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阅读的婴幼儿艺术启蒙

2020-12-28 11:52汪钰洁
新阅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画婴幼儿成人

汪钰洁

绘本,顾名思义,即“画出来的书”。日本学者松居直用“文+画=有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这一公式对绘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定义。[1]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共同致力于同一主题的表达,不仅启迪着婴幼儿知识和智慧,同时也行使着美育的文化使命。

绘本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极具艺术性的图文。绘本中的图画用来表现空间、事物外观、内在情绪、基调氛围、事件现场等。绘本中的图画不仅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而且布局考究,创作设计注重婴幼儿的身心特征,因此婴幼儿可以从绘本图画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些图画经作者反复斟酌而设计,既有鲜明的风格特征,也不乏精美独到的细节,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品,对婴幼儿的艺术启蒙起到关键作用。

绘本的另一套表达系统则是文字,它可以概述性地说明时间、声音、人物对话、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繪本所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婴幼儿,出于对他们认知特点的考虑,绘本中的文字内容较少。但是这些简短的文字却极为精练,往往寥寥几句便可勾勒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除此之外,为契合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绘本创作者还会对文字内容仔细推敲,再三锤炼,使得文字不仅具有押韵、口语化等特点,还活泼风趣,便于婴幼儿朗读记忆。

基于绘本阅读的婴幼儿艺术启蒙途径

绘本的艺术价值,是通过绘本阅读展现的。绘本阅读是婴幼儿凭借图像、文字,或借助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过程。[2]婴幼儿既可以进行自主绘本阅读,也可以听成人朗读绘本内容,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婴幼儿都可以受到艺术启蒙。

一是观赏图画内容。图画作为绘本重要的艺术要素,在婴幼儿艺术启蒙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画通过线条、色彩、结构布局等表达作者的审美诉求和审美感受,而这也恰恰是进行艺术启蒙的切入点。

点和线条可以说是最基础的艺术要素。点在画面中的数量、大小、排列方式以及位置,都会影响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分散的点让画面安静恬淡,密集的点则让画面显得热闹随意。线条在绘本的图画中主要起到勾勒物体形状、烘托光影、表达情绪情感等作用。曲线柔和、直线冰冷,不同的线条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它们的特征在《点和线》中得到了凸显,绘本中的点和线并不是毫无感情的符号,它们带着各种丰富的表情引领婴幼儿进入到由点和线构成的缤纷世界中,丰富着婴幼儿的艺术想象力。此外,线条不仅可以在图画中显示,还可被运用在绘本的装帧设计中,“点点和多多”的系列图书的纸张边角都设计为曲线,除视觉刺激外,也通过感官认知帮助婴幼儿了解曲线特点。

色彩同样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内容,色彩所有的特质,包括上色方式营造出的透明或不透明感、浓郁、单调、深浅、暖调或冷调等,都会影响象征含义。[3]绘本正是利用色彩的特质,才使得图画的内容表达更加完善。对于婴幼儿来说,色彩的启蒙主要是以认识色彩为主,他们更喜欢像红、黄、蓝这样能够引起强烈视觉刺激的色彩,因此在挑选绘本进行阅读时,具有大面积纯色的绘本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中大片单一色彩以不规则圆形呈现,并直接采取基本色彩叠加的方式,表现出了颜色混合的规律。此外,诸如《柠檬不是红色的》《黑白卡》等绘本也突出了色彩的特征,对婴幼儿的色彩启蒙大有裨益。

绘本中还有不少由点、线、面等要素组成的形态。对0—3岁婴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时,可以引导婴幼儿以掌握物体轮廓为主,即幼儿能够区别相似物体外界轮廓,并能够用轮廓线描绘出物体形态的外部界限。《好饿的毛毛虫》中就塑造了许多物体形态,它们结构简单清晰,多以拼贴的方式呈现。除了画面主要形象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笔触,这样的形态结构不仅可以发展婴幼儿的认知水平,还可以让婴幼儿更加专注于主题,不被无关装饰所干扰。

二是探析文字设计。文字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叙事、说明,同时也能够起到视觉传达的作用,虽然0—3岁的婴幼儿尚未识字,但是在图画系统的辅助下,婴幼儿仍能够对文字表征进行观赏,感受其艺术张力。

绘本中的文字虽不多,但是这些文字的字体、颜色、排版方式却极富艺术内涵。楷书方正,黑体端庄……各类字体都独具艺术韵味,而绘本为契合婴幼儿的身心特点,较多采用字形饱满,笔画圆润的字体,这些字体的艺术性较强,兼备易读性和观赏性。松冈达英的《蹦!》围绕“蹦”这一动词进行描述,绘本中每一种动物的“蹦”字所对应的线条、写法均无重复,与动物非常相配,并且画面中的“蹦”字活泼可爱,会随着小动物“蹦”的动作向上“跃起”。这种“形象”的文字与小动物们的动作相得益彰,有利于婴幼儿领会“蹦”字的内涵。甚至在有的画面中,“蹦”字在蹦的过程中被拆分开来,有利于婴幼儿熟悉文字的艺术结构。

除字体之外,文字的颜色也承担着艺术情感表达的作用,安娜·尤迪卡《伤心的海洋》中,文字还被赋予了艺术内涵,形容心情的文字随着鱼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与图片内容更为契合,也能够帮助婴幼儿了解其中的艺术关联。此外,婴幼儿缺乏阅读经验,也没有阅读文字的习惯,所以不少绘本会考虑到他们心理接受能力与对文字的感知能力,通过文字的排版,培养婴幼儿对文字阅读顺序的感知能力。例如《点和线》中,部分文字并不是笔直排布的。当点和线组成不同物体时,文字则会沿着物体的形态轮廓排布,这种文字的排版方式不仅具有一种别样的艺术美感,也能够让婴幼儿初步了解阅读的顺序。

三是聆听语言韵律。婴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他们接受绘本的特殊性。“听赏”是婴幼儿接受绘本的主要方式,即婴幼儿一边观看绘本,一边听成人朗读绘本内容。中文是一种具有韵律感的语言,为了凸显绘本文字的韵律感和画面性,不少绘本的创作者都会使用叠字、重复等手法,让婴幼儿感到更为亲切,有趣。这种“听赏”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未识字的婴幼儿欣赏到富有艺术感的画面,也能够通过成人的阅读,感受到语言的艺术。

绘本的文字是具有节奏感的,一种表现在文字的标点和断句上。标点和断句可以提升绘本叙述节奏,让绘本故事的节奏更为流畅。佐佐木洋子在《你好》中采用大量“名称+你好”的句式,这种韵律和谐的对话形式,通过成人的阅读,让婴幼儿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文字韵律。另一种则是文字本身的节奏。叠词或者重复句式等手法的运用会让绘本具有一种简单、明晰的节奏感。例如《拔呀拔呀拔萝卜》这一绘本中就多次重复“快来呀,快来帮忙拔萝卜”“我们一起拔萝卜”等句式,节奏明快,且读起来也富有韵律感。此外,五味太郎创作的《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中也有不少重复的句式,牙医和鳄鱼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描述文字完全重复,这些重复的语句加上不同的人物画面,不仅形成了一种明快的节奏,也给人忍俊不禁之感。[4]

婴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依托绘本,对婴幼儿进行艺术启蒙,主要是通过绘本阅读来实现的。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婴幼儿的自主性,也要注重成人的引导作用。

一是精选绘本,注重艺术启蒙内容。在利用绘本阅读进行艺术启蒙时,应当选用一般意义上的优秀绘本,虽然对于“优秀”的绘本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综合各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优秀绘本的画面是有质感的、文字是有内容的。绘本的质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绘本插图能够呈现出事物的真实感和细节感,能够帮助婴幼儿感知出具有美感的线条组合、轮廓形状以及造型结构。其次,绘本色彩表达准确,绘本能够依据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对色彩进行选择和搭配。最后,优秀绘本也是具有“触感”的,玩偶书、洗澡书、发声书、立体书等不仅设计精良,而且具有质感,婴幼儿在阅读中,视觉与触觉都能够得到调动。

优秀绘本的文字也是富有内容的。婴幼儿是“看绘本的图画”,成人则是“看绘本的文字”,婴幼儿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阅读,所接收到的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因此,优秀绘本的文字应与图画相辅相成,和谐一致。文字也要与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保持一致。文字的外观、排版以及表述方式要富有童趣,可以帮助婴幼儿领略到文字韵律、文字造型等方面的美感。

二是阅读陪伴,予以艺术启蒙支持。婴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时,既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进行“听赏阅读”,也可以通过自主读图,享受阅读之美。婴幼儿进行自主阅读时,成人也可以从旁进行有效指导,成人可以有效采取“激发与提示”的策略,选择合适时机,围绕着绘本中的画面、文字、故事情节等展开提问或对话。但是,成人在进行指导时也要注意不能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就绘本内容进行提问和说明,应当把看图、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观赏绘本的图画和内容,发现绘本中蕴含的艺术元素,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将绘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体会。

绘本是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图画进行表现的,成人也可以适当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当成人将绘本的故事情节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进行讲述时,其中的情感与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因此,成人在朗读或讲述绘本的过程中,既可以运用自身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也可以选择采取音乐伴奏等方式,对绘本内容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婴幼儿通过成人的艺术加工,更加深刻地感知绘本的艺术。例如,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绘本中,分别描绘了孩子在刷牙、洗澡、游玩、吃点心等场景中所碰到的问题,成人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以用变换的语音、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进行示范引导,加强婴幼儿的艺术感受。

三是拓展游戏,丰富艺术启蒙形式。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绘本就一本书,是用于阅读的。其实不然,绘本不仅可以用于阅读,还为婴幼儿提供了许多游戏的渠道,让艺术启蒙更为多样化。在通过绘本对婴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时,要善于发现绘本中的“游戏”,使得艺术启蒙更加多样化。

进行绘本阅读时,成人可以带领婴幼儿按照绘本内容游戏。0—3岁婴幼儿的游戏以感觉运动游戏为主,婴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和感知,可以获得愉悦的体验。绘本《抱抱》中,作者杰兹·阿波罗用“宝宝”“抱抱”“妈妈”三个重复的词语勾勒出来一个温馨的找妈妈的故事。在进行绘本阅读时,成人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游戏”,当绘本中出现“抱抱”的画面时,婴幼儿和成人可以模仿不同的角色,一边说着“抱抱”,一边做出拥抱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也能通过词语的复述,让婴幼儿了解绘本文字的韵律之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此外,还可以探索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我们不仅要选择游戏性强的绘本边玩边读,还要对游戏成分少的图画书进行深入挖掘,让艺术启蒙的过程更加富有趣味。绘本《小蓝和小黄》中,作者通过颜色的叠加变化让婴幼儿认识了原色和间色。在阅读这一绘本时,成人可以依据绘本的内容,提供水彩颜料或彩色橡皮泥,让婴幼儿自主进行色彩的搭配与融合,通过实践,让婴幼儿更为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总而言之,绘本的艺术创作遵循了美的法则,绘本中的文字系统和图画系统不仅以其特有的形式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同时也承载着多样化的艺术启蒙功能,并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得以传达。但是,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绘本,使其艺术启蒙的功能最大化,还需要成人的探索与学习。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松居直. 我的图画书论[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16.

[2]张慧丽. 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 圖书与情报,2011(2):2-6+25.

[3]珍·杜南. 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8:8.

[4]陈映洁. 艺术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绘本形式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图画婴幼儿成人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养大成人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神奇的太阳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