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安乡

2020-12-28 06:50王锐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乡河堤湖区

王锐

离开家乡愈久,愈感到家乡的美好,这可能是每一个在外游子的共同感受。不知不觉间,我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家乡的轮廓、家乡的风貌却越来越清晰,始终萦绕在心中,浮现在梦里。

家乡在洞庭湖的边缘,所谓边缘,其实是说不能轻易看到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湖面,而是县域大部分土地由洞庭湖千年万年不断淤积而成。淤积久了,洞庭湖湖面寸寸退去,退出十里百里之外,留下了“棒槌落地也生根”的肥沃平原。也因此,小时候的我,总以为既然是淤积的平原,家乡历史不会久远、底蕴可能浅薄。

记得童年少年时代,走出家门不远,就是山样的河堤。河堤外面,澧水时而平缓时而急促,每到夏季涨水季节,满满一河水茫茫一片,浑浊湍急,夹杂着上游的泥沙和杂物汹涌而至,少有停歇又向下游急吼吼奔涌前去,河堤无奈忍受着河水一浪一浪的拍打。若在空中俯瞰,与宽大的河面相比,河堤显得俞加瘦弱,弯弯曲曲的河堤就像一张张拉得满弦的弓,某个薄弱的地方随时可能开裂、折断,随时都有河水灌入绿草茵茵、庄稼丰茂家园的危险。每当这时,全县动员,上下齐心,“人在堤在”的口号响彻县境五个大垸的八百里蜿蜒河堤。每人十米二十米守护着,察“沙眼”、找“管涌”。在水位最为危险的时候,护堤人每天都要守在河堤上,堤内堤外“打草惊蛇”式检查数十次,生怕错过一个小小的“管涌”而酿成大的灾害。待到河水缓慢退去,河道恢复往日平静,就是家乡最为安宁幸福的时刻。“左挹洞庭,右接兰澧”“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从古到今寄托着美好的愿望,这也是“安乡”县名得来的缘由。每到秋冬季节,“秋修”“冬修”就成了湖区专有的名词。人们纷纷响应号召,扛着扁担提着铁锹,聚集在薄弱或垮塌的堤段,开始了夯土筑堤的河堤修复工程。所以至今,家乡“筑堤打夯”时的歌谣《安乡硪歌》成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湖区人民辛勤劳动时最时尚最美妙的“流行金曲”,既是生存的必须,也是生活的赐予。

安乡县域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绝大部分属于平原地带,境内河湖密布、沟汊纵横,堤外澧水、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几条主要河流的河水通过穿堤涵闸,经密布的湖泊沟港输送到县境每一寸土地。尤其经过上世纪60年代园田化建设,家乡田地“横成排、竖成行”,一块块田地就如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分布在大地上。田地格子间以宽窄统一的沟渠、成排笔直的水杉、杨柳树隔开,既错落有致,又整齐划一,当年得到毛泽东盛赞,“南有新田,北有安乡”得以传唱至今。在没到过安乡的人的心中,湖区安乡是没有山的。

“莫道安乡没有山,梦里黄山来眼前。七百石级云中立,捕风捉雨读楚天。”这是著名诗人于沙当年登临黄山头后的赋诗,也是对家乡地貌最好的诠释。黄山头突起的山峰为平原地区的安乡点缀了一个生动的惊叹号,湖北湖南两省、公安安乡两县以此为界。在广袤的平原之上,黄山头没了其他山岭的比照,显得隆起而庞大。想想泰山并不是多么高的山峰,却为“五岳之首”,或许就因泰山周围数百里,没有其他大山比肩,从而“登泰山而小天下”,造就了泰山的雄奇。黄山头也有相似之处,站在黄山头顶,放眼眺望,无论南北,均一马平川,更加衬托了黄山头的高大。而山顶初建于南北朝的忠济庙,香火绵延不息,仰者络绎不绝。西晋刘弘墓的发掘,金乌龟印章“镇南将军章”的出土,更增添了黄山头的传奇。黄山头脚下,1952年国家重点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其对上游水位的调控,更是确保了夏日水涨时洞庭湖地区数百万人生命财产的安全。站在雄伟如初的荆江南闸,俯瞰巨大的钢铁闸门,给人无比的震撼,那是当年数十万军民齐上阵印刻在大河之上的徽章和荣光。

水面面积达两万亩的珊珀湖,斜倚在县域中部。曾几何时,在一小块一小块水面的无情切割之后,珊珀湖一天天羸弱下去。人们追求的精养池,因过多的肥料投入,让原本优质的水质逐渐变差,直至无法直接饮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安乡人民响应党的号召,誓言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湖好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珊珀湖逐渐恢复原来的模样。伫立岸边,湖面阔大浩淼、湖水律动强劲。这一刻,明显感觉到湖面的风比平地更有劲更湿润更清新。近处,一浪接一浪的湖水追逐着,摩肩接踵不停拍打著湖岸;远处,水鸟不时冲天而起、飞掠而过。大湖是有生命的,大湖的生命既在鱼翔浅底里,也在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每到年底捕鱼季节,人欢鱼跳的场面热闹非凡,大湖出产的鲜鱼更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

每个人都会以家乡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作为洞庭湖淤积的平原,安乡源于何时是许多人的追问。“潘相故里”“车胤夜读”“范仲淹童年借居安乡读书”已被确证是不争的史实。我更为骄傲,安乡有着丰厚的文脉,这也是现当代安乡人才辈出有力的注脚。安乡县境内汤家岗史前文化遗址的发掘,撩起了中华文明七千年的面纱。外底八角星纹白陶盘的出土,更是惊艳了考古学专家们,那不是简单的古人生活器皿,而是精美绝伦的无价艺术瑰宝。一直以来,安乡人民深深懂得发掘、保护汤家岗遗址的重要性,开发与保护并重,传承与弘扬同行,新建的县城广场高高矗立起了白陶盘石雕,“八芒星广场”在众多广场名的征集中票数最为集中、呼声最为高涨,并最终脱颖而出,也引发了更多家乡人的自豪。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了解这一“长江中游、洞庭湖区古文明的摇篮”,当是每位安乡人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所系。

汤家岗遗址出土的白陶器具、碳化稻米证实了这片土地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多年前,安乡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更是全国粮、棉、油、鱼生产大县。春天,成片的油菜花,给大地铺上了黄澄澄、金灿灿的地毯;夏季,经土地流转建成的成片荷塘,荷叶田田、荷花绽开、莲蓬孕育,湖区俨然荷乡的模样。也难怪以“水韵安乡、情归荷处”为主题的安乡荷花节,一年更比一年节目精彩、内容丰富,四面八方的游人如织,大家都来感受湖乡美景。人们以荷为媒、因荷结识、为荷相知,围绕荷的产业做起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秋天的稻谷,冬天的棉花,一个金黄,一个洁白,在饱满稻穗低垂间,在棉花朵朵绽放时,稳稳当当筑牢了人们丰衣足食的根基。

三峡大坝建成后,水涨调洪,水浅补流,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安乡基本消除了水患。在安乡的山、水、田、堤、城间行走,深深感受到古老的农耕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代的生活气息、进取的奋斗精神。这种美,是湖区的美,又不止于湖区的美。这种美,需要来到安乡的田畴堤边,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才会有更深的感悟。

猜你喜欢
安乡河堤湖区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早春的河堤
华国锋殷殷厚望寄安乡
华国锋殷殷厚望寄安乡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新型有纺土工布在薄弱软土河堤工程中的应用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我好像答应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