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娟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残疾人就业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结合残疾人的身体特征及就业优势,为其提供更符合工作能力的就业岗位,让其可更体面参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意义所在,从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机遇与迎接的挑战两方面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残疾人就业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在线就业、自主创业的机会和岗位,帮助其提升经济收益,摆脱生存困境,实现个人价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残疾人有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政府应在此方面加大投入,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主义公平,帮助残疾人获取更多有效就业机会,真正实现弱有所扶。本文以残疾人就业为切入点,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
一、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意义
(一)实现就业公平
残疾人大多由于交流障碍或行动障碍导致其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外出工作,即便部分残疾人具有充足的就业意愿,也可能由于无法自由交流、自理能力差、行动不便而导致不得不在家休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支付、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社交平台等让残疾人在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更倾向于无障碍发展趋势,身体残疾不再成为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可通过线上操作实现就业培训与技能开发,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到适合的工作。劳动力市场为其敞开大门,提供了更为公平的就业机会。
(二)抑制人口红利消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根据预测,在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接近总人口四分之一。尽管我国已经开放了二胎生育政策,但老龄化趋势仍不容小觑。根据侧供给角度,中青年劳动力的持续减少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下滑,出现人口红利消退,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还可能存在潜在社会政策领域问题。在互联网帮助下,残疾人创业就业无形中增加了有效劳动力数量,以往被忽视的中重度残疾人再次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对残疾人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势必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可减轻社会保险在此方面的支出。综合优势下缓解人口红利消退,帮助国家经济增长。
(三)提升就业质量
在二元市场理论中,劳动力市场可分为主级及次级两种,通常贫困群体只可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且处于边缘位置。由于残疾人在身体方面的限制,往往只能接受工资报酬低、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的岗位,导致收入无法切实提升贫困局面长期存在。在互联网+背景下,即便身体存在残疾,但也可通过自身的专业性以及特长实现价值的发挥,在改善就业质量、增加就業收入方面掌握更多主动权。例如偏远地区残疾人在互联网帮助下可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推销当地特色产品走向创业之路。例如贵州地区中重度残疾人可通过淘宝平台、拼多多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当地的特色饮食、米酒、苗族蜡染红艺术品等等,彻底改变传统只能够依靠种植业获取经济收益的局面,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另外,部分残疾人自身具备一定智力水平及专业水平,可根据专业就业需求找到适合的岗位,例如网络编程、程序设计、美工设计等,让自身专业价值得到发挥。其岗位选择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就业结构得以升级,就业质量自然提升。
二、残疾人就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就业形势丰富
互联网的兴起让劳动力需求范围明显拓宽,新的就业岗位层出不穷。在传统就业模式下,残疾人就业选择面狭窄,要想找到符合自己工作能力且对身体素质要求较低的工作难度较大。但在互联网的发展下,网店的云客服、影视行业字幕校对、网络文学签约编辑等均可成为残疾人的就业发展方向,就业形势有了质的转变。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工作对在岗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在能力符合的前提下,残疾人也可积极参与,让在家工作变成现实。
2.打破信息障碍
传统信息交流模式下残疾人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培训信息、就业信息、招聘信息、扶持信息等。但在互联网模式下,其就业途径明显拓宽,例如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熟人介绍、招聘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信息就业等等。互联网下,信息资源的丰富性让残疾人可以多种渠道得到丰富的就业信息,提升应聘成功性。
3.提升就业水平
以往受到受教育程度、岗位工作强度的影响,残疾人就业范围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或中低级劳动技能岗位,以体力劳动为主,例如保安、保洁员、操作工、勤杂工等,就业水平及就业层次偏低。互联网帮助下,残疾人就业的地点限制明显缩小,体力劳动逐渐过度到脑力劳动,打破了无障碍环境对重度肢体残疾人的限制。可从事文字校对员、淘宝云客服等工作,从生产行业逐渐向着服务行业转变,就业层次升级。
(二)需迎接的挑战
1.岗位供需矛盾
互联网+模式下残疾人就业方式可归纳为灵活就业、企事业单位全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随着产业结构在互联网下的转变,残疾人就业积极性提升,但当前仍存在着岗位供给问题。相对而言,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选择率偏低,这与自主创业对个人自身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有关。对于企事业单位全职就业而言,大多为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在就业过程中残疾人可能会受到来自企业及社会的关注或特殊看法。例如对其就业技能的不信任、对其残疾部分肢体的关注、无障碍设施的欠缺等,可能影响残疾人在此方面的参与意愿。在灵活就业方面存在稳定性偏低、就业项目来源偏少的问题,政府引导力度不足。
2.技能水平限制
残疾人就业虽说可得到国家的扶持,但在具体操作中其技能水平限制仍是导致其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以网店客服为例,云客服岗位可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但对上岗人员的沟通技能、打字技能、产品描述技能等具有一定要求。而部分残疾人在经济条件限制下基本未接触过电脑,家中并未配备电脑设施,且电脑消费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家中未办理宽带业务,导致无法从事该行业的工作。而互联网+模式下为残疾人提供的更多就业选择多与互联网的应用有关,因此残疾人的技能水平限制以及网络设施造成其就业范围仍旧受限。
三、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对策
(一)专业技能培训
残疾人就业需要建立在其具备岗位需求能力的基础之上。当前残疾人就业的难点之一在于解决残疾人自身就业能力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之间的矛盾,让二者趋向平衡。在我国中残联和人社部的共同努力下,早在2016年便已提出在五年内争取人力资源市场中登记的残疾人均有机会及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在岗残疾人都有机会接受一次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国家在此方面的重视让残疾人有了更多渠道来提升教学技能。无论是国家或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还是专业残疾人就业培训指导机构的专业指导,均能够让残疾人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课程培训逐渐受到青睐。培训资源可通过循环利用实现空间及时间的打破,让中重度残疾人有了更多机会观看培训视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培训课程,更快提升专业技能。
(二)发展居家就业
居家就业模式直接规避了部分无法自理或行动显著不变的重度残疾人工作障碍问题。网络美工、网络设计、网络编辑、网店客服、论坛维护员等工作需求让残疾人也有了价值发挥之处。根据现阶段残疾人在互联网+形式下的就业状态,居家就业属于新兴主导模式,其地点的自由化、时间的弹性化为残疾人提供了更低的就业门槛,增加了更多工作机会。
(三)提升就业保障
虽说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在观念上有了极大改变,但对残疾人仍存在一定程度就业歧视情况,相等条件下企业更愿意雇佣非残疾人。在相关法律方面存在缺位且保障范围较为狭窄。从保障力度来说,居家就业的残疾人即便处于正常上班工作状态,但仍以灵活就业形式获得报酬,经济收益有所减少。从政策扶持角度来说,当前政策法规大多倾向于传统经营的个体灵活就业,利用網络灵活就业的岗位处于政策扶持范围边缘。因此国家政策需考虑到此方面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除此之外,各级残联、中国残疾人就业促进网可开设相关模块来发布就业信息,同时开设微信公众号帮助残疾人更方便的获取企业招聘信息,了解岗位需求,提供更真实、广泛、准确的就业信息。
(四)多元主体参与
当前互联网+的信息沟通便捷性让市场、政府、第三部门可实现多元主体参与,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与效率。政府可引导市场力量、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规划之中,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专业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网络就业。例如淘宝软件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残友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打造了专为残疾人居家就业提供的“阿里云客服”项目,通过专业培训让残疾人更符合阿里云客服岗位要求。相信在未来,非营利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会更多投入至该领域,主动提供和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及项目,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就业范围,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
(作者单位:曹县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