且也从自身开始改变,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询问孩子学了什么,而是问“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言仔奶奶的这一转变,不是偶然,也不是突然之间的领悟,而是经过董小漫的耐心沟通,慢慢引导,才得以解除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误会。
真诚用心,等待每一朵花开
不同的老师对于教育的核心是什么都有不同的见解,对于董小漫来说,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她最看重的是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面对生活习惯、个人人格和学习品质还不成熟的幼儿,就应更加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董小漫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当认知进入实践层面,很多事情就没有看上去这么容易了。
在这些年的从教生涯中,董小漫对一个叫航航的孩子印象深刻。那正是董小漫任教的第二年,航航是她所在的小班里最调皮的孩子,经常午休不睡觉,想尽办法在床上乱折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里也总是坐不住,还影响到别人。经常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人,咬老师。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航航屡教屡忘屡犯,整个小班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航航一起玩,而老师们提到航航也是头痛不止。
董小漫仔细地观察了航航,发现航航其实是个聪明、灵动的孩子,爱动脑筋,爱举手发言,答案还颇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孩子,好好引导,今后就能少吃一些苦头,不好好引导,那未来的路可能就会颠簸难行。董小漫暗自下定决心,要帮航航把身上的坏习惯慢慢改掉。
为了帮航航改掉坏习惯,董小漫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和案例,同时实验了很多方法。从约谈家长了解情况,要求家长与教师配合同步教育;到深入挖掘航航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以树榜样的方法提升他的自我约束能力。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耐心地对航航进行引導,慢慢地,航航的不良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董小漫说:“无论过了多久,无论有多艰辛,只要用心灌溉,无论是哪朵花,终有一天会盛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