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论》思想及其在易安词中的体现

2020-12-28 02:23刘瑶
文学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李清照

内容摘要:《词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词学专论,李清照在此文中梳理了词的起源和发展史,界定了词的标准,将其作为独立的文体与诗、文进行区分,进而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同时,她借评论北宋以来十余位词人作品,对词作的语言、内容与手法提出要求,并在易安词中将其理论得以运用。虽然历来学者对《词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对于宋代及后世词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清照 《词论》 别是一家 易安词

李清照的词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其《词论》中。但其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这篇文章最早见于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其中所存虽并非此文全貌,但胡仔认为其:“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①。诸多学者认为李清照不能欣赏他人,对前辈的作品评价过于苛刻,也有学者批评《词论》一文矫枉过正,过于强调音律而忽视词的创作。其实不然,《词论》作为李清照对词这一文体的专论,既梳理了词的发展脉络,又在评价五代以来词作的基础上对诗、词、文进行区分,提出词“别是一家”,将一些在之前明而未融的问题进行整合、得以凸显,这不但提高了词的地位、推进了宋朝词学的发展,也对后世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词论》概况

根据陈祖美先生的推断,此文受晁补之的启发和指导,且据李清照为晁补之所做的祝寿词《新荷叶》一文,可以认为此文为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青州时,赴金乡与晁补之见面后所作,此时李清照年三十岁上下②。

现存的《词论》原文都无分段,但根据文章内容,可将其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首句至“不可遍举”,讲述歌者李八郎的故事,概述了詞的起源和发展史。《词论》首句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词作的总源头——“声诗并著”的歌。而后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详细描述李八郎唱歌惹人泣下的故事,其意有二:首先,通过描写进士及第开宴席邀请歌者唱歌一事,证明“歌”在唐朝流行度高,人尽皆知,且文人们“众皆咨嗟称赏”和“众皆泣下”的反应可以体现他们对歌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其次,李清照借此事佐证“词源于歌”的观点,并且因为歌由音乐和诗歌合二为一而成,这也为后文提出词“协音律”、“别是一家,知之者少”等观点做好了铺垫。唐朝时歌曲盛行,到了郑、卫,词逐渐独立发展,声乐和音节的变化也更加繁琐,《菩萨蛮》、《春光好》等一系列词牌的出现,让词的地位得以提高,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文体。

第二段为“五代干戈”至“不可读也”,作者通过评论他人词作对作词内容和技巧提出要求,同时从词作的根基——“声律”上与将其与诗、文进行区分。到了五代和宋朝,李清照将词的发展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分析,这与父亲李格非爱藏史书是分不开的。李清照自幼受父亲影响,自然会有全局意识。五代时各诸侯国瓜分天下,战争不断,所以出现了李璟、冯延巳这类“亡国之音”,他们的词虽是李清照所不喜的内容,但李清照肯定了李氏君臣的言辞文雅,语言甚奇。谈及北宋,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词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李清照对作词要求的论述也逐渐清晰、丰满。她赞誉了柳永对乐府旧声的变革和《乐章集》的问世,柳词虽用词尘下,但柳永开拓了词的新境界;而张子野等人虽语言巧妙,文章却破碎;至于晏殊、欧阳修这些大家,腹载五车,作词对他们而言本应易如反掌,但他们作的却是“句读不葺”的诗,没有做到对音律的要求,这并不能称之为词。这一部分是《词论》的重点,也是许多批评者认为《词论》“过于强调音律”、“狂亦不可及”的来源。其实从全文来看,李清照的本意是借音律将词与诗、文进行区分,从而强调和提高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立地位。晏殊、欧阳修、苏轼虽才气过人,但作品仍在诗的文体范围内,如果像他们一样作词,那词仍在诗的光芒之下,是诗的衍生品。后文提到王安石、曾巩“文章似西汉”也是一样,李清照执意对音律方面提出比前人更严格的要求,其意并非否认前人成就,而是要划清词与诗、文的界限,这些前辈们在诗、文方面建树颇多,也不足以证明他们可以做出严格意义上的“词”。

最后一段,在前文观点的基础上,李清照旗帜鲜明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作为与诗、文地位并重的独立文体,词有自己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李清照在此段提及的词人,已经“始能知之”作词的要求。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她对作词内容和手法的偏向。在李清照看来,词要多铺叙、多用典、主情致、多故实,作为特定的文体,要作出在语言、内容、手法方面都合乎要求的、有“富贵态”的好词,还需要好好打磨。

二.《词论》对词的写作要求

统观全文,李清照共提及18位词人,这其中除了五位在诗文方面的大家,他们的作品因不合音律而不符合词的基本要求,被划分在“词”这一文体之外,作者对其余十几位的作品或褒或贬,都体现出她对词作语言、内容和手法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巧用妙语,雅人深致

对于词作的语言,李清照肯定了李璟和冯延巳“尚文雅”、“语虽甚奇”,张先,宋祁、宋庠兄弟等人“时时有妙语”,同时也指出柳永“词语尘下”的问题。可以看出,李清照推崇奇语妙句,同时认为作词要庄重典雅。柳永虽在宋代词人中地位颇高,对于乐府新声的变革厥功至伟,但由于他沉醉于听歌买笑的青楼生活,作词多用俗言俚语,这样庸俗的语言是无法进入词中来与诗、文并重的。李清照所强调的文雅是词作蕴含的文化底蕴,要高雅又清新,词作中的语言应当用字精当而新奇。如“绿肥红瘦”一般,借“绿”和“红”两种颜色来代表叶和花虽不是李清照首创,但将两种颜色与“肥”、“瘦”二字结合来写花,李清照却是第一人,不涉及对花的实际描述,仅用四字便可将雨后海棠的凄婉之情表达得十分含蓄而精巧,可见李清照炼字的精奇。

2.专主情致,浑成完整

《词论》所提出的对词的内容方面的要求,主要为评论江南李氏君臣、张先等人,和最后一段的“专主情致”三处。作词既要情深一片,又要混成完整,若将二者融为一体,既要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委婉地表达情思,还要注重意境的创造。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使词作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作者对词作内容的追求看似简略,其实对词人写作技巧的要求较高。李清照作易安词,大部分并不会采用新奇的意象,内容也多是传统题材,易安词或清雅缠绵,或凄凉哀怨,但作者可以用普通的意象和题材开拓出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如“人比黄花瘦”,不提及一“愁”字却将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与李清照将自己的情绪和时代背景赋予景物中、创造出浑然一体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3.婉约铺叙,典重故实

除了精巧的语言和完整的意境,恰到好处的写作手法也是词作“别是一家”所必需。李清照对于作词手法的要求可以归纳为:铺叙、典重、故实三方面。作者在后文将这几点形容为美女的“富贵态”,词作若无技巧,就如贫穷人家的美女,虽花颜月貌,却气质欠佳。首先,铺叙在这里与内容上的浑成完整是一脉相承的,晏几道作词往往注重内心感受,而忽视词作的内在时空维度,所谓铺叙就是既要细腻,又要层层递进。其次,词篇幅短小,注定无法像文章一样详实地表达所思所想,用典便是借以表达深刻内涵的重要技巧,可以使词作在短小精悍的同时内容丰满,又沉著、典雅。至于故实,便是要求词人将运用于词作中的典故达到“用事不使人觉”的境界,使典故本身即使不为典,也与词作内容浑然一体,既有感染力,又有典故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方能达作词的更高境界。

三.《词论》思想在易安词中的体现

“李清照生于北宋末年,在她之前,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但是李清照以高瞻远瞩之眼光,评论诸家,掎摭利病,不稍假借”③,她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词论》中所蕴涵的词学思想,不仅为后代人作词提供了基本的要求框架,也是李清照对自己作词的写作要求。虽有学者认为李清照的词作与《词论》思想不符,但通过阅读清照词可以看出,她的作词实践,是与理论相统一、并在遵循自己作词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

1.婉约典雅的语言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易安词用语婉约是必不可少的特点,但与此同时,词人还巧用妙语,保持作品的庄重典雅。尤其是在对情感的叙述中,易安词中怀人之词不在少数,但不似柳永“词语尘下”,李清照在词中既可以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地淋漓尽致,又能用词精巧,不落俗套。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就是《行香子·七夕》,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以来,借牛郎织女的典故来写爱情故事的诗词不在少数,但这首《行香子》却别有新意。易安词中,李清照常用“梧桐”这一意象来隐喻趙明诚,如赵明诚与亲友出游,李清照独守空房时写下的“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赵明诚病逝时,李清照感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首词中的“草际鸣蛩,惊落梧桐”也是如此。此词作于二人婚后不久,彼时北宋新、旧两党之间斗争残酷,1103年,李清照因被列为元祐党人子弟,不得居京,与丈夫分居两地。像草丛中蟋蟀的叫声惊落了梧桐,朝廷两党的纷争伤及了无辜的新婚夫妻。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赵、李二人跟他们一样,离情别意无穷无尽。词的最后一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看似指七夕前后天气变幻莫测,其实也暗含了词人对北宋政局忽风忽雨、动荡不安的讽刺。词人通过描写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借牛女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天上人间、虚实结合的艺术情境,通过精妙的语言,既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将时代背景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当朝政局的不满。也是因此,这首《行香子》才从众多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词中脱颖而出,感情真挚又不落窠臼。

2.浑然一体的内容

要求词作在内容上浑然一体,则离不开完整的意境。李清照擅长使用简单的意象抒发复杂的情感,同时,词人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南北宋之际,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权更迭,难免会有许多对故国旧家的怀念。虽是相似的题材,但李清照不会像南唐李氏君臣一样写出“亡国之音”,易安词表达对物是人非的哀伤,也极富个人特色。

如《永遇乐·元宵》,这首词作于李清照流落临安之时,词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对“中州”所代表的故国之念。作者通过创造出一个历史的、宏大的意境,借一幅整体的画卷来表达自己自少年至今的心态变化,感叹朝政的动荡不安。首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借落日、暮云两个意象描写临安傍晚的景色,这似乎与作者记忆中的汴京几无二致,令人不禁怀疑自己所在究竟是何处。但看到“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般满目的苍凉,才意识到昔日的汴京已不再,因为宋、金“绍兴议和”,战事难料,朝政如天气一样,即使和畅舒适,也有可能忽来风雨。所以词人根本无心顾及香车宝马的邀约,同时,语气中也包含了几分对“酒朋诗侣”在国破家亡之时仍寻欢作乐的讽刺。词的下阙开始回忆自己待字闺中时的快乐生活,彼时词人家境优越、闲时富足,宋朝社会安定富裕,不像今日需要为此忧心,年轻时的李清照经过一番打扮,与友人一同外出,自是无与伦比。而如今头发斑白,心中满怀思念和忧愁,无法出门也不愿出门,因为国难当头,转眼金兵侵入,就会万户流离失所。而在此时听到别人的欢声笑语,更加重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哀。因此,这首词的绝妙之处不只是借今昔对比以抒情,而是李清照能将旧时的汴京和今日的临安放置于同一情境中,借描写元宵节游玩一事将社会大背景融入到自己的情绪中,通过这跨越时空、浑然一体的意境来抒发家国之念和对当下朝政的担忧。

3.典重故实的手法

宋人作诗词,多以才学为之,在写作中用典、故实是宋朝文坛的一种时代风气,李清照对作词手法提出铺叙、典重、故实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前人词作的发展基础上的。易安词中明确用典的作品都较为明显,如《多丽》,词人连用八个典故来大有寄托地咏白菊,同时暗讽朝政不清明,抱怨夫妻感情不似新婚时。又如《满庭芳》中“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两句话连用两个典故排遣心中的相思之情。这些用典可以证明李清照文学功底深厚,但不足以证明其词作“故实”的特点。“故实”是要做到“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如前文所言,要使典故即使不为典,也可以在词中构成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例如《永遇乐》首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就是化用江淹的《休上人怨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和廖世美的《好事近》中“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两句,来描写如熔化了的金子一般的落日与傍晚漂浮的白云珠联璧合的景象。又如《醉花阴》一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描写词人在黄昏篱旁饮酒赏花的场景,前半句是化用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一句,后半句来源于用 《古诗十九首》中《庭中有奇树》的“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再如《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作者借助花、水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寂落寞之感,是来源于李后主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此等例子还有很多,李清照采用故实的手法,将前人的诗词名句蕴于自己的词作中,不仅有典故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也有其作为单独意象所被李清照赋予的新的涵义。这既是故实手法在易安词中的体现,也是李清照高超的作词技巧的体现。

综上所述,《词论》虽然对词史的整理虽并不十分详实,后人对其观点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见解将词与诗、文得以区分,保持了词作为独立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同时,她从三个大方面规定了作词的必备要求,保证了词独有的美学个性,延续了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就易安词而言,李清照的大部分词都作于《词论》之后,其词作实践是遵循理论基础、受理论指导的。《词论》及“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促进了宋朝及后世词学的发展,也为后来者对词学及词学批评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参考文献

[1]王英志编.李清照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张海明.李清照《词论》首句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8.

[3]费秉勋.李清照《词论》新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48-55.

注 释

①胡仔纂集,郭绍虞主编.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67-268页.

②陈祖美.李清照评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195-196页.

③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正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72页.

(作者介绍:刘瑶,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趣味生活秀
性格刚烈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检举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