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项工作都要求“百分百”基层扛得动吗?

2020-12-28 02:23杨文梁晓飞
党员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户户政绩观基层干部

杨文 梁晓飞

事事讲究百分百

“市里要求,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户户之间道路硬化。可各村村情不一样,有的面临搬遷,有的经济落后,有的还有更重要的民生工程有待完成。那么多钱和时间从哪里来?”谈起“户户通”工程,东部省份某县一名干部颇感无奈。

原来,该省发出通知,要求村子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的指标和比例,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农村通户道路硬化。但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这项利民便民的工程,却在基层执行中走了样。

“户户通”有奖补政策,但需要村子先垫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上级要求除了个别不常住的门户,所有常年居住的门户必须全部完成“户户通”。有的村集体底子薄,需要发动群众捐资。这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上头硬性推行百分百,并没有经村民大会共同商议通过,未完全征得村民同意;二是有的农户即使不是贫困户,这笔钱对他们来说也为数不少,增加村民负担。

这名村党支部书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硬化1平方米道路平均需要60元,每户人家平均得硬化50平方米道路。这样下来,一个300户的行政村就需要90万元。“上级政策是好的,但考核会以百分百的标准去验收。有的村没有钱,村支书只能自己垫钱。”

在某一项工作中强制推行百分百的目标效果,除了产生工作不顾实际的后果,还容易让基层滋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在接到百分百的指令后,只瞄准单一目标任务,“紧绷一根弦”,较少考虑配套事宜,造成工作中产生“顾头不顾脚”的现象。比如,东部某市今年遭遇几十年一遇的暴雨,却因为有的村修路只顾达到百分百的目标,而忽视完善排水渠,造成村内排水不畅,引起内涝。

时下,上级对工作百分百的要求,覆盖基层诸多方面,且考核举措日趋严苛。比如,强求公益雕塑在村里实现百分百普及,不达标的扣分;信访满意度必须达到百分百,否则“一票否决”,导致基层干部对一些无理诉求徒呼“奈何”。基层干部表示:“虽然上级的政策初衷是好的,但试图通过某些不切实际的手段达到百分百的效果,反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动辄百分百,易导致工作弄虚作假

动辄百分百的过高要求,导致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工作中弄虚作假。

不久前,中部某县一家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4人死亡。记者在得到线索后,向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核实,却收到“没接到报告,不了解”的回复。然而,消息源坚称肯定有事故,企业已封口。

记者立即驱车前去采访调查,发现企业仍在正常生产。经过调查,记者从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和医院得知,事故信息基本属实,发生时间为前一天上午。等到记者再次向地方政府核实时,当地政府才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晚上近11点派人进厂核实,第二天早上认定企业瞒报。

一名基层干部说,其实事故发生当天县里就知道了。“如实上报事故,难免要被问责,万一瞒下来了,企业和政府都受益。即便瞒不住,也能把责任推给企业。”这名干部表示。

今年汛期,由于连续降雨,中部地区一座基建煤矿矿区发生挡土墙垮塌,挡土墙下方一座临时搭设的彩板房被压塌,导致3人不幸遇难。记者获知线索并核实后,迅速发出了稿件。谁知稿子发出后的一下午时间,记者连着接了18通电话。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都来询问,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一般来说,一起3人伤亡事故很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地方如此反常的操作,一位基层干部坦言,上面要求“零事故”,多大的事故都出不起。

“百分百”、“零事故”、“全部完成”……这些看似很光鲜的口号,实际却成了压在基层干部背上的包袱。记者了解到,东部某县的多名村支书,因为“户户通”须达百分百而压力太大,甚至主动辞职。

完善考核机制,树立正确政绩观

基层出现百分百要求的怪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不科学、不严谨的考核机制,二是部分干部政绩观错位。

一名镇党委书记说,用考核来推动工作本来没有问题,但现在的考核成了树立政绩的一种手段,不科学、不接地气、不灵活。那些缺乏差异化的考核机制更是成了上级部门的“亮化工程”。

比如,上级部门要考核乡镇的火化率,但并没有按照“多少人去世,多少人火化”的方式来考核,而是给地方下了一个“火化指标”,即根据当地人口“预估”去世人数。“很不巧,一段时间以来,当地去世人数没有达到上级要求,我们已经排在倒数很久了。”基层干部的一句玩笑话,深刻反映出考核机制亟待完善。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问题虽然出现在基层,但根本原因在于上级部门制定的考核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以为简单的“一刀切”就是工作做到位了,这实际上是形式主义的体现。

王忠武说,以前如经济增长速度、税收等指标也出现过虚报乱报现象,近年来各地主动挤水分,是一种进步,但一些百分百的考核机制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应树立科学化、法治化的机制。”

政绩考核关系到机关工作效率和作风,对于经济民生和社会风气也有很大影响,理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一些文件规定完成90%,但一些地方为了考核拿第一,安排部署都冲着百分百去。”一位组工干部说。

基层干部表示,用心做事、追求完美是一种应有的工作态度,高标准、严要求也是行政管理的应有之义,但把“百分百”、“零”等提升为日常要求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客观实际。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群众,而不是追求“极致”、“完美”等虚功。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半月谈》 原标题为《事事百分百,基层包袱难背》)

猜你喜欢
户户政绩观基层干部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树立正确政绩观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户户通”工作有序推进
山东省召开全省广播电视户户通扶贫工作会议
当前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