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允
(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山东为养猪大省,每年猪肉产量占总肉类产量的60%以上。影响猪肉品质的诸多诱因中,生猪疫病问题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今后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致病病毒变异速度的加快,掌握生猪养殖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并能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对健康养猪的意义重大。文下自仔猪阶段、架子猪-大猪阶段两个敏感期,就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做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此期为生猪生长敏感期,一旦疏于养殖,饲喂管理不到位,大多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症等都会找上门来,影响仔猪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直接性死亡。
这些常见的疾病及防治如下:
仔猪1~3日龄多见,7日龄上少见。症状:红色稀便,肠系粘膜坏死,病程短,致死率高。
预防:母猪产前4周、2周,分别红痢疫苗接种,每次5~10ml。或者,吃乳前,口服6万单位的青霉素,能起到不错的控制效果。
治疗:发现及时,红霉素、链霉素有不错治疗效果。
出生后1~3周,发病率高。冬季、炎热夏季,为流行高发期。典型症状:腹泻,粪便黄白,肛门周边常被粪便污染。消瘦、怕冷、脱水,最终衰竭致死。
预防措施:加强母猪管理,注意喂料营养,确保母乳质量。产后仔猪,注意脐带消毒。仔猪早吃乳,吃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每次2ml。饲料中,加适量的痢特灵或粗制土霉素,每次1g。
治疗措施:土霉素、氯霉素、呋喃西林、磺胺脒等等,用于此病均有不错疗效。还有一些中药剂,比如:黄连、黄柏、白头翁、大蒜等等,控病效果均不错。
断奶后10d左右,体温变化不大,运动共济失调,头部水肿。剖检可见胃壁、大肠间膜、头部皮下等水肿。此病多见体格健硕的仔猪,病程短,迅速死亡。
预防措施:此病与饲料、饲喂方式有关。防控关键,不要突然断奶,提前注意补料。注意舍内保暖,做好通风,严格消毒,及时清理仔猪粪污。
治疗措施:治疗应及时,初期限制采食,控制饲料中蛋白含量,增加饲料中纤维含量。配用抗菌素治疗,适量内服有机酸,治疗效果不错。
结合药敏试验,抗菌消炎以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注射,效果更好些。
猪肺疫以败血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猪肺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发生与闷热、潮湿、冷热交替、多雨的季节。猪群中发现猪肺疫时往往查不出传染源,病毒发生内源性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感染。
预防措施:饲料营养全价,舍内洁净卫生,定期组织消毒,合理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定期组织疫苗,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次,仔猪断奶后注射1次,大小猪一律皮下注射5ml。
治疗措施:确诊病例,及时隔离,做好猪舍消毒。用氢氧化钠、漂白粉等,彻底消毒。药物治疗,可选链霉素、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广谱抗菌素等等,施治效果显著。
架子猪-大猪,即育肥期,为生猪生长的又一敏感期。此期,长势迅速,各种病害纷至沓来。期间,无论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症等等,养殖猪场都应该重视,落实好各项防病措施。
感染病害种类来看,除仔猪阶段因感染大肠杆菌而诱发的水肿病、黄白痢、副伤寒、贫血、佝偻病外,其余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在育肥阶段都有发病可能。而且,发病率愈高,症状愈明显,危害更大。
对此,每个猪场均应切实合适,执行实用可行的控病措施。
所有引进种猪,掌握其防疫情况,安排必要的二联苗、三联苗补防。
季节性传染病,以提前30d,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无防疫疫苗的传染病,建议提前2周,组织药物预防。
寄生虫病对育肥猪危害大,当前,除肠道寄生虫外,囊虫性、弓形体病等等均为人畜共患病。寄生虫性的预防,无特效接种疫苗,防治应寄托在早期的药物驱虫上。同时,注意清理场内粪污,集中堆积,借助生物热发酵杀死虫卵,遏制寄生虫病的扩散蔓延。
很多普通病,通过改善饲喂管理,都能起到控病的目的。比如: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中毒症等等,通过饲喂优质全价饲料,均能有效预控。由此,务必要确保用料营养、饮水卫生,以优化饲喂条件。
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硬件设施齐全,便于消毒、卫生、清洁管理。散养户条件差些,卫生管理难度大,务必要勤扫、勤换垫土。同时,严格消毒管理,注意棚舍、内外墙的喷施消毒。所有门窗,装上纱窗,防蚊蝇,遏制传染性疾病扩散蔓延。
当前,很多传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疫苗。像是:流感、病毒性腹泻、猪痢疾等等。对此,一些中草药散剂、粉剂,经拌料喂服,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而且,很多还有促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