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措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山南 856100)
羊链球菌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对羊群的危害很大。此病多见冬春季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此病在羊群中扩散蔓延,恶化疫情,难以控制。由此,务必要掌握此病诊断要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控病措施,以更好更快控制病情。
传染源为病羊或带菌羊,自然感染状态下,以呼吸道、破损皮肤、昆虫叮咬等为传播途径。此病新疫区,为流行性经过。老疫区为散发性经过。流行季多集中在寒冷的冬春季。
根据病程轻重缓急,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急性多见新疫区,突然死亡,不表现任何症状。亚急性症状相对缓和,体温高升、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后期垂头、弓背,呆立。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向前,步态不稳。倒地,四肢呈游泳状,尖叫、磨牙。慢性病程长,体弱消瘦,咳嗽,伴随关节炎。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发现全身淋巴结都存在出血、肿大的现象,且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以及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切面具有模糊不清的结构,咽喉、鼻、气管黏膜以及肠系膜、大网膜出血,心冠脂肪存在出血点,且全身皮下组织存在不同大小的出血点;肺脏气肿、水肿、出血,肺尖叶形成坏死灶,往往出现亚急性肺型的典型病理变化,有时肺脏还会与胸壁发生黏连;肾脏发生肿大,质地变脆、变软,很难剥离被膜,表面存在出血点;1脾脏肿大,质地变软,边缘形成梗死灶,严重时切面呈颗粒状,且结构不清晰;胃肠黏膜发生肿胀,真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以及膀胱黏膜出血,个别甚至可见颌下皮下组织呈胶胨状,颜色为黄色[2]。
上述为初步诊断的依据,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取病死羊内脏,镜检有多双球状菌体。以家兔试验,将病杨病料组织做生理盐水,注射家兔体内,二十四小时内死亡,可确诊为链球菌感染。
分析掌握链球菌病诊治要点的基础上,就此病控制方面应执行完善的预控方案,以增强羊群抗病体质,确保预控效果,促进养羊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养羊生产期间,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养羊朝向专业化、规范化过渡。
(1)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全进全出,禁止外来不明羊群侵入,以规避山羊链球菌病的发生。
(2)加强饲喂管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确保清洁饮水,避免不良应激刺激。
(3)舍内注意保暖,关注气候播报,留意气候变化,对突发气候提前做好准备。
做好防疫接种工作,尤其在此病高发区,控病效果会更好些。接种易用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背部皮下注射,效果更好些。羊群年龄阶段不同,接种用注射量略显差异。一般情况下,羔羊3月龄下,分两次接种,首次3ml,间隔半年后,二次注射,用3ml。羊只6月龄上,注射用5ml,1次免疫,有效免疫期达半年。
病死羊为重要传染源,处理不当,会扩大此病传染面。一旦发现有重症病例,务必及时隔离,积极封锁疫区。同时,对受感染区,进行全面消毒。病死羊集中处理,远离圈舍,焚烧或深埋。消毒用甲醛液、来苏儿、石灰乳等等,效果要好些[3]。病羊固定圈养,减少与健羊接触。羊群中适量用羊链球菌血清注射,提早预防,以降低感染性。
羊链球菌病的治疗,条件允许的养殖场,最好参照药敏试验,选择性给药,这样可避免耐药性,确保用药效果。现介绍一些高敏药疗效,以供参考和借鉴。
(1)西药疗法:
10%林可霉素,每次0.2ml/kg,肌肉注射,每天2次,持续用3~5d。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用3~5d。青霉素2万国际单位/kg,肌肉注射,每天2次,持续用 3~5d。
配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500ml/kg;10%维生素C,每次5ml/kg,适量20%安钠咖注射液,每天1次,持续用3~5d[4]。
(2)中药疗法:
除西药外,中药近些年也得到推广应用,现介绍一例中药剂,以供参考和借鉴。甘草、僵蚕,各取10g;陈皮、牛蒡子、黄芩、玄参、升麻、薄荷、栀子、柴胡、黄连,各取20g;紫草、石膏、连翘、桔梗、知母,各取30g;板蓝根,50g,上述中药剂加水,煎熬取汁,1次灌服。
上述适合体重40kg羊只适用。
(3)局部疗法:
因链球菌病而造成的局部感染,治疗应以局部治疗为准:下颌有脓肿,将脓肿部切开,流出脓液。而后取0.1%双氧水冲洗,消毒。最后取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涂抹适量的磺胺软膏,以确保治疗效果。
(4)治疗注意事项:
对症治疗,加以辅助治疗,以确保疗效。隔离病羊治疗同时,注意易感羊群的防护,避免扩大感染面。此病传染性强,务必及时隔离。治疗期间,注意选药、剂量、疗程等等。最好,有专业药师指导,以快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