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525200)林伟娟 卢小丽 龙瑞娟 梁梅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严重影响着患癌病人的生理状态,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也成为导致其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目前,控制癌痛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止痛,其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临床常用的强效镇痛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痛患者的止痛治疗中[1]。但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患者的痛苦,笔者近年来发现,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控制癌痛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了9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并配合护理干预的镇痛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等,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晚期,且经过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进行评定。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6~64岁,平均(50.6±5.7)岁;原发肿瘤疾病类型:卵巢癌7例、胰腺癌4例,食管癌5例,乳腺癌8例,大肠癌9例,胃癌7例,肺癌5例;疼痛程度: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16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7~65岁,平均(50.8±8.7)岁;原发肿瘤疾病类型:卵巢癌6例,胰腺癌6例,食管癌4例,乳腺癌6例,大肠癌7例,胃癌10例,肺癌6例;疼痛程度:中度疼痛28例,重度疼痛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疾病类型及疼痛程度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晚期癌症患者,且预计生存时间超过三个月;②NRS评分大于7分,且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不佳;③在入院前均未服用任何的抗抑郁、焦虑的药物;④意识较为清醒,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存在重度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患者;②对本文涉及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存在精神或智力方面疾病的患者;④中途死亡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初始剂量为20mg/次(10mg/片,整片吞服,12h/次),随后可依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镇痛效果,坚持用药2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进展,并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其负面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疏导。
1.3.2 观察组 本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初始用药剂量为5mg,必须整片吞服,12h/次,随后根据实际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2],连续用药2周。
护理干预措如下:①用药护理。在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前,需叮嘱其务必将药整片吞服,不可将其掰开、咀嚼或研磨后服用,避免羟考酮的快速释放以及潜在致死药量的吸收。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对其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合理利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②不良反应护理。大多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嘱咐患者多吃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并注意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以大于2000ml为宜,可建议患者在清晨起床后饮用蜂蜜水或淡盐水,以促进其肠胃道蠕动。对于已出现便秘情况的患者,需遵医嘱为其使用相应的缓泻药进行治疗,并指导其家属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10min左右,每日可按摩3次,以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同时减少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从而缓解其便秘的情况。对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需叮嘱患者多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采取胃复安等药物进行相应的治疗[3]。对于出现嗜睡的患者,需进行仔细观察,判断其是否属于过度镇静的情况,同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护理干预,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③心理护理。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受到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恐惧、焦躁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着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因此,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积极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与需求,多进行鼓励与安慰,可多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强调与说明,以排除患者由于怀疑而产生的焦虑及紧张情绪[4]。在日常的护理中,可引导患者采用看电视、阅读书籍以及听音乐等娱乐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帮助其缓解疼痛。④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癌症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癌痛的控制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并引导其培养一定的自主护理意识。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采用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总分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明显;②将疼痛缓解效果分为显著缓解(疼痛有明显的缓解,NRS评分下降幅度超过70%),有效缓解(疼痛有所减轻,NRS评分下降30%~70%),无效(疼痛未觉好转,NRS评分下降程度不超过30%,甚至存在增加的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以及神经衰弱等不良症状;④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n×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20%、86.7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8.50±1.52)vs(8.28±1.80),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降低(P<0.001),而两组治疗后的NRS评分比较(2.15±0.64)vs(2.09±0.56),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神经衰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1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0%(5/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7.78%(35/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癌性疼痛主要包括癌症或抗癌治疗而造成的一系列疼痛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5]。目前,临床对于癌性疼痛通常采用三阶梯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并根据癌痛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镇痛治疗。其中,中、重度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痛苦,也成为了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已将镇痛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环节。
硫酸吗啡缓释片作为中、重度疼痛的代表性治疗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当中。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与吗啡较为相似,可通过作用于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而起到镇痛的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焦虑及镇静的作用[6]。经过本文的研究对比发现,此两种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知,两种药物的镇痛功效十分相似。此外,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采用了新型的控释技术,对机体肾功能的影响较小,长期的临床应用也不会造成代谢产物的蓄积。因此,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往往较少。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结果也充分证明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由于导致患者出现癌痛的原因较多,单纯采取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用药治疗期间,还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用药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在帮助患者正确用药的同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有效地疏导,尽量降低其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培养其治疗依从性,以确保临床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并配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