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苏琴
【摘 要】 在特殊的教育要求下,以线下教学、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已经不便展开。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新的教育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累数学学习知识,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2020年初开展的线上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探讨数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变革
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下,如何保障正常的教学进度、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发展的“拦路虎”。将全新的教学思想导入数学教育活动中,从方法上、理论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或许能够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灵感。
一、线上学习,保障正常教学进度
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保障教学活动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面临整体硬件设备配置水平低、学生素质差等复杂问题,原有的教学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材料中所传递出来的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长时间的加工之后才能将相关知识纳为己用,但在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相互脱离,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教学知识。
为保障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持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可尝试在教学环节发起线上教学活动,依靠“无接触”的全新教学模式保障教学工作顺利推进。以高中数学教材中《算法与程序框图》的相关教学为例,该章节所涉及的教学知识较为复杂,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可利用不同的例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算法及程序框图的有关定义。如下列问题:
以下表述中,必须用条件结构才能解决的问题有( )。
(1)已知三角形的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
(2)求方程ax+b=0(a,b为常数)的根;
(3)求三个实数a,b,c中的最大者。
在这一问题中,学生需要对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处理,并结合算法的相关概念推导答案。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给出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应利用动态动画对各个答案进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明确掌握教学定义,并培养学生利用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保留课程教育价值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仅能发挥“学”的价值,而在特殊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将个人能力与教学知识结合起来,发起自学、自我教育等多样化活动。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素质。将自学能力的锻炼提上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留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发起自学活动,对已有的、未接触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促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内以更高的效率掌握数学知识。
以高中数学教材中《集合》的相关学习为例,该板塊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以经典集合问题的计算为例:现有50名学生参加足球、篮球两项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参加篮球的学生有30人,参加足球的学生有35人,求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这一问题的理解难度较低,学生可通过“设仅参加一项运动的人数为x”这一方式进行求解,并给出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从而确定问题中的数据关系。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其在主动梳理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无法清晰掌握相关数学概念,教师可将已经得出的答案传递给学生依靠,教学结论的支持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合作探究,打破教育环境限制
探究交流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交流数学智慧、提升学习能力提供了必要平台,但在当前的线上教育活动中,学生缺乏发起交流活动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线上教学平台优化教学工作,打破教学环境的限制,为学生创造交流思想、应用智慧的第一平台。
以高中数学教材中《圆的方程》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扮演一个“布置任务”的角色,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布置思考任务“探究圆的方程有哪些特点”之后,从数学课堂中抽身,并依靠例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求圆心在直线3x-y=0上,与x轴相切,且被直线x-y=0截得的弦长为2的圆的方程。在这一问题中,学生需要根据“与x轴相切”“弦长为2”等数据确定圆心,并根据直线“3x-y=0”对圆心进行运算。针对这一复杂的计算要求,仅依靠学生个人智慧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解题答案。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圆心为(a,b),确定有关于圆的数量关系,求得圆心到直线3x-y=0的距离。通过对学生的分工、指导,要求其对数学信息进行加工,依靠交流活动掌握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
新的教学理念的出现为教学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灵感,高中数学教育正在向着线上教育、虚拟教学的方向转变,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发挥线上教学的引导价值,针对教学要求发起探究活动、自学活动、思考活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以智慧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