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重阳
初次带班,我是惶恐不安的,尽可能地设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预设解决对策。但拿到学生名单时,我才意识到问题远比我想的多。
学生名单显示班级一共有51人,而教室里的座位一直都是采用两人一桌的传统模式。这就意味着必然有一个学生要单坐,问题是让谁单坐?特殊安排会不会给这个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纠结中,我只能先观察再说。
开学报到第一天,又高又胖的凌同学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大家都因彼此陌生表现得拘谨和不安时,他迅速展现了自己惊人的交际能力,和周边的男生说个不停。既然这么活跃,那就让他单坐吧!
我暗自庆幸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第二天,凌同学塞过来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孙老师,从小学起,我就没有过同桌。”我心头一酸,不知如何回应他才好。整个晚自习,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盯着学生名单不停尝试各种组合,终究没有办法两全。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突然,我意识到,班级51人,加上我,不正好是偶数吗?我可以坐在他旁边呀!
于是,我坐到凌同学身边,对他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同桌了。”从此以后,晚自习值班我从不坐在讲台上,都是在他旁边坐着。课间空闲的时候,我会跟他聊聊天,甚至开开玩笑。而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行为习惯收敛了很多,学习也专注起来,成绩迅速提升。
好景不长,凌同学由于爱出汗,再加上个人卫生习惯不好,身上开始散发汗臭味,且味道越来越大。班里其他人开始躁动不安,有人不停地扇风,有人摆放空气清新剂,结果味道更加丰富浓烈。有同学下课后跑到我的办公室抱怨,让我提醒他。
提醒,肯定让他尴尬不已;不提醒,确实让人难以忍受。我一时间难以抉择,只能拖延:“同学之间相互包容一下,明天就好了。”第三天,教室里还是原来的味道,而我坐在他旁边仍然不知道如何开口,一直思考如何在保护他自尊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恰巧,年级开展个人卫生宣传月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自己做了一份“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宣传资料,张贴到黑板上,并详细解读。晚自习,我再次要求全班学生养成勤洗勤换的习惯,并要求每个人当天回去都要洗澡。就这样,这种味道再也没有出现了。凌同学的表现越来越好,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我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作文中,在作文中,他也骄傲地把我描述成他的同桌。
俯下身去,以同伴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更能温和地化解矛盾,这是教育者最美的姿态;俯下身去,以同伴的身份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将能看到更多精彩;俯下身去,给学生一个微笑,他们将会回报无数个笑容。
(作者單位: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