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高等教育的步伐,给高校档案馆带来了压力与挑战。信息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馆党政管理职能、信息服务职能、文化建设职能、实践育人职能的良好实现关系到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成败。职能建设策略为,从机构设置层级化、人员队伍专业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文化建设多元化四个方面寻找发展之道。
关键词 信息文化 高校档案馆 职能建设 文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迅速融入社会生活,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新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档案馆作为高等院校的职能部门,如何发挥职能,担当使命,是高教领域和档案领域共同的议题。
一、信息文化对高校管理活动的影响
高等院校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之一,即信息文化形成的助推者、引领者,又是受影响者。首先,信息文化加快了社会发展节奏的同时,也推动高等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其次,信息文化从心理层面上影响着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它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师生群体中受到的影响更大;最后,信息文化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各项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信息过载、信息爆炸、信息安全等新问题不断挑战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综合治理能力与水平。
在信息文化的影响下,一种网络化、便捷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而展开,数字校园、数字资源的建设步伐随之加快。发展环境的变化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档案馆能否完善职能建设、调整发展策略、把握发展先机,关系到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成败。
二、高校档案馆的职能构成
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院校集人才培训、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职责于一身,大学精神得以延续、科技成果得到继承、办学经验得以总结都离不开档案。高校档案馆既是规划、布置高校档案工作的职能机构,又是保管、服务、开发档案资源的业务部门,具有管理、服务、文化、育人的职能。
1.高校档案馆的党政管理职能。党政管理职能是高校档案馆的首要职能,是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的保障性职能。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高校档案馆相当于各省、市、县级档案系统中“局馆合一”的档案机构,它既有档案工作行政管理的职能,又是档案保管、利用、开发的基地,既是学校党委部门,又是行政部门,具有党政管理的职能。加强档案馆的党政管理职能是保障档案工作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保障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工作流程实现实施的前提。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大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只有加强高校档案馆的党政管理职能,才能保证档案工作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话语权,才能平等而有效地和其他职能部门沟通,以确保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档案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如果将高校档案馆划入教辅系列,势必带来高校档案馆管理职能的弱化,现阶段,如果依靠归档部门自觉做好档案工作,那么完成档案资源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目标将是空中楼阁。
2.高校档案馆的信息服务职能。档案的“藏”是为了“用”,档案的信息服务职能是高校档案馆的基本职能。存档千日用档一时的道理想必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认同,高校档案馆要体现管理价值,获得更多支持的第一要务就是做好档案信息服务,这既是档案馆的功能体现,也是职责所在。高校档案馆所存档案,有些是机密的;有些是控制利用的,有些是公开查询的。信息文化环境下,社会公众及学校师生均对高校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档案工作者应该以不同类别高校档案的特点为基础,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服务的新形式,以提供便捷、准确、规范、安全的档案信息服务,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3.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建设职能。高校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其文化建设的职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品质服务于社会又引领社会前进[1]。高校档案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记录载体,呈现出的文化价值更为显著而独特。高等院校间综合实力的较量,终其本质是文化上的较量,而能将大学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于社会,依靠的只有档案。高校档案馆要不断完善文化建设职能,研究文化建设策略,充分挖掘馆藏资源,畅通多种途径、创新传播方式、多措并举,通过档案展览、校史展馆、平台展示、主题编研、媒体合作等形式,积极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助力高校立德树人,领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高校档案馆的实践育人职能。高校档案馆应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方针,以尊重历史、求真务实、认真细致、吃苦耐劳为精神内核,积极探索具有档案特色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有条件的檔案馆可以承担部分课程的档案学相关学科及校史文化课程的教学任务。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学科+馆室”共建模式,没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也可以结合文书学、秘书学、历史学、文物保护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或实习实践课程安排。总之,只要积极地探索,精心地设计,基于独特的档案资源优势,高校档案馆在实践育人的活动中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高校档案馆的职能实现
信息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馆的职能可以概述为:党政管理职能、信息服务职能、文化建设职能、实践育人职能,四种职能的实现依托“四化”,分别为:机构设置层级化、人员队伍专业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文化建设多元化。
1.机构设置层级化。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党政管理机构之一,为了保证其管理职能高效实施,无论是隶属党委,还是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馆,都要进行层级化的机构设置。首先,在主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设立档案工作委员会或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档工委”),“档工委”的成员由学校重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职能范围通常应覆盖组纪宣、两办、财务、后勤、教学管理单位等。“档工委”在档案馆实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协调、沟通甚至是决策作用,是机构层级化设置的重点。其次,档案馆的内部机构设置对保证管理职能的实施十分重要,应根据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室设置,目前有两种科室设置方式,一是按照档案业务分工设置,如,档案收集保管科、档案服务利用科、校史编研科、办公室等;二是按照档案门类设置,如党政档案科、科技档案科、特型档案科、综合科等。最后,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
高校档案机构层级化的管理机制是实现全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和立体的资源结构的组织保障,是建立“人人都是档案员,个个都是利用者,每处都有档案室”大档案工作格局的前提条件。
2.人员队伍专业化。高校档案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档案馆职能的实现程度。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力,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形势,高校档案工作的领跑者是有专业技术、有创新思维,勇于使命担当的专家型人才。
首先,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既需要“研究型”的管理人员,也离不开“工匠型”的业务人员。高等院校具有天然的人才优势,打造一支高、精、专的档案人员队伍,要注重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配备,如,以档案学或图情学为代表的本专业人才,以计算机或信息管理专业为代表的工科人才,以中文或历史学专业为代表的文科人才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其次,发挥档案管理岗位性质上的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校档案馆职能的管理性和业务性也决定了档案管理领导岗位要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所以高校档案馆的领导岗位,即正、副馆长和正、副科长应该作为高校特殊岗位,列入管理兼专业技术“双肩挑”岗位,这样赋予档案管理人员一定的行政级别,以便于职级平等开展职能工作,同时不忘钻研业务,培养档案专家型人才。
3.管理服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信息化由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利用信息化两方面组成。档案管理信息化要与校园信息化建设同步同行,嵌入学校主体工作,实行前端控制,提前管理介入,打通学校其他业务平台,做好数据线上归档,同时利用FRID等物联网技术,做到管理有痕,查证有迹。如果说档案管理信息化构建的是一个大型的学校档案网络的业务管理平台,那么服务利用信息化构建的就是数字的资源管理平台。服务利用信息化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种门类档案数据库,使用适合不同档案门类管理需要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通过建立档案线上服务、网上展馆等形式,实现档案资源服务利用的自动化、远程化、自助化。
4.文化建设多元化。信息文化影响之下,档案工作面临的既有全新的提升机会,也有巨大的生存挑战。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高校档案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把独特的资源变为发展的优势,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构档案资源开发的传统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文化建设。通过档案馆的资源优势、场馆优势,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校情教育基地、相關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历史档案研究基地;发挥档案的情感记忆功能建设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借新媒体的影响,建设档案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还可以与图书馆、特色学科单位、出版社、社会媒体等校内、外多部门协作,通过融合创新,开发档案文创产品。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建设是提升档案事业影响力,提高档案职业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还起到良好的教化师生、宣传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高等院校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丽娜.高校档案价值形态及其特征探析[J].兰台世界,2016(24):19-21.
[2]陈步云.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