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婧洋
大家对“不翼而飞”这个成语不陌生吧,它的字面意思是没有翅膀却能飞,用来形容消息传播得很快或者东西突然消失。但在地球上,不翼而“飞”却真实存在,这种“飞”其实就是滑翔。滑翔跟飞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飞翔可以在天上任意转换方向,而滑翔只能借助风力和惯性从一个点滑向另一个点,方向也只能略微进行调整。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擅长滑翔的动物。那动物们都是怎样滑翔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滑翔者的王国,去看看动物们的滑翔表演吧。
鼯鼠是一种长得酷似松鼠的小动物。它们身體的前后肢之间进化出了一种宽而薄厚适中的飞膜。当鼯鼠准备飞行时,会先爬到树的高处,决定好飞行的方向,测准距离,然后用脚蹬树干。鼯鼠的四条腿向左右伸展成正方形,此时它的飞膜和躯干就像滑翔机一样,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很好地帮助鼯鼠在空中滑翔。在滑翔过程中,鼯鼠用自己的尾巴保持平衡,并控制滑翔的方向。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在空中飞翔的松鼠,因此,鼹鼠也被称为“会飞的松鼠”。
鼯鼠虽然有类似蝙蝠翅膀的飞膜,但是因为不能像鸟类那样上下摆动,产生上升的动力,所以它们的“翅膀”只能用来滑翔。想要再次滑翔必须重新爬到树上,重复之前的动作。
飞鱼是海洋中著名的“飞行员”,它长着一对可以伸到身体后方的胸鳍、一对较小的腹鳍,以及不对称的叉状尾鳍。不过飞鱼能“飞”靠的是来自尾鳍的推动力,而不是它们那长得像翅膀的胸鳍。
每当飞鱼准备滑翔时,它们就会用尾部用力拍水,直至加速到能跃出水面后,才打开胸鳍和腹鳍向前滑翔。
不过,飞鱼在水中快速游动所提供的动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当完成一次滑翔后,飞鱼就会落入海水中,需要用尾鳍再次拍打水面才能进行第二次滑翔。
除了鱼类,海洋里的软体动物也有能“飞”的!在太平洋东部的海域里,住着一种叫太平洋褶鱿鱼的生物。它们的独特技能,就是能够离开水面在空中滑翔一段时间。
这种鱿鱼会向前方喷射水流,利用喷射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让自己向后跃起,然后离开水面进行滑翔。这时候,太平洋褶鱿鱼的尾部向前,长在尾部的鱼鳍可以帮助它们控制方向,让它们能在空中短暂地滑行一段距离。据科学家了解,太平洋褶鱿鱼最高可以跃到距离水面21米的高度。
虽然人们很少拍摄到太平洋褶鱿鱼跳离水面的照片,但是出海的人们经常会在甲板上发现跳到船上的褶鱿鱼。因为船航行时会引起漩涡,褶鱿鱼看到漩涡会本能地以为是掠食者来袭,于是就跃出水面,结果落到了人类的船上。
黑掌树蛙,拥有带蹼的长脚趾。在受到威胁或是准备觅食时,黑掌树蛙会从树枝上跃下,然后迅速张开四肢以及趾间的蹼。这些蹼就像四个小降落伞,帮助黑掌树蛙顺利滑翔到附近的树上。不仅如此,它们还会收缩腹部来增加自己的面积,使自己在空中滑行更长的时间。
根据研究,一些黑掌树蛙能滑行15米甚至更远,而肥厚的脚趾有助于减缓它们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力,以及帮助它们抓牢树干。
黑掌树蛙虽然喜欢生活在高处,但它们需要在靠近地面的地方交配产卵。黑掌树蛙不像普通的青蛙那样把卵产在水中,而是产在树叶上面。和卵一起被产出的还有一种叫做“蛋白”的物质。黑掌树蛙会把蛋白和卵一起敲打成一种泡沫团。这个泡沫团在不久之后会变得十分坚硬。下雨的时候,雨水会把这些泡沫团冲刷到池塘里。
有一种蛇也会“飞”,这种蛇叫金花蛇。金花蛇的滑翔本领类似于鼯鼠和黑掌树蛙,可以在空中进行短距离的滑翔。可金花蛇没有宽大的飞膜和蹼,它是怎样滑翔的呢?
金花蛇的滑翔秘密在于它独特的身体构造。正常情况下,金花蛇圆柱形的身子扭动身体移动的方式,和普通的蛇没什么区别。而切换到滑翔模式的金花蛇,会将肋骨向两侧伸展开来,使身体变得扁平,再将身体弹出,滑翔至目的地。金花蛇不仅能准确滑翔到目的地,当它们身处空中时,还能以摆动身体的方式,对飞行方向进行微调,并增加飞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