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水利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2019年1月15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国水利行业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如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从实际工作角度,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以便为水利行业造价管理的革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1、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分析
水利工程造價管理具有较多特点,与其他专业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水利工程项目专业集成性较高,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中往往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如房建、交通、市政、绿化、机电、电力、通信等,因此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不是单一的,而是各个专业集成的;第二,影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多,如地质、水文、气候、环境等,因此维持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平衡的边界条件易被打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第三,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政策调整、市场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造价变化难以避免,加大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难度;第四,对造价管理人员水平要求高。除专业覆盖面广以外,水利项目地域跨度也较大,一个水利项目往往跨越数个省市区。而全国各地区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差异性,这都是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水平的一种要求。
2、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
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未受重视
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但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往往将造价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设计阶段中最为标志性的一项内容,即工程概算的批复,它也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最高限额。可见,自项目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此外,设计阶段还存在招标时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据了解,一些水利工程在直接采用初步设计进行招标,或将初步设计稍微调整后进行招标,未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这无疑给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带来极大压力。方案不够优化、细节不够深入、项目内容不够全面、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等,将直接导致施工阶段合同变更频发,既增加了施工管理难度,也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1]。
2.2配套定额“年久失修”
《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自2002年颁布以来一直未进行修订。其间,仅于2014年修订了一次编规,以及“营改增”后出台了相应的计价调整办法。如今,自定额颁布至今已将近20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定额的“年久失修”使其已无法完全与当下施工实际相匹配。如材料预算基价偏低、施工机械效能与实际偏离、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取费不平衡、定额缺项等,其中尤以人工预算单价偏低的情况更为突出,已经严重低于我国建筑行业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这些问题难免会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制约。
2.3造价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主要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知识覆盖面窄。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水利项目往往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这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覆盖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水利工程造价,还要掌握包括房建、公路、市政、绿化、机电、通信等多个专业造价知识。
2.4信息价格齐全性和时效性不强
工程造价的信息资料包括各种造价指标、价格信息等,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目前,各地造价信息主要基于建筑工程市场情况统计而来,而其内容并不齐全,很多水利工程常规材料均无相关信息价格。同时,信息价格的时效性也得不到保障。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工程造价信息为双月刊,当期的价格信息要到下一期过半才能发布,很多项目无法采集当期价格信息编制造价,也会造成造价的偏差。
3、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
3.1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控
现阶段,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重心应当前移至设计阶段。一方面,把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融入设计过程,配合设计人员进行概预算编制,共同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加强设计概预算的审查。不论是初步设计还是施工图设计,都要充分利用科学的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方法,认真审查概预算,为后续阶段造价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水利工作今后须进一步加强招标设计管控,把招标设计做深、做细、做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计单位的遴选。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吸引更有经验有能力的设计单位参与;二是可划分多个设计标段。鉴于水利工程线路长、规模大的特点,引进多家设计单位,取各家所长,丰富项目设计,可以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水平;三是加强设计成果的评审。组织资深的专家团队,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等全面审查,优选最佳方案。综上,若能把好招标设计关口,同样能为后续阶段造价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3.2适时修订配套定额
结合当下市场环境,适时开展定额修编工作。其中重点是对组价方式、基础预算价格的确定、各项取费的计算、定额子目的齐全性、工效耗量的合理性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定额修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合理拟定计划,循序渐进,按照计划逐步完善定额,使水利定额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3.3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水利行业对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提升人员素质也显得迫在眉睫。对于人员素质的提升,主要以培训和实践为主。本着“一专多能”的原则,首先针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做到“一专”,让造价管理人员更加系统地、全面地参加培训和实践,牢牢掌握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知识与技能。
3.4借鉴先进国家价格信息搜集方式
英美等国家造价管理相对我国更加先进和成熟,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对价格信息的采集整理。如美国的ENR造价指数,它的资料来源于20个美国城市和 2个加拿大城市,并在这些城市中安排有专门的信息员负责数据采集,确保ENR数据在每个星期四发布,时效性非常高。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运作模式,借鉴他们好的做法,提高我国价格信息的质量。
结语:
基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的问题,望相关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予以重视,认真研判,从强化顶层设计角度入手,多措并举,从体制机制、制度体系、定额标准等方面实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补短板、强监管”。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6-7.
[2]陈邡榕.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特点与对策[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