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沁平
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以下简称VR)是学科高度交叉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辐射性强大的应用技术。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VR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VR+成为发展趋势,为人类生产带来新模态,产生颠覆性影响。近年来更快速进入大众生活,为人类生活带来新体验,同时,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VR新兴产业。2019年全球VR市场规模超干亿元,国内市场规模超500亿元。据赛迪智库预测,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900亿元,到2023年将达到4300亿元。
VR产业大体由三类细分产业构成:一是VR基础产业,包括VR芯片与器件、VR设备,VR平台软件与开发工具、VR数据/模型与内容、互联网/移动端VR,以及VR服务业等;二是行业类VR产业,或称B端VR产业,包括各行业VR应用系统、模拟器、VR环境,以及相应的软硬件等。B端VR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实现升级换代,形成新的业态;三是大众消费粪VR产业,或称C端VR产业,包括VR游戏娱乐、旅游、电商等。C端VR产业正在推动形成全新的体验式(沉浸式)大众消费新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拥有了以歌尔、HTC、网龙等为代表的数干家从事VR创新产品的研发企业,以及北航、北理工、北大、浙大等VR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头显设备出货量、市场总体规模、专利技术拥有量、应用场景丰富度均居世界前列。擁有丰富巨大的数据源、广阔强劲的行业应用与大众消费需求是我国发展VR产业的独特优势。但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产业,我国在源头技术原始创新、VR软硬件基础平台、VR专用设备,特别是高端头显、VR新产品研发、标准化推进、VR产业生态培育、IT巨型企业的投入程度和市场占有率,以及资本市场对VR的认知和远见等方面尚有不小差距。
新兴技术产业的形成、发展一般都呈现波浪式、螺旋形,VR产业也不例外,其发展有赖于技术、人才、企业、资本、政策等多方面的持续坚持。“十四五”期间,全球VR产业可能再次走强,这也是我国VR产业由自发粗放走向集约优化的关键时期,为此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