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展?龚雪梅
相比于整个世界的发展速度,不论从经济科技所对应的硬实力,还是文化所对应的软实力来说,中国历史的21世纪可以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间阶段。虽然仍在发展中的中国经历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巨大危难,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指导下,仍然让中国依靠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两大经济命脉位于世界经济体前列。但是面临新型经济市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逐渐落后于民营企业,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相关创新策略。
一、前言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在20世纪初,中国处于发展初期,民营企业还在萌芽阶段。超过半数的企业是国有企业,主导国民经济命脉,形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分类复杂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框架。同时也让国有企业无法像民营企业那样小规模化灵活的根据市场经济体系进行改革。经济管理滞后的国有企业只能不断压缩利润,止步不前。
二、新形势与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的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国有企业,是在国家拥有的前提下,由政府或者国务院与单独出资负责人联合举办的代表国家利润的企业集合体。按照国有企业正常管理体系来讲,在整个国有企业体系中可包含多个政府审查机关,例如中央和地方的监督管理机构,也有单方面的投资人或负责指定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国有企业形成了从政府到人民,再到人民与政府的互惠盈利关系,分部递进管辖的整体管理框架,最终呈现出复杂的层状体系企业。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营企业数量颇多,但国有企业仍然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大型企业,主导了中国大型企业领域发展方向,而后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国有企业占据中国企业总数超过50%,再加上政府的税收大部分都被投入到国有企业的建设中和企业员工下岗退休福利中,国有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数目庞大而且复杂的企业分类。但在属于国家的前提下,国有企业相比于其他民营企业群体,含有一定的政治性。由于国有企业的最终盈利大部分属于国家,国有企业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利润,更重要的是适当控制利润,即便亏损,也会起到宏观调节国民经济水平所体现的公益调和作用。另外,国有企业所控制的盈利目标都是隶属于国家资源的商品,例如网络资源,电力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所以说,国有企业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大经济命脉,不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困难重重的跨国资源交易,国有企业都是中国企业的领军者,拓疆人,而现在得国有控股企业更是成为了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巨头。
(二) 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
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主导着整个世界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可以说,互惠互利,资源交换,是21世纪世界经济市场的代名词。可以说,没有经济开放,就没有经济发展,就会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淹没。而经济管理永远是占据经济市场的主要突破口。国有企业之所以开始能领先于民营企业占据中国主要市场,无非是通过统一宏观调控,严格审查管理制度所带来的章程性,而这些是民营企业做不到的。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世界经济市场从来没有停留超过数年,可以说形势瞬息万变,每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问世或者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都可以做到改变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例如互联网的出现,让网络资源也成为了国内市场必争之地,但互联网的网络市场资源并不只属于国家,所以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要远低于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网络资源的利用价值高而且门槛低,大部分的线上交易都不隶属于国家。虽然网上交易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利润都来自银行或者国有网络公司,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在网络上的资源买卖抢占了国有企业交易市场,为线下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另外,近年来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渐限制工业规格,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代表,按照绿色发展的标准进行工业生产必然会压缩利润空间,这就需要新型合理的经济管理策略,但国有企业一般规模庞大,无法迅速做出改变,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再次落后于民营企业,市场资源再一次被抢占,性成恶性循环,利润减少的同时也失去了影响力。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策略急需根据新形势进行改革,迎合经济市场需求。
三、國有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固步自封的创新意识
国有企业是代表国家的企业利益集合体,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民生经济水平。所以从建国初期的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基本小康,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经济建设体系的重点扶持对象,经济市场资源和工人待遇都归国有企业所有。不论是宏观的经济市场,还是微观经济的个人利益,国有企业都时时刻刻的受到国家资助发展,不断壮大规模,形成了严格的经济管理体制。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造成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框架一味的坚持自身死板章程并认为自身经济管理体制优越性,并不需要跟随市场经济做出改变,甚至认为自身可以调控宏观经济市场,让市场适应自身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从国内经济市场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下,从最终收益观察出自身经济管理体系漏洞。这只是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最终经济管理框架漏洞所带来的负面收益都被国家承担,收益不足也由国家税收不足,再一次让国有企业无法意识到漏洞所在何处,坚持自身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所谓的“优越性”,固步自封。而世界经济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国有企业显而易见的跟不上市场变化速度,处于国内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底层,失去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整个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框架漏洞百出,管理模式不符合市场,管理理念落后经济发展趋势。
(二)缺少开拓新领域的勇气
不仅仅是在创新意识上,国有企业由于占据了国家经济命脉,代表了国家的利益,而国家的收益与综合国力相关联,对于这样规模庞大而且对国家举足轻重的盈利集合体来说,每一个微小的经济体制改动都可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彻底失去国内市场某个领域的竞争力。这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经过层层审核,根据经济市场提出一个合理正确的改革方案。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院派的老旧观点固步自封,只是按照原地踏步的发展标准进行改革,只能保证成本而并不能保持盈利,缺少了开拓新领域的勇气,也不能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经济体系改革。而显而易见的是,原地踏步的经济发展收益很明显不会追赶上国内经济市场,更不要提错综复杂,未知影响因素更多的世界经济市场了。不仅是在经济管理体制创新领域,国有企业由于受制于老旧的经济管理体制限制,处于只为了维持现有成本的状态,国有企业对于国内市场的资源抢占大部分都是保持观望状态,等到民营企业等小型企业发展过后再进入市场,而经济市场的体制是建立在资源之上的,失去了抢占新资源的勇气,自然也就失去了国内经济市场。
四、关于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刍议
(一)深化创新理念
国有企业经济体系创新永远是跟随国内经济市场必备的条件,可以说,国有企业没有创新型的经济管理机制将永远无法做到主导国内经济市场,一个具有迎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趋势,大胆而且正确创新的经济管理方案的大型企业才可以占据国内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放眼国内经济市场,国有体系的经济管理改革离不开创新两个字。要想持续保持高水平收入且不用压缩成本的经营状态,必须紧紧贴合国内经济市场需求,随时准备提出创新型的改革方案。从管理理念来说,国有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受到国家扶持的先天条件所带来的优点以及缺点,消除国有企业经济制度的所带来的盲目优越性。稳扎稳打,吸收民营企业以及一众小型企业的灵活经济管理方式经验,取长补短,封裝经济管理方案。也可根据外国大型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员工,扩大规模,树立员工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不可因为国家扶持方案就忽略了自身经济管理漏洞所带来的损失,更不能将国家扶持资助作为成本计算之中,应该正确认识国家扶持与自身利益之间的界限,防止因为外来资源的补过而忽视自身错误后果,明确创新理念,树立由扶持资源出发的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树立时代化,市场化,需求多变化的经济建设理念。
(二)改变经济管理结构
在一个国有企业中,存在诸多财务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其规模庞大且复杂,无法进行统一式管理,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在以往的大型国有企业中,通常由高度集权的董事会一手遮天式的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再加上政府的政治力量,在国有企业中的经济创新方案提出且实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要保持国有企业的积极经济管理创新状态,需要国有企业公司严格控制合资人股份,避免出现大股合资人独揽大权的情况。例如,董事会的分权应该以职务高低阶为标准,按照生产要素划分,实现呈小而阶梯状的分股状态。另外,在国家无法干预股份分股的公司以及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企业应该遵循经济管理正确性以及创新性原则实现经济管理,不应该一味的追求个人利益。因此,严格的财务审查制度也应该算作经济管理方案之中,作为一切的上级部门,受国家调配审查整个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流程。并规定经济管理审查保准,将审查结果和奖惩方案落实到每一部分上,可设置单独的审查部门独立于国有企业之外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审查,再由总部门分设各个下级部门分别针对性的对企业经济管理各部分流程进行审查,高效严格的执行审查环节。并且审查人员不可与国有企业任职人员兼任,避免因为权力滥用所导致的错误经济管理情况以及职务过多所导致的疏忽管理。
五、结语
综上,正确的创新经济管理方案永远是经济市场不变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是以小型民营企业根据有限的经济市场不断做出调整,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调控过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内经济市场必须由国有企业来指导。不论是抢占资源还是保持高收益状态,都离不开迎合经济市场需求,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经济管理方案。国有企业只有深化经济管理创新理念,认识自身不足,以谦虚而且积极的状态实行企业经济管理,才可以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彰显中国国力,成为国民经济主要命脉。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