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园林的“中而新”—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2020-12-28 06:54陈菲菲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贝聿铭苏州中国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国基于古典园林的现代建筑风格。传统园林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式,怎样既能体现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失现代文化气息,笔者采用细致的研究方法,运用实地调研、资料收集两种形式,在深刻总结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上后,进一步探究苏州博物馆之于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学特色,揭示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与创新之和,更好地发掘象征着中国精神的建筑艺术。

关键詞:中国;苏州;贝聿铭;建筑设计;创新

前言:贝聿铭,被誉为是现代建筑的最后一位巨匠,他也是鲜少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一直秉承着发扬真正的中国精神的伟大的建筑艺术家。此前在香山饭店设计案例中,贝先生只觉得庭院的布局效果是比较满意的,但在整体宏观的设计布局上,效果显得尤为繁琐零星,失掉了“整”。因此,在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上,更加认真思考了怎样体现中国风貌, 怎样突出当地苏州人的风土人情。此外,还要充分考虑与古代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而他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 苏州+现代=苏而新,中国+现代=中而新。幸得贝先生的创新理念,今天的苏博,它既是以北—拙政园江南古典风格的延续,更是一本解释现代园林的教科书。

一、苏州博物馆介绍

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苏州古城区东北向,与闻名于世界的拙政园仅一墙之隔,新馆总占地面积约为1.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65万平方米,于2006年10月竣工开馆。据资料记载: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一)整体设计思路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自始自终都本着“中而新, 苏而新”的设计思路。贝聿铭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果断摒弃了木讷刻板的造园方法和木架结构建筑,在干净利落现代设计中添加了代表传统意味的—白墙,以及富有内容的苏式建筑色彩—灰色,如此造就别致的建筑风貌,将古典园林完美融入现代主义风,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内涵。

二、从角度入手博物馆

(一)结构与布局

首先,我们从苏博的整个建筑布局入手,不难看出它也承载了中国古建筑以

中轴线为主点进行空间分配的原则。这一点真正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第一主线是人口、主大厅和中心庭院, 第二轴线为东和西两部分构成,东部为第二顺位的展览区和行政处理室,西部作为整个博物馆的主要馆域,东部为第二顺位的展区和行政处理室。这里也可说明贝先生在其功能性空间上的分布明确。

(二)建筑形态的考究

苏州博物馆依旧沿袭了传统民居的坡屋顶形态,但之前传统的飞檐翘角和清一色的灰色小青瓦、窗框替代为灰色的花岗岩,一改往日有失特色的千篇一律,以一种新颖的结构形态—钢梁支撑防水铝板屋面,铝板上采用金属架以支撑,颜色为灰色调的花岗岩分割成齐整的形状,每一条都沟堑在一起,严丝合缝有条不紊,有了传统灰色调的光影促成感。

(三)墙体

从远处看不禁让人联想到古语:红墙黛瓦,楼阁轩窗。“黛瓦”依然是被灰色调的花岗岩所取代,阳光普照之下,有些许树影贴在墙面上,映衬出一片清晰明亮的湖之镜。

(四)环境

在春意盎然的景色里,亦或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有金风送爽的秋日里,以及“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所描绘的季节里,你慕名前来此地观赏美景,皆可体会到古代文人雅士休闲惬意的生活场景。至此,苏州博物馆也就成了体会悠然自乐、雅致闲趣、心旷神怡的绝美去处。

三、几何形态运用的概述

苏州博物馆不论是主厅还是其他个个副厅,包括通用的交通空间都很大程度上使用了几何形态的空间格式,这也是熟悉贝先生的人都比较了解他常用的设计手法之一。几何形态的运用在苏州博物馆大放异彩,得益于贝先生对于几何设计语言的多变处理,他在继承了现代建筑几何思维的基础之上,打破原先存在的圆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方形等常量,开拓出具有菱形、三角形、多边形的几何思维,并应用得精彩纷呈。

四、光的运用

贝先生常常提到的“让光线来做设计”,这在苏博再次成为表现空间感的使者。建筑的采光源自江南传统民居“老虎天窗”的做法,但偏偏窗户讲究不寻常规,选择开在屋顶的中央处,跟屋顶巧妙促成一个一个的折角,借由太阳光的照射,让光自然而然进入室内,使得室内呈现出朦胧光影的效果,玲珑有致而不失辉煌。空间的阴暗对比,好似能让周围的线条跳跃起来,让景色随位置而改变,随视角而变化,移步换景般的巧思设计,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此前有学者曾说到:走廊建有通透的天顶,天顶带有格栅,阳光透过格栅照入,形成不断变化的线形光,如同穿行在古代的竹帘下,在传统光线符号下又表达着现代的气息。

五、结语与展望

作为“中而新”的典范杰作,苏州博物馆有太多值得人深入研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彷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它传递着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特殊信息,这座身处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园林式建筑,处处体现着中国味道,诉说着中国精神。在贝聿铭的设计语言里,无论材料运用多么新颖,技术走得多么前沿,也仅仅是为整体风格服务的现代符号而已。相信每一个去到苏州博物馆的人,尝到的永远是历久弥新的“中国风”。

科学技术在发展,建筑技艺也在迅猛发展,但许多像苏州博物馆一般的建筑艺术术正在纷沓而至,本论文的主论题“中而新”就是我们国人的伦理观、审观、价值观、自然观的反映。”建筑艺术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力量远不止于此,相信在今后能看到更多关于建筑艺术的可能性,感受更多引人驻足思考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王冬冬.从古典到现代—苏州博物馆庭院景观“山水图卷”的设计转译分析[J].美术观,2019,(02):96-97.

②金静.从建筑地域性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J].大众文艺,2014,(08):119.

参考文献

[1]王娟.贝聿铭建筑的美学思想[D].武汉大学,2014.

[2]徐强 张飞雁.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艺术[J].作家,2011,(14):261.

[3]金静.从建筑地域性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J].大众文艺,2014,(08):119.

[4]胡逸然.贝聿铭公共空间设计作品之比较[D].江西农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菲菲(1997—),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学生,艺术硕士,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贝聿铭苏州中国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一丝不苟成就的设计大师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贝聿铭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