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2020-12-28 02:32姜春成
乡村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高产水稻

姜春成

[摘 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不仅影响我国整体粮食生产能力,而且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总结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2-90-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粮食的生产安全,更关系到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如何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水稻种植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阐述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种植方法,以期能为水稻高产优质种植提供一定的帮助。

1 选种

优质品种是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选择品种时,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品种,不要盲目选择没经过试种的品种。其次,根据品种硬性指标来选择,硬性指标是指种子的纯净度、水分含量等,同时种子要经过国家的审定。再次,选择种子时,要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正常的种子来进行种植。购买种子时,要到正规的种子经销商处进行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品种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要保留好购买凭证,以免后期种子出现问题时因缺乏证据而产生纠纷。最后,根据所在地的基本情况和周边环境,选择抗病性强、抗倒伏能力强及抗逆性强的品种来进行播种。

2 选地

育秧前,要选择向阳、背风的地块,同时要确保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周边的杂草较少。最重要的是,要选择距离水源地近、水质优良且排灌水方便的地块。栽植之前,要对所选地块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灌水,打破土壤层,增加土壤层内的水分含量,以满足水稻后期生长所需。同时,要对所选地块施基肥,以保證水稻生长所需养分充足。

3 种子处理

种子购买回来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进行播种。首先,进行晒种。晒种就是将种子平铺在向阳背风处进行晾晒,以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子活性,促进种子萌芽,一般晾晒一两天即可。其次,对种子进行精选。充实饱满的种子是保证水稻发芽率的前提,要选用籽粒饱满、籽粒重、大小整齐的种子来进行育种。最后,浸种催芽。科学浸种催芽可以促进水稻迅速生长且发芽整齐。浸种催芽时,要把握好浸种时间,粳稻种子一般在60 h左右,温度低时浸种时间可适当延长,温度高时浸种时间可适当缩短。同时,药剂浸种对于预防病虫害效果非常突出,如常见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恶苗病等都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浸种完成后,要注意沥干,选择保湿性较好的塑料袋扎好并注意保温。催芽时务必注意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4 育苗

水稻育苗主要有3种方法,分别为水育秧法、温润育秧法、旱育秧法。其中,水育秧法是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法,对利用水层保温防寒和防除秧苗杂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伤苗少,盐碱地秧田淹水有防盐护苗的作用。但长期淹水,土壤氧气不足,秧苗易徒长及影响秧根下扎,秧苗素质差。该方法是我国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已很少采用。

具体育秧时,先配置营养土,将各种优质的肥料进行科学配置后均匀撒在土壤中,土壤则需选择结构良好、土壤肥力高、没有病虫害、没有钾盐、没有杂草的土壤。其次,对水稻种植土壤进行酸化。水稻生长环境适宜的酸碱值在4.5~5.0,一般500 kg营养土加98%浓硫酸3.5~4.0 kg。进行土壤酸化之前,一定要对水稻的苗床土壤进行酸碱平衡值测定,再将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倒入营养土中搅拌均匀。

5 秧田管理

5.1 温湿度

适时节令播种后,可覆盖遮阳网防水分蒸发过快,促进出苗整齐;如果提早播种或播种后遇气温下降不能稳定在14 ℃以上时,应搭建高度50~60 cm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但出苗1叶后要注意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灼伤秧苗。

5.2 水肥管理

秧墒土面发白或秧苗出现叶片卷缩时应及时浇水。浇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应一次浇匀浇足。秧苗二叶一心时,视苗情秧墒施“断奶肥”10~15 g/m2;移栽前3~5 d视苗情施“送嫁肥”尿素15~20 g/m2[1]。机插秧苗在2叶期时视苗情长势,每20盘用尿素50 d兑水8~10 L喷施,施肥后5~10 min用清水喷洗秧苗1次。

5.3 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和秧苗两叶一心时,秧田用70%敌克松2.5 g/m2兑水1.5 kg/m2各喷洒1次预防立枯病;秧苗生长期间,如果遇持续阴雨、气温骤降等天气,应采取深水护苗、气温回升后及时排水等方法,及时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等工作[2];栽前两三天,喷施“送嫁药”,推荐采用三环唑或春雷霉素+吡虫啉类等。优质稻种植区域,为防止稻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应利用防虫网覆盖育秧,直至移栽前两三天揭网喷施“送嫁药”,推荐喷施毒氟磷或氨基寡糖素+吡虫啉或水稻矮缩复活王+吡虫啉等,通过治虫达到防病目的。

6 本田管理

6.1 合理密植

一般地块以行距30~33 cm,穴距13 cm左右,667 m2栽植1.5万~1.8万穴,每穴两三株苗为宜[3]。高水肥地块可适当稀植,水肥较差地块密度可酌情加大。

6.2 科学浇水

薄水插秧有利于浅插,插得直,插得齐,深浅一致。刚插的秧苗没有新根,根系吸收能力差,而叶片蒸腾作用仍在进行,此时供水不足,轻则返青期延长,重则枯萎死亡。水稻分蘖期营养生长旺盛,实行浅水、湿润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又能满足地上部分对水分的需求,促使早生快发。为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一般地块插秧后20~25 d应排水晾田,8月初恢复水层。穗分化至抽穗期,光合作用强,生理代谢旺盛,加之气温高,蒸腾和蒸发量都很大,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间,此时缺水会使幼穗发育受阻、颖花退化、秕谷增多,因此应尽量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采取湿、干交替的灌溉方法,使田面经常保持水气交换状态,从而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防止早衰以及促进灌浆的目的。灌浆期既不能长期淹水,又不能停水过早,否则易发生生理性青枯病。

6.3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有机肥含有机质多,养分全,肥效久,能均衡地供给水稻养分,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不断培肥地力。

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7.1 物理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②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 d,降低虫源基数;③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④稻飞虱终年繁殖区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减少再生稻、落谷稻等冬季病毒寄主植物;⑤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4]。

7.2 化学防治方法

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开展药剂防治,普及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处理种子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吡虫啉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以及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

8 及时收获

水稻的收割时间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等有不同的收个时间,需要根据水稻的生理成熟来确定。水稻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准是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从外观上看,当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米粒变硬、呈透明状,是水稻最佳收获时期。

参考文献

[1]岑继清.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8):95-96.

[2]李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19(8):55.

[3]蔡红.浅谈水稻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32.

[4]黄兆福.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研究综述[J].南方农业,2015(24):28-29.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高产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