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飞, 孙云龙, 韩国红, 李刻秦 , 师晓喆, 胡加超, 董淑敏, 王 铮 , 赵 哲, 于 茹, 曲 杰, 宋 峰, 李正华*
1. 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 山东 德州 253023; 2.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23; 3. 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山东 泰安 217600
絮凝沉降法[1]在污水处理行业应用广泛,目前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絮凝剂[2]、有机絮凝剂[3]及生物絮凝剂[4],其中生物絮凝剂最为有效。生物絮凝剂因其来源广泛、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絮凝剂[5],是絮凝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的一种具有絮凝活性、高效、环保的新型水处理剂[6-9]。在重金属污水中加入絮凝剂产生菌[10,11],将其分泌物提取纯化,可获得安全高效的天然降解剂,可用于除浊、脱脂,去除金属离子,促进污泥脱水[12],并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加工[13,14]和环保等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BF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非常重视对MBF的研究,20世纪美国科学家Butterfield首次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产絮凝剂菌株,近百种产絮凝剂菌株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5],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和藻类[16,17],其中最主要的有芽孢杆菌属(GenusBacillus)[18]、类芽孢杆菌(Bacteroides)[19]、假单胞菌(Pseudomonas)[20]等。但由于大多数絮凝剂絮凝活性较低[21],且可工业化生产的MBF并不多,因此,MBF高产菌株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工作之一。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7株絮凝效果良好的菌株W7、Z9、Z11、X11、Z12、J9和Z18,选取絮凝效率最高的菌株Z11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初步确定菌株Z11种属,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及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体系,研究菌株Z11的絮凝特性。
(1) 样品:德州卓奥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的活性污泥。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MLS-3750 日本三洋;超净工作台,JHT-DSC济南洁康净化设备厂;分析天平,PL203上海梅特勒;高速离心机,5418R德国Eppendorf;生化培养箱,QYC-200上海新苗;恒温摇床,ZWY-211C上海智诚;紫外分光光度计,TU-1900济南明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鼓风干燥箱,WGL-125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生物显微镜,CX23 OLYMPUS奥林巴斯;PCR扩增仪,Thermo Arktik赛默飞。
(3) 培养基及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等试剂,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可溶性淀粉、硝酸钾、琼脂等试剂,上海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5%乙醇,结晶紫,过氧化氢溶液,番红,伊红,美蓝,路哥式碘液,吲哚试剂,甲基红染液等,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1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纯化
供试活性污泥采自德州卓奥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用无菌水稀释成浓度分别为(10-1~10-8)悬浊液,利用稀释涂布、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单菌落,30 ℃培养24 h,观察单菌落长势及菌落特征。将纯菌种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220 r/min 30 ℃恒温摇床振荡培养12 h,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
1.2.2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
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体系,向40 mL高岭土悬浊液(4 g/mL)中加2 mL1%的CaCl2和3 mL培养液的上清液,调pH为7.0,搅拌5 min,静置20 min,在550 nm处测定OD值,对照组为不加培养液的样品。测定各相同深度上清液OD值,与第一次絮凝相比,差值较小其稳定性好。计算絮凝率的方法如下:
絮凝率F(%)=(A0-A) /A0×100%
式中A0为空白对照组OD550;A为测试组样品OD550
选择其中絮凝率较高菌株,命名为菌株Z11。
1.3.1形态学观察
挑取少许单菌落接种至LB固体培养基,30 ℃培养24 h至菌落生长良好,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 h后,观察试管中的菌体生长状况;选择生长良好的单菌落进行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细胞形态,鉴别细菌的种类。
1.3.2生理生化实验
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依据《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对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
1.3.316S rRNA 序列测序
(1) 细菌DNA抽提试剂盒快速提取菌株Z11基因组总DNA。
(2) 以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27F和1492R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
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体系如下:0.5 μL样品DNA模板,12.5 μL 2×Taq PCR Master Mix,两种引物27F和1492R各1 μL (10 pmol),10 μL ddH2O。
PCR扩增条件:94 ℃热启动3 min, 94 ℃变性30 sec循环30次,55 ℃退火30 sec,72 ℃延伸1 min,30个循环后72 ℃延伸5 min。
反应结束后,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5 μL PCR扩增产物,将产物纯化后测序,结果提交至NCBIGenBank,并与数据库中已有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通过MEGA进行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
1.4.1温度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
在种子培养基中,分别在15 ℃、20 ℃、25 ℃、30 ℃、35 ℃和40 ℃条件下220 r/min培养菌株,将培养基培养12 h的菌液取3 mL加入到高岭土悬浊液(4 g/mL)中,搅拌5 min后静置20 min。检测各组絮凝率,处理3组,取平均值。
1.4.2需氧量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
种子培养基初始pH调节到7.0,接种后分别在转速为100 r/min、150 r/min、200 r/min、220 r/min以及250 r/min,30 ℃条件下振荡培养12 h,取菌液3 mL加入到高岭土悬浊液(4 g/mL)中,搅拌5 min后静置20 min。检测各组絮凝率,处理3组,取平均值。
1.4.3pH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
取40 mL高岭土悬浊液(4 g/mL)于100 mL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2 mL1%的CaCl2,滴加盐酸、CaOH2溶液将烧杯中的液体pH分别调为3.0、5.0、7.0、9.0和11.0,每个烧杯加入3 mL菌株Z11培养液,搅拌5 min后静置20 min。吸取同一深度的上清液,以相同条件下不添加任何试剂的样品为对照组,测OD550,计算絮凝率,处理3组,取平均值。
1.4.4CaCl2添加量对絮凝率的影响
以400 mL高岭土悬浊液(4 g/mL)为处理体系,在500 mL烧杯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的CaCl2溶液8 mL、14 mL、24 mL和32 mL,加入3 mL培养液,搅拌5 min后静置20 min。吸取同一深度的上清液,对照组为不加任何试剂的样品,相同条件下测上清液的吸光度OD550。测定絮凝率,处理3次,取平均值。
1.4.5菌株Z11培养液使用量对絮凝率的影响
以400 mL高岭土悬浊液(4 g/mL)为处理体系,在500 mL烧杯中,加2 mL 1%的CaCl2溶液,并向其他烧杯中分别加入1 mL、2 mL、3 mL、4 mL、5 mL 菌株Z11培养液,搅拌5 min,静置20 min。取同一深度的上清液,对照组为不加任何试剂的样品,测定其OD值,计算絮凝率,重复3组。
经稀释涂布平板法与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德州卓奥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的活性污泥中共筛选出158个单菌落,其中20株具有絮凝活性,以菌株Z12、J9、Z18、W7、Z9、Z11和X11的絮凝率效果较好,如表1所示,菌株Z11絮凝率最高,因此将其作为后续实验研究对象。
表1 各絮凝剂菌株絮凝活性
2.2.1菌落形态特征
菌株Z11的菌落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圆形、淡黄色、不透明状,其表面不光滑、有褶皱,菌落有粘性,易挑取。简单染色后观察菌株Z11菌体形状为直杆状,部分为弯曲状,且两端粗细差异不大(见图1)。
2.2.2生理生化鉴定
对菌株Z11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如表2该菌种为pH大于6.0,革兰氏阴性菌,代谢产生有机酸、气体、乙酰甲基甲醇和明胶酶,能够分解淀粉。根据《伯杰氏菌种鉴定手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GenusBacillus)。
2.2.3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
采用16S rRNA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菌株Z11基因组总DNA,PCR产物经电泳检测后送至公司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获得序列登入号KY049897。在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Z11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BacillusvallismortisIGSI-2 (MH744666.1) 相似性为 99%。分析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结果显示Z11菌株与Bacillusvallismortis聚在同一分支(图2)。故初步鉴定为死谷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vallismortisZ11。
A
B
表2 菌株Z11的生理生化特性
2.3.1温度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
温度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见图3)。在温度低于25 ℃时,絮凝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5 ℃~35 ℃之间菌株生长状况较好,其中30 ℃时菌株生长率最高,絮凝率最高达到97.5%,之后温度进一步升高,絮凝效果变差。
注:括号内数值为GenBank登录号;分支上数字表示Bootstrap支持率;标尺刻度0.0002表示序列差异的分支长度。
图3 温度对菌株Z11絮凝效率的影响
2.3.2需氧量对菌株Z11絮凝率的影响
在一定转速范围内,菌株Z11絮凝率随着转速增加而提高,超过一定转速时,絮凝率保持稳定。当转速达到220 r/min时,菌株絮凝率最高,达到97.5%,说明在转速为220 r/min条件下菌株生长对氧的需求已经基本达到饱和(见图4)。
2.3.3不同pH对菌株絮凝率的影响
过酸或过碱均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絮凝效果,因此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如图5所示,培养液受pH的影响,最佳pH范围为3.0~11.0,此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当pH为5.0时菌体代谢活性最高,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为91.79%;当pH为3.0时菌株生长较弱,絮凝活性较低; pH大于5.0,随着pH的逐渐增加,菌株絮凝活性逐渐将低。所以在培养该培养液时,应控制pH在5.0附近,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不利与菌株生长。
图4 转速对菌株Z11絮凝效率的影响
图5 pH对菌株Z11絮凝效率的影响
2.3.4CaCl2添加量对菌株絮凝率的影响
二价金属离子能降低胶体分子间的排斥力,促进絮凝效果。由图6可知,Ca2+作为助凝剂,当CaCl2含量为24 g时,絮凝活性最高,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1.60% ,CaCl2含量为40 g时,促进效果降低,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为68.2%。因此,CaCl2最优添加量为24 g/L。
2.3.5菌株Z11培养液使用量对絮凝率的影响
培养液添加量不同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不同,如图7所示,培养液添加量为1 mL时,絮凝活性较好达到85.75%,当培养液不断增加时,絮凝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培养液的使用量增加而增加,当培养液添加达到3 mL~5 mL时,絮凝活性变化不明显,因此,每1 L高岭土及CaCl2悬浊液中菌株Z11培养液的最佳添加量为3 mL。
图6 CaCl2添加量对絮凝率的影响
图7 不同培养液使用量的絮凝活性
2.3.6最优条件下菌株Z11絮凝率
将菌株Z11在30 ℃、220 r/min条件下培养12 h,取3 mL添加到4 g/mL高岭土悬浊液和24 g/L 1%氯化钙溶液混合液中,调节pH为5.0,搅拌5 min后静置20 min。测定菌株Z11絮凝率,重复3次,取平均值(见表3)。
表3 菌株Z11絮凝率测定
MBF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活性。陈金发等[22]筛选鉴定出了一株路德维希肠杆菌,此菌株在最优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去除率可达72.2% 。GUO等[23]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MBF,在最优条件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率为87.9%。MBF在供水浊度和除菌效果等方面均优于有机和无机絮凝剂,且用量少,对人体无副作用。郭俊元等[24]以淀粉生产废水为原料制备MBF,将其应用于淀粉废水的处理,能够去除淀粉废水中72. 1%的浊度和47. 9%的COD。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畜业废水的产生和排放的不断增加,寻找出高絮凝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158株单菌落,对其进行絮凝活性检测,筛选鉴定得到7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中絮凝活性最高的菌株Z11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到其在30 ℃、220 r/mn条件下培养菌液,菌株培养液添加量3 mL、pH 5.0条件下,对4 g/mL高岭土悬浊液和24 g/L 1%氯化钙溶液混合液的絮凝率最高为96.66%。昝继清等[25]筛选出的絮凝剂产生菌JX18,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达到84%;李娜等[26]筛选分离得到菌株G1-3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06%;武晓畅等[27]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筛选鉴定出菌株PY-M3在最佳絮凝条件下絮凝率为96%。数据分析表明,在最优培养条件下,菌株BacillusvallismortisZ11的絮凝活性在已报道菌株中处于较高水平,以该菌株培养条件为基础,对其他死谷芽孢杆菌进行絮凝条件优化,从而为获得活性污泥高效处理菌株提供条件。
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菌株Z11初步鉴定为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vallismortis)。通过对菌株BacillusvallismortisZ11的絮凝特性研究,分析絮凝菌株添加量、pH、Ca2+和温度等在培养过程对菌株的影响,为后续探究最佳发酵条件提供理论参考。由于发酵条件不成熟,絮凝效果不稳定,且培养费用较高等缺点,MBF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生产,因此对于影响絮凝剂产生菌生长代谢的因素还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寻找絮凝效果更加稳定的菌株,并优化菌株的培养条件,对MBF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