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第一人称”视角,提升政治认同

2020-12-28 02:39常虹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第一人称政治认同视角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将政治认同确立为思想政治课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认同”就是承认,认可,是人的一种思想认识和情感倾向,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政治认同的关键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这既是培养其他素养的前提基础,也是实现政治课课程性质的关键。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是影响一个人“信不信”的关键因素,因此,关注学生的课堂经历,以学生的“第一人称”视角审视和建构思想政治课堂,优化学生体验,才能真正说服学生,打动学生,达到培养政治认同的目的。

关键词:“第一人称”视角;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1A-0068-0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定位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政治认同在课程中至关重要,离开了政治认同,知识与技能难以真正转化为学科素养,教学也就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所以,政治认同可以说是整个课程的落脚点。

从内容看,虽然政治认同涉及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国家道路等方方面面的理解,但究其本质,是一个“信”字。“信与不信”是人的一种思想认识和情感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具有隐蔽性。人可以通过言行掩盖其真实的情感和认同倾向,因此,对“政治认同”目标是否达成,难以实现有效评价——我们不能通过测试的方式对“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进行量化的评价。但是,这不等于不能施加影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虽然影响一个人信与不信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来说,取决于个人经历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很难有机会带领学生参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践活动,但是可以改变教学设计的视角,以学生为“第一人称”视角构建教学活动,增加参与性和体验性,增强说服力,提升思想情感认同。

“第一人称”视角常运用于小说、电影和游戏等作品中,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而将“第一人称”视角运用于教学,与前者既有相通又有不同。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放在所有教学环节的中心位置,围绕“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怀疑什么,相信什么”来设计教学思路,再以此为前提.赋予学生特定角色,代入所创设的情景与对话,实施教学活动。课堂赋予学生第一人称的角色,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以“我”的视角观察、感受、体验,从而激发思维,生成观点,引起共鸣。

一、教学目标:从重视知识技能的结果任务导向转向重视体验感受的过程任务导向

传统教学设计的目标定位,常常更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轻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教学往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不自觉地把学生放在了教学中“他”的位置,形成了结果任务导向的教学倾向。这样的教学方式偏重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知道“公共参与”的程序和规则,却难以达到真正的“政治认同”。而赋予学生特定的角色,以“我”的身份进入教学情境,在過程中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心悦诚服,才能建立牢固的政治认同。

体验活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调查走访、角色扮演或情境体验。例如,在讲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笔者设计了走访调查活动,对学校周边的经济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发放问卷、数据统计和个体访谈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整理,阐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见表1)。

学生自己去调查走访,不仅丰富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的理解,还通过和经营者的交流,以及对企业性质、数量、规模、利润、经营范围等方面数据的搜集整理,真正感受到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作用,体会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逻辑:从演绎思维主导的教学转向归纳思维主导的教学

传统的课堂往往采取演绎思维的教学逻辑——告知结论,之后以案例、例题、变式训练等方式固化知识、强化迁移。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并应用于考试,但也割裂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作为个体的“我”认识世界,总是从一个个的具体现象出发的,从特殊开始的。完整的认识发生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理性认知的归纳和抽象,也有情感和态度的生成,自然也有信与不信的矛盾碰撞。而演绎思维主导的教学过程,强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却剥离了情感、态度、价值认同层面的教育。因此,为了增强政治认同,我们的教学需要尊重个体的“我”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从演绎思维主导的逻辑,转向完整的认知链条,特别是回归归纳思维主导的教学逻辑。

例如:“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中,我选取了当时广受关注的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为话题(见表2)。彼时恰逢该片在北美上映,市场反应热烈。

动画片是一个具体的文化作品,它包括人物、画面、音乐、色彩、背景、语言、文字、情节。从这么多要素中找到其“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是一个再次体会、梳理、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文化创新途径”等知识点的归纳,也让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美与好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激发了文化自信,培养了文化认同。

三、情境创设:从关注宏大背景的国家方略转向寻找生活细节的个人共鸣

高中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业生活特点,导致他们一方面心系天下,有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因阅历有限,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缺乏全面的视野和辩证的态度,容易偏执和激进。这就需要教师能有小中见大的智慧,将国家方略转化为亲切的寻常生活,教学中放低姿态,以学生的视野寻找事件和情境,创造共鸣,增强认同。

例如:《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课,笔者选择了围绕“黑车”和网约车展开话题,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见表3)。通过抓住生活中的小问题创建情景,设计问题,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组织探究思考,不仅形成了要依法行政的共识,同时还让学生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增加了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通过抓住生活中的小问题创建情景,设计问题,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组织探究思考,不仅形成了政府权力需要依法行使的共识,同时还让学生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增加了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四、课堂预期:从教师预设性的闭合模式转向师生探究性的开放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师总是有一个(或几个)预设的结论或观点,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资料最终都指向这一结论,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闭合的回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让老师一切尽在掌控,但是它的问题是在具体话题上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现实的多样、历史的发展,容易让学生产生“早有安排”的感觉,从而抑制了探究的积极性,也减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观点的信任度。

而所谓“政治认同”,指向的是道路、文化、根本制度等,是对社会总体的态度和情感,它是抽象的、宏观的,是对社会主义共性的把握,是“一”。而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细碎的、微观的,它是具体的,是个性的解读,是“多”。共性与个性是统一的,正是具体问题的细碎、多样,才有社会本质的稳定、唯一。因此,具体社会话题的讨论,可以是探究的、开放的,结论不唯一的。也唯有具体问题的多样和开放,才是真实的,建立在真实现象基础上的本质才是可信的。作为教师,营造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氛围,认可学生基于“我”的视角的合理观点,才能彰显政治课的“可信”。

例如:《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框题下“共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一日,笔者设计了模拟听证的活动(见表4)。围绕彼时热议的“南京地铁票价”组织了模拟听证会,学生被赋予物价主管部门代表、不同乘客代表、地铁运营公司代表、环保专家代表、南京规划部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轨道交通建设专家代表等身份,围绕给定的“地铁票价的两个新方案”进行听证。作为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立场,在票价听证会上提出了不同的,甚至針锋相对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仅仅达成了几点共识。然而学生恰恰是通过这种互不相让的辩论,甚至是不完美的结局,才感受到社会问题的多面性,形成对政府决策的深入理解和根本认同。

总之,将“第一人称”视角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创设情境,赋予角色,让课程传播的思想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增强参与性、体验性,才能真正说服学生、打动学生,达到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6.

责任编辑:赵贇

作者简介:常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00),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第一人称政治认同视角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