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静 李皓楠
摘 要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变革之际,纪实类访谈节目也顺势而动不断推陈出新,东南卫视推出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和腾讯新闻出品的《十三邀》脱颖而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基于视角及节目宗旨的不同,二者呈现出诸多差异性,文章以这两档节目作为剖析个案,对比分析纪实类访谈节目由中立到“偏见”的发展流变,并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 纪实类访谈节目;《十三邀》;《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7-0062-03
纪实类访谈节目的涌现,体现了其在短视频挤压空间下寻求变革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也反映了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时代特征,其风格日益显现出由隐性保守到显性张扬的个性化表达。
1 纪实类访谈节目关键节点及节目分析
访谈节目兴起于美国,在我国的发轫则要追溯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由此访谈节目在我国呈现出强大生命活力,各媒体纷纷效仿,相继推出《艺术人生》《超级访问》《鲁豫有约》等一大批深受追捧的访谈节目,受众从谈话中释放身心压力,从嘉宾经历中感悟生活真谛,这也是我国的人物访谈节目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随着同质化竞争与媒介环境改变,曾经深受大众喜爱的访谈节目面临日渐式微的窘境。面对新形势,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因势而动,采用纪实的方式、创新性的编排,使人物访谈节目重新脱颖而出。其中,《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和《十三邀》两档节目分别以台综和网综平台的典型性进入受众的视野。
1.1 《鲁豫有约》:突出重围 全新改版
2016年,历经多次改版的《鲁豫有约》推出全新子栏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鲁豫走出演播室,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深入明星日常生活,在记录的同时加入访谈元素,满足受众对明星生活窥探欲的同时保留了节目谈话的本质,是对传统谈话节目式微境况的一次成功突围,成为传统访谈节目发展变化的重要节点。除了以明星作为引爆话题的“小目标”,节目还紧扣社会热点,走进李佳琦公司体验直播带货的工作日常,这些鲜为人知的主播背后的故事被展现在公众面前,“客观纪实”的节目样态收获了一定关注度。
1.2 《十三邀》:克制冷静 偏见出发
我国影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击退了膜拜海外模式的浪潮,加上移动媒体传播平台空前丰富,“优爱腾”等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开始大行其道。2016年,腾讯新闻出品了纪实类访谈节目《十三邀》,节目中,许知远向十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领域的个人发出邀请,观察他们的生活,分享人生经验,与之进行深度谈话,由此引发知识分子对当下的思考。经历了第一季的不温不火之后,《十三邀》终于迎来了第四季豆瓣评分8.9的高口碑成绩。《十三邀》选择以“偏见”作为节目的风格、立意核心,注重个性化表达,纪实类访谈节目也因此开启了由中立向“偏见”的流变。“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许知远在节目开头的独白即奠定了节目的基调。不同观点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被制作者一个个毫无保留的呈现,这种批判式思维不同于传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客观、中立的形象[1],但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十三邀》也因此成为当下最有话题度的高端访谈节目之一。
2 纪实类访谈节目的探索
同为纪实类访谈节目,作为台综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和网综《十三邀》都是对传统访谈节目的创新性呈现,亦是将“真人秀”融入访谈的成功范例,但是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可以说各成一派。这种差异性使纪实类访谈节目转型之路变得典型可见。以下从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探究这两档节目转型的关键要素。
2.1 传播主体
作为传播主体,访谈者的风格特点影响节目的风格走向。鲁豫和许知远,风格特点分别呈现出或“中立”或“偏见”的态度,而后者与受众的传统审美方式有着较大碰撞。
2.1.1 消解:传统屏幕形象
鲁豫的形象经过精心修饰,服饰妆发都较符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要求,审美示范作用得到体现。而许知远在《十三邀》中个人形象符号颠覆了大众对主持人的认知:蓬松凌乱的头发,象征“自由”的人字拖,不在意外在形象及他人眼光,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露出来,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代表了新时代网络综艺对传统样态的消解与重构。
2.1.2 放大:自我情感表达
传播主体所呈现的采访状态与其个人经历不无关系,许知远是一名作家、评论家,曾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报刊撰稿,以文風犀利著称。通过其文章,可以窥见一位知识分子对中国过往和未来的思考及忧患意识[2]。同时,他还是一名创业者,拥有一家书店——单向街,后升级为单向空间。一次契机,单向空间和腾讯新闻联合打造了《十三邀》,把文娱品牌和许知远的个人IP发挥到极致。面对嘉宾,许知远固执己见,注重自我表达,不刻意迎合煽情,受众在他的话语体系中看到否定和质疑,甚至激烈对立。
鲁豫和许知远在个人经历和采访风格等方面都相去甚远。鲁豫是科班出身,为其量身打造的《鲁豫有约》开播19年经久不衰,多年的累积锻造了其提问技巧,她会避开嘉宾不愿触及的话题,尽量使对话平和。她善于倾听,不管认同与否皆能克制表现自我,保持中立客观。
然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受众期望看到更多元的表述方式,单一化的表达,漫无目的、嘘寒问暖式的节目较难持续发力,打造持久“爆款”节目已不像访谈“黄金时代”那样容易。而《十三邀》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尝试突破访谈的边界,注重人格化传播,将长期处于客观中立位置的访谈者拉入现实,和被访者一起思索、感受,带着“偏见”看世界。
2.2 传播内容
2.2.1 话题:探讨时代困境
话题是语篇的中心,是话语语篇的主旨,语篇皆是围绕话题展开[3]。《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和《十三邀》每期都选择多个话题展开讨论。对比最新一季节目,二者都曾采访当红带货主播,分别是李佳琦和薇娅。从职业角度看,两者都是淘宝直播业态下的“顶流”,他们分别被两档纪实访谈节目邀请,通过记录和对话的方式了解直播背后的故事。
两档节目相同点在于都对主播所在公司进行探访拍摄,展示仓储、展柜,并参与当晚直播活动。但对比发现,二者话语主题和呈现方式各不相同。首先,鲁豫采访李佳琦,话题主要围绕“带货主播”这一职业形象,了解主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打算;而《十三邀》里许知远在采访薇娅时没有过多关注私生活,而是将个人放在整个行业和时代背景中去思考。在谈到消费主义时,许知远说“物的力量的兴起,最终是以精神的方式呈现,大家是在购买精神而不是那个物”,并认为应该思考“个体主播和后面巨大网络的关系”。同时他仍坚持自己的认知,不刷抖音不用淘宝,认为“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新鲜,有时是一种陈旧”。他对当下潮流抱有疑惑和不解,甚至充满担忧,并在节目中表达出来。而《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这种不和谐因素被再次掩藏起来,呈现出的是“理解”,哪怕访谈者也有“不和谐因素”的认知,也不会将这种自我因素在节目中表现出来。
从纪实呈现角度来看,《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侧重于按照时间线呈现李佳琦的一天。而《十三邀》只是简单将薇娅的工作状态运用典型镜头进行呈现,更多是从许知远的视角出发,记录呈现他认为值得记录的东西。相较之下,《十三邀》在当下却提供给人们一些养分及有关人性的思考,触碰了一些本质的问题。
2.2.2 嘉宾:选择时代样本
对比最新一季嘉宾阵容,《十三邀》第四季中涉及人类学家项飙、京剧世家的谭孝曾、建筑师马岩松、历史学家许倬云、作家金宇澄……虽偶有演艺界名人,但比例大为降低。可见,《十三邀》更倾向选择社会各领域杰出人物,他们各具特色、各有深度,亦被称为“社会切片”。节目将这些“社会切片”呈现出来,观众从此类知识精英身上看到中国社会的剪影,也从中审视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较而言,《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嘉宾职业广泛度远低于《十三邀》,第七季共十二位嘉宾,十一位来自演艺界,唯有陶勇医生一期节目是对当下社会新闻的发散。由此易导致受众收看节目只源于对某一位嘉宾感兴趣而不是真的认可这档节目。因此,与单集播放量均衡的《十三邀》相比,《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需要在稳固收视群体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2.3 传播渠道
《十三邀》的策划较符合互联网生态,节目精编版在腾讯视频上播出,而后将2~3小时的无剪辑版本发布于公众号上,使节目实质上成为一场滞后的直播[1]。“准直播节目”的创新理念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增强用户对节目的黏性,公众号上发布的节目衍生产品也收获了一定的流量,以此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带动一批衍生文创产品的收入。
《鲁豫有约》改版之后,在传播渠道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试,包括在新媒体、移动端App等众多平台上推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但是其在内容宣传、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做得尚不尽如人意。相较之下,《十三邀》在营销策划、内容生产上的双赢可为当下的纪实访谈节目提供可借鉴之路。
2.4 传播对象
传播活动最终目的是受众,对受众特点的分析颇为关键。骨朵传媒数据报告显示,《十三邀》和《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受众群体的最高年龄占比在19岁到24岁之间,分别占总收视人数的58.95%和46.41%,因此,不论台综还是网综,收视群体“年轻化”是其共有特点。
但是,《十三邀》节目提供的收视人群调查显示,其中“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大,本科以上占70%,研究生以上40%。由此可见,《十三邀》受欢迎于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依靠有深度、有文化的内容实现受众细分化、精细化,满足目标受众在泛娱乐时代里对知识的渴求。它不同于富有“年代色彩”的访谈节目那样“取悦”大多数人,而是相对特立独行在自己的领域深耕。
2.5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发出的信息即传播内容传至受众,从而引起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变化,也就是达到了自己所需求的最终效果[4]。《十三邀》之所以从第一季的毁誉参半转为今日的良心综艺,是由于它试图通过每一位嘉宾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和方式,为有同样困惑的人们解答疑问、寻找人生意义。在这个充斥着花边新闻、娱乐八卦的社会氛围里,《十三邀》像一阵安静的风,吹静了人们的情绪与浮躁。原《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虻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单就表达而言,只表达了自己那是初级阶段,如果知道让别人表达那算中级阶段,能纪录并且创造条件让别人准确地表达真实的个体感受,那才算高级。因此,以“偏见”开场却迎来自由思想碰撞的火花,不失为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
3 纪实类访谈节目的未来之路
基于以上要素分析,纪实类访谈节目不再是简单还原被访者工作或生活场景的记录,亦不再是一贯遵循的中立态度,包括许知远、易立竞等在内的越来越多极具批判思维的访谈者在节目中彰显自己对待世界的质疑和“偏见”,为观众开启观点制胜的访谈格局。这种由“中立”到“偏见”的转型是从满足受众需求出发进行的一次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寻求以下路径。首先,打造多元立体传播平台,纪实类访谈节目必须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实现立体化传播。其次,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当前,受众裹挟于五花八门的综艺和流量小生的节目里,纪实类访谈节目要在深度思维上做文章,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同时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拷问。最后,强调人格化传播,《十三邀》引起广泛讨论正是由访谈者许知远注重自我表达的采访方式所带来的,而这也正是未来纪实类访谈节目生存及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4 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基于传统媒体衍生出的访谈节目出现了新的节目样态及表述方式。而其中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偏见”“质疑”的呈现元素,也是纪实类访谈节目流变的最直接表征。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呼唤更多充满诚意、制作精良的访谈节目,能让受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看到藏在剪辑背后的真实,亦能使思想的溯源追问能被更多的人“遇见”。
参考文献
[1]杨怡.融媒时代访谈类节目的创新路径——以《十三邀》为例[J].青年记者,2019(23):61.
[2]郭佳林.访谈节目的创新探究——以《十三邀》为例[J].戏剧之家,2020(13):88.
[3]赵一.电视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和《可凡倾听》的话语对比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2:4.
[4]胡敏合,刘淑梅.从“5W”模式解析《人民的名义》的热播[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