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凤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麻醉科,重庆 400037)
随着剖宫产比率的逐年升高,剖宫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而术前对产妇行麻醉的要求和方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但要为产妇提供更加舒适的手术条件,还要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尤其要减少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1]。因此,要着力提高对剖宫产患者的麻醉质量,加强对麻醉引发的并发症的控制,将麻醉对胎儿及母体的损伤降到最低,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剖宫产麻醉方法理论与临床经验结合的体系。本次就对我院麻醉科对剖宫产患者行麻醉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1.1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产妇行硬膜外间隙麻醉时,穿刺点一般选择在L1-2 或者L2-3 椎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且麻醉平面要控制在T6 以下。采用此种麻醉方式常用的药物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瑞芬太尼等。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硬膜外导管的置入方法也比较方便,麻醉所引发的并发症比较少,对胎儿及母体造成的影响比较小,且麻醉效果较好,不会对产妇的血压造成较大的影响,还能在此基础上完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妇在手术后可连接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2]。但是此种麻醉方式的缺点是,会延长胎儿娩出的时间,且产妇镇痛肌松的效果欠佳,麻醉起效时间比较长,大部分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麻醉药物,且神经阻滞不全或者麻醉失败的机率比较高[3]。
1.2 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也称之为腰麻,穿刺点一般选择在L3-4 或者L2-3 椎间隙,麻醉平面要控制在T8 以下。采用此种麻醉方式常用的药物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所用的麻醉药物剂量比较少,起效迅速,镇痛肌松的效果比较好。但是此种麻醉方式的缺点是,由于麻醉起效快,因此对手术时间有限,手术结束后不能与镇痛泵连接,且所造成的并发症比较多,随着麻醉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产妇血压的影响逐渐增大,如部分产妇术后会出现明显的头痛。因此,此种麻醉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在逐渐减少[4]。孙沛然[5]在研究中发现,行罗哌卡因腰麻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行布比卡因腰麻产妇稳定,且不良反应更少。
1.3 椎管内联合麻醉。椎管内联合麻醉也就是常说的腰麻联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这是一种新的联合麻醉的方法。目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被分成了单点穿刺和双点穿刺,单点穿刺时,穿刺点一般选择在L3-4 或者L2-3 椎间隙,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至硬膜外间隙,然后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麻针,待有脑脊液流出回抽较通畅后,注入麻醉药物至蛛网膜下腔,最后拔出腰麻针,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其缺点是,硬膜外穿刺针的位置需要在椎间隙正中,否则可能出现腰麻失败或麻醉偏侧[6]。双点穿刺时,穿刺点一般选择在L3-4 或者L2-3 椎间隙,并在T12-1 将硬膜外导管置入。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优点是,起效迅速,缩短了胎儿娩出的时间,对麻醉平面的控制效果也比较好,并且只需要使用较少剂量的麻醉药物就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对产妇造成的牵拉反应比较轻,麻醉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此种联合麻醉的方式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其麻醉效果较好,所引发的并发症还比较少,因此对胎儿及产妇造成的损伤也比较小。
许长红[7]在研究中选取了70 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给其中的35 例(A 组)给予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给另外的35例(B 组)给予了腰硬联合麻醉,结果发现,B 组产妇麻醉优良率(94.29%)高于A 组(74.29%),且B 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均短于A 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提示,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赖礼达[8]通过研究也说明了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相比较,前者在缓解术后疼痛、提高围手术期指标评分、缩短感觉阻滞时间、提高术后安全指数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优势。
1.4 全麻。全麻常用的药物为丙泊酚、氯胺酮等。其优点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比较小,还能够消除产妇内心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缩短了胎儿娩出的时间,产妇比较轻松。但是其缺点是,在麻醉诱导期,产妇极易发生反流误吸现象,且气管插管比较困难,如对麻醉药物的剂量把握不准确,还极易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者不良的影响。
但是全身麻醉的方式不同,其麻醉的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异。选择准确的麻醉方式不但有利于产妇气道的管理,还能防止反流和误吸,在此基础上还要避免麻醉药物对新生儿造成影响[9]。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麻醉深度的掌握是极其关键的,能够在降低孕妇应激反应的同时,保障母婴生命的安全。徐影[10]在研究中选取了108 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给其中的麻醉1 组采用了静吸复合麻醉,给麻醉2 组采用了全凭静脉麻醉,结果显示,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刻,两组产妇心率、血压等差异不明显(P>0.05),新生儿娩出后的1 min 和5 min,其Apgar 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麻醉2 组产妇的心率明显低于麻醉1 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也进一步提示,在剖宫产术中行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其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全凭静脉麻醉对产妇的心率影响比较小,麻醉安全性更高。
1.5 局麻。局麻常用的药物是利多卡因,就是将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注射在切口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局麻应注意分层局部浸润麻醉,在局部阻滞药物扩散3-5 in 后可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此种麻醉方式比较快捷,当产妇不宜移动、胎儿表现为宫内窘迫、产妇出现特殊情况需要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此时可首选局麻,能够帮助产妇更快的结束分娩,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合理的麻醉方式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麻醉医师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与麻醉方式的优点与缺点结合起来,在提高剖宫产麻醉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麻醉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产妇及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妇没有麻醉禁忌症,则可给其选用椎管内联合麻醉、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蛛网膜下隙麻醉等[11]。如产妇情况比较紧急需立即实施手术,则可选用局麻。如产妇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精神异常等疾病,则应首选全麻,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总之,剖宫产麻醉能够有效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在保证麻醉质量的基础上,还要避免或者减少对产妇或者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临床麻醉医师应将麻醉方式的选择重视起来,在提高自身麻醉技术的同时,增强医院的麻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