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英雄主义 本刊编辑部(1.4)
本期关注
【求真问道】
数说高教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
—北京地区按学科类别普通高校变化情况 王怀宇(1.5)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
—北京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王怀宇等(2.4)
北京“双高计划”院校的发展概况 赵新亮(6.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高校办学资源情况 赵新亮(7.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 赵新亮(8.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赵新亮(9.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研究生教育规模、层次、类型 刘 娟(10.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高校的教育国际化 赵新亮(11.4)
“十三五”回顾系列—
首都高校毕业生规模、结构与就业趋势 王怀宇(12.4)
话题圆桌
高等教育现代化—
中国经验 (1.7)
高等教育现代化—
国际视野 (1.8)
教育规划(2010 年—2020 年)这十年—
思考与实践 (2.6)
疫情之下—
高等教育变革 (3.4)
疫情之下—
心理防疫 (3.5)
改革一年,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变化 (4.4)
“云”课堂:数字化学习时代教育传播的新路径 段 鹏(4.6)
疫情下高校在线教育“自问自答” 方德英(4.7)
破除“SCI至上”后,“青椒”们何去何从? (5.4)
毕业遇到疫情,高校如何做好“摆渡人”? (5.5)
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刘 利(5.6)
创新中求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 夏文斌(5.7)
高教委员“两会”声音 (6.6)
疫情之下—
“乘风破浪”的毕业季 (7.6)
疫情之下—
高招的“守”与“变” (7.7)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8.6)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
科学研究 (8.7)
特殊开学季—
教师的“教思” (9.6)
特殊开学季—
教师的寄语 (9.7)
“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再出发” (10.6)
高校校园管理的“治慧” (10.7)
教育评价如何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 (11.6)
“体美”价值的“再认识” (11.7)
宣传部长读书会—
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汲取智慧力量 (12.6)
【未来已来】
优化大学课程管理的几点思考 郭德红等(4.8)
美国一流大学课程变革的理念、趋势与特征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苏林琴等(4.12)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
刘宝存等(5.8)
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马陆亭(6.8)
论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兼论从传统大学到“数字化大学”的颠覆性創新何以可能
罗元云等(8.8)
未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君阳(9.8)
挑战与应对: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 崔 伟等(11.8)
【聚焦】
以本为本 深耕细作 铸就本科人才培养新品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1.9)
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与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桑锦龙(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道 钟秉林(1.14)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缐联平(1.15)
突破发展边界是新时代地方大学的发展要务 熊思东(1.17)
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实现学校内涵高效发展
—在首届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学术论坛上的报告
柳贡慧(1.22)
新时代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特征刍议 吴 云等(1.24)
守正创新 :以“劳”育时代新人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李进忠(2.8)
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 赵健杰等(2.14)
新时代公民培养的五维空间 周 晔等(3.6)
正确的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抓手
刘望秀等(3.9)
培养时代新人重在培养“时代感” 张润枝等(3.13)
促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若干思考 骆有庆(4.15)
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依托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赵 莉(4.19)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建设思考 张树辉等(5.13)
高校有效参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中的路径探究
张雷生等(5.17)
非常时期高校管理:全景敞视主义管控及其反思
张务农(5.22)
高校应对新冠肺炎危机的内部治理体系建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 伍 宸(5.27)
专业化: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维度 张继明(5.32)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反思与建议
王 良等(5.36)
来华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实证调查 费晓东(5.40)
高校开展防灾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基本途径 刘 牧(5.44)
论本科教育中的学科责任 宣 勇等(6.11)
一流本科教育中的管理主义 周文杰(6.15)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坚决打好高校党的政治
建设攻坚战 郑吉春(7.8)
以党建强基为办学治校赋能助力 于鸿君(7.10)
健全体系 增强能力 提升成效 不断创新深化学校思想政治
工作 陈 旭(7.12)
强化理论思维运用 筑牢高校党建之基 靳 诺(7.14)
构建高水平、全方位党建工作体系 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
公里” 赵长禄(7.16)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 郑 萼(7.18)
以党建推动改革攻坚 建设北京特色外国语大学
顾晓园(7.20)
中外合作办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读议讲”模式改革初探
—以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吴 行等(8.15)
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把握好几方面
张力 徐钰愉等(8.19)
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 周廷勇(9.11)
“双一流”建设下行业特色高校夯实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 邬晓娟(9.20)
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坐标交出“双一流”建设合格答卷 谢 辉等(10.8)
坚持科教融合 全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孙宝国(10.12)
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 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
顾晓园(10.16)
市属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路径选择 何 裕等(10.20)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缐联平(10.24)
我国公立高校投入模式:变迁、分析与思考
徐孝民等(11.12)
美国一流公立大学筹资的表现、策略与启示
—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例 赵 亮等(11.17)
建设为人民服务的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与终身教育体系
张亚斌 (12.8)
后疫情时代我国涉农高校教育改革的思考 李 勇等(12.13)
后疫情时代高校新媒体传播的五个转变 周 敏(12.18)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科院校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姜俊吉等(12.21)
后疫情时代体育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共生”的思考
王耀东等(12.23)
后疫情时代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再思考
王陶冶等(12.27)
高教研究
【理论探索】
北京服务雄安新区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价值、方法路径及相关思考 洪成文等(1.29)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沈千帆(2.18)
“动力学的大教育”纲领与大学三种“智慧型”人才的培养 杨杏芳等(3.17)
開放大学试点转型改革发展研究 李继梅(4.24)
“双一流”建设:政策功能逻辑及其发挥 周湘林等(6.20)
劳动教育之劳动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实践向度建构
—以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为视角 赵章彬(7.22)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梁 燕(8.23)
外语教学细微处的“课程思政”元素研究 张惠芹(8.28)
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进路 朱洪强(8.31)
思政课教师在重大事件中要“形端体正”
—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3·18 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高建伟(8.34)
“双一流”建设与大学的综合化 王建华(12.37)
【书记·校长思享录】
建最好的大学 做最好的自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访谈录
李艺英等(1.33)
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 韩宪洲(5.48)
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王黎光(10.27)
关于建设高水平特色型艺术大学之“高水平”的思考
巴 图(10.31)
【百家论坛】
数字化媒体为高校党宣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刘 晖(2.21)
主旋律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杜佳珈等(2.25)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应对疫情防控大考 蒋朗朗(3.23)
“后真相”时代如何重构青年网络素养 尹 航等(3.2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多重影响 张小锋(4.29)
在战“疫”中提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素材 倪佳琪等(4.32)
抗击疫情:一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课 李秀芹(4.35)
办一流高校必须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程方平(6.25)
研究生教育目的的实现
—从研究生“被退学”谈起 张云霞等(7.26)
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视野和现实要求 李俊峰(8.36)
化危为机:大变局下的中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及应对
柳 瑛等(11.22)
抗“疫”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比较优势
余艳红(12.30)
透过疫情:读懂中国、认清世界 郭继承(12.34)
【学者视界】
仰望辽阔星空 走好脚下的路 宗秋刚(1.37)
【大学治理】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 王立刚(1.40)
关于大学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蔡劲松等(1.43)
西迁精神与西北师范大学 尚季芳等(1.46)
新时代艺术院校文化使命与担当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徐 颃(1.50)
上海市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政策及对北京市高校的启示 李明磊等(2.27)
新时代高校校友工作的若干问题探析 蒋庆荣(2.32)
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建设研究 马启华等(2.37)
新时代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罗映霞等(2.39)
高校校报情况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李 涓(2.41)
数据赋能管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精准化取向与路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杨东杰等(3.29)
精益思想對完善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的启示 屈 娜(3.33)
家庭经济情况普查形式对资助精准化认定有效性的影响
—以北京大学 Z 学院为例 姚静仪等(3.36)
心理契约视阈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刘 华(4.37)
基于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陈 萌等(4.40)
中小规模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研究 吴颖胜(4.44)
新时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王小虎等(4.47)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可视化建构 黄 勇(4.50)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研究
张永莉(4.53)
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创新对高校的启示 靳 戈(6.2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舆情应对处置策略研究
赵国伟(6.31)
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重大主题宣传的创新实践研究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好重大主题宣传“组合拳”为例
王 晖等(6.35)
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研究
张宇庆等(6.38)
艺术院校官方微信平台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及策略探研
—以北京地区艺术高校为例 陈 娟等(6.41)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信息传播的转向及革新策略初探
郭艳琳等(6.45)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文四英等(7.31)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机制与管理创新探究 王玉玫等(7.34)
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驱动学分制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王 侃等(7.37)
高校开展空巢家庭帮扶工作有效路径探析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王 琛(7.40)
新形势下体育类高校办学定位分析 陆晓雨(7.42)
试析新时代的北大精神:生成、内涵与实践 于 璞等(8.40)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策略研究 刘鑫鑫等(8.43)
文化认同理论视阈下一流高校校园文化的培养与传承
杨姿楚等(8.46)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探索 高 龑(8.49)
艺术院校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五个坚持
赫丽萍等(8.51)
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建设历程、成效与经验
江宇辉等(9.24)
“双一流”建设高校兼职教授队伍管理的问题研究
孙 翀(9.28)
高校教学名师队伍现状调查和成长发展探析
—以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为例 夏 敏等(9.31)
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
陈 霄(9.3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教育 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
张 健(9.38)
基于艺术观教育的艺术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李丹丹(9.41)
新时代高校师德培训体系建构与实践
—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 张媛媛等(9.44)
做好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四个维度 刚文哲(10.34)
短视频平台利用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
刘海军等(10.37)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状况、问题与对策
—基于北京十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祁雪晶等(10.40)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
—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 姚红侠等(10.44)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路径探析
廉文文(10.47)
新时代高校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全链条”机制探索 张 嫄(11.25)
胜任力视阈下高校基层管理干部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阚 萍(11.28)
高校校报顺应新新媒介环境转型研究 陈香娟(11.31)
自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突破发展的对策研究 张宇庆等(11.34)
高校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田 越(11.37)
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 田雪梅(11.40)
北京高校融媒体助力“微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郑卫丽(12.44)
高校宣传工作的融合之思、现实之困与转型之策
胡 芳等(12.47)
刊中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81)
北京工商大学 (5.81)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6.81)
引领改革 支撑发展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探索与实践 杨 宜(6.83)
北京印刷学院 (7.81)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出版传媒
人才 高锦宏(7.82)
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彭 红等(7.85)
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传承红色出版基因
—以“编辑出版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范继忠等(7.89)
彰显艺术教育独特的思政魅力 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时代新人
—北京印刷学院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史民峰等(7.92)
以思政教育为课程铸魂 刘 益等(7.94)
北京林业大学 (8.81)
面向美丽中国建设新时代 承担林业高等学校新使命
王洪元(8.82)
构建“红绿相映”特色大学文化体系 安黎哲(8.85)
高校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盛前丽(8.87)
聚焦人才培养 深化关键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黄国华等(8.89)
创新组织模式 引领行业科技创新 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
李耀明等(8.91)
积极探索具有林业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林 宇等(8.93)
服务国家战略 推进协同创新 着力構建北林特色社会服务体系
欧阳汀等(8.9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9.73)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李智慧(9.75)
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李明珠(9.78)
成风化人 润物无声 以“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实效
耿思嘉(9.81)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以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例 魏天达(9.83)
新时代高校红色旅游课程的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王金伟(9.86)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9.89)
简析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的五项原则 仲计水(9.90)
探寻课程思政价值本源 夯实思政课程教学实效
扈春香(9.93)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思政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建
刘福军(9.96)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闫晓峰(9.99)
政治理论学习导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北京联合大学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创新举措
凌 霞(9.102)
中国戏曲学院 (10.81)
北京化工大学 (11.81)
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强化凝聚管理育人和服务
育人合力 郑艳阳等(11.82)
夯实后勤服务保障 打造后勤育人阵地 魏 帼等(11.86)
做好餐饮服务 发挥餐饮育人功能 宋家博等(11.89)
“三全育人”理念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功能探析
孟文庆等(11.92)
增强管理育人实效 助力“三全育人” 蒙 程等(11.95)
北京印刷学院 (12.81)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方法 房宏婷(12.82)
基于学科背景的思政课红色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郧在廷(12.85)
“科学家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李益波(12.88)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实践探索 韩丽雯(12.91)
高校本科思政课教材体系溯源中的“互联法” 常红利(12.94)
教育科研
【教育督导】
依法发挥教育督导的行政影响力
—教育督导在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中的使命与挑战
文新华(1.53)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
—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 高文豪(2.43)
大数据:驱动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模式转型的杠杆
孙 芳等(3.39)
“三全育人”视阈下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效果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周彩云等(4.56)
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 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
质量 陈怡琴(5.51)
“学生评教”机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影响
杨晓锋(6.48)
督导制度的渊源及本科教学督导的实践与探索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 周 玲等(7.44)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胡 琦(8.54)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变革 廖尉辰(9.47)
多元主体协同的专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框架体系研究
胡 涛(10.50)
【大学教科研】
建设金课需要全面升级对于有效教学的认知 周付安(1.58)
高等工科院校教师教与学学术实践能力研究
李宇鹏等(1.62)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模式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 程飞亚等(1.66)
坚定“四个自信” 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陈立人(2.47)
“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
学探索 祝文燕(2.50)
“互联网+课堂” 信息时代翻转式教学模式浅析 姚雪迎(2.5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路径探析 赵月霞等(2.55)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动态评估研究
—基于五类高校面板数据(2012年—2016年)的分析
仲 洁(2.5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
高 宁等(3.43)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困境与改革思路
李巧针(3.46)
5G 背景下智能化助力高校教学服务发展 王静誩(3.50)
新管理主义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产出探析
周 奕(3.53)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北京师范大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为例 杜春光等(4.59)
IPA 理论视阈下北京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董金宝等(4.62)
日本 WPI 计划对我国高校科研基地发展的启示
陈 健等(4.66)
线上教学的教与学屏障及其突破 关少化等(5.55)
基于OBE 理念“金课”持续改进的研究与实践
朱元捷等(5.58)
高職课程分类建设研究 张瑞芬(6.5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初探 王安琪等(7.48)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旅游学概论”课为例 金媛媛等(7.51)
研究生学术诚信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复制动态方程的博弈分析 罗海元等(7.54)
论高校非在编科研机构的作用
—以西北政法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为例 黄世智(8.57)
从资源投入到导学关系: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及对策建议 周文文等(9.50)
公费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情调查研究
—基于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数据 叶 飞等(9.54)
美国、英国等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点分析 李 宏等(9.58)
创新创业核心素质的质性研究
—以扎根理论为主要方法 庄明科等(10.54)
创客空间与学客空间交互融合的高校“双创”教育模式探究
范文辉(10.58)
国内外一流大学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比较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 丁 帆等(10.61)
首都高校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模式研究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例 张 惠等(10.65)
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丁舒珊等(11.43)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以“北京水文化”通识课为例 王 鹏等(11.47)
跨文化谈判教学的国际合作模式探索
—以“国际谈判学”课程的跨文化谈判教学实践为例
赵鸿燕等(12.50)
【大学育人】
基于突发事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价值和路径
张广文(1.7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冯永龙(1.74)
创新工作载体 探索国际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新模
—以清华大学为例 江宇辉等(2.62)
“三全育人”背景下基于 3C 的管理学本科生立体培养模式
研究 于海波等(2.66)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 洁(2.70)
“三全育人”在高校基层院系中的构建和实践
张 敬等(2.73)
首都冰雪人才需求及培养途径探索 左 伟(2.75)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守与变革 周学智(3.58)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
宁全荣等(3.61)
大学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论思考 房 超(4.70)
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变化趋势与对策建议
廖 冉等(4.7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新媒体舆情分析模型的探索与实践
韩孟婷等(4.76)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与对策研究
汪卓群等(5.61)
大数据嵌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变革
姚梦竹等(5.64)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德育模式探究
毛文富等(5.67)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 邱化民等(6.55)
“三全育人”視阈下辅导员应对危机事件能力提升
杨冀宁等(6.59)
以择业观为基础的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 白 洁等(7.59)
“三全育人”视阈下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刘春阳(7.62)
加强高校毕业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析 盛佳伟(7.65)
我国大学生思维方式研究的领域及其展望
孙诗奥等(7.68)
师生互动对工科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
—基于“2017 年首都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 李庆丰等(7.71)
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探析 周 霞等(8.62)
艺术类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辅导员的视角 郑琳韵(8.66)
“翻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故事育人”模式为例 王舒圆等(10.71)
精准就业教育与指导体系构建分析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朱义清(10.74)
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张 勤(11.50)
新时代推动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
虎翼雄等(11.53)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性研究
陶好飞等(11.56)
非通用语专业贯通人才培养研究和思考 贺爱江等(11.5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脉络和价值意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王家红(12.53)
新时代高校学生奖学金的育人导向与完善措施
王 俐等(12.56)
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教育功能的实效性研究 金 霞等(12.59)
党建研究
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初探 张东军等(1.77)
解读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的“初心” 陈 威等(1.81)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的科学化进路
—以“案例研究法”为例 孙 芳等(1.83)
新时代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研究 南晓鹏等(2.77)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团支部及班委会协同机制研究 盛立国(2.81)
新时代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索 吴丹梅(2.83)
新时期高校党委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工作研究
于 岩等(3.64)
关于发展党员政治标准的科学内涵探析 李 芳等(3.68)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分析和机制探索 周伟婷(4.79)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刘晓俏(4.83)
农林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科普工作实践研究
张明婧(4.87)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的实践
张维维(5.69)
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武器
邹丽春(5.72)
疫情防控中把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成更坚强的战斗堡垒
王 菲等(6.62)
重大疫情应对中强化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的三个维度
许培栓等(6.65)
新时代推进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史 宁(6.69)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优化的诊释与建构
姜玉原(7.74)
提升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途径探究
孙佳佳(7.78)
关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思考
—基于历史和文本的视角 徐 蕾(8.69)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现代化 徐 洪等(8.73)
高校教师党支部考核工作的实践探索 郑唯实(9.64)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途径探析 许 菲(9.67)
分类开展“四型四学”党课 创新党支部党课形式
马 静等(9.70)
高校巡察指标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孙黎萌等(11.63)
清单化引领校内巡察深入开展 易帅东(11.67)
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研究综述 卜浩然(11.69)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路径选择 何 情(11.72)
新时代高职院校融入区域化党建创新路径研究
许馨月等(11.75)
新时代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思考
高锦宏(12.62)
以党的学风带动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陈超群(12.66)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
黄晓红等(12.69)
统战园地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高瑞静(1.87)
新时代政党协商制度化建设思考与实践 赵盛伟(2.85)
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刘 玲(4.90)
健康中国背景下发挥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功能的思考
陈红敬等(5.75)
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探究 郝 媛等(6.72)
北京高校黨外知识分子工作路径探索 张莞昀等(8.76)
新时代北京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实效性研究
刘晓俏等(10.77)
全球视阈
美国大学的法治传统、实践与启示
—董事会制度的视角 王绽蕊(1.90)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西方经验与中国选择 杨 娜(2.89)
美国高校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姜晓川等(3.7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美国启示
魏 晶(3.75)
大学教师科研文化在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中心的案例研究 熊 耕(6.75)
中日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以北京大学和大阪大学为例 蔡旻恩(8.78)
博洛尼亚进程下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
李 媛(11.77)
教育史话
【大家往事】
不忘为人民办教育的初心 牢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
—重温吴玉章教育思想 郑水泉等(1.94)
浅析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 付 帅等(2.93)
为观测导弹飞行制造“眼睛”的人
—记压电学和传感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张福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3.78)
金女大校长吴贻芳与她的“健全人格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4.94)
中国电影教育的铺路石
—忆北京电影学院沈嵩生院长 王伟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