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君,徐鹏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现代医学常以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为发热待诊的三大主要病因。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因其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难以在短期内确诊,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挑战[1]。随着医疗技术和诊断方法的进步,感染与肿瘤性疾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未确诊疾病的比例较前增加[2]。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是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后甲状腺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非化脓性、自身免疫性炎症。该病多数起病较急,患者通常以全身高热、甲亢症状或颈部疼痛为主诉就诊,辅助检查多提示血沉(ESR)增快,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轻度增高,血清甲状腺激素中T3、T4增高,或有IgG、TGA、TMA等指标异常。通过甲状腺穿刺亦能明确诊断[3]。当前该病治疗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配合激素治疗,但因其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故往往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多因抗生素造成药物热,激素使用、撤药不规范给患者带来诸多副作用并增加复发风险。
湿温一病,最早出现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湿温”。后吴鞠通在《湿热经纬》详尽阐述其发病机制:“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饮,故病湿热。脾主胃行津液者也,脾伤而不健运,则湿饮停聚,故曰脾虚生内湿也。”[4]故湿温病是人体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之湿蕴结而发病,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等症状。其特点与湿邪特点相似,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变初期多留连于气分,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既可湿热化燥伤阴,也可湿盛困阻伤阳。随着疾病发展,易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出血等变证。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炎热之时,雨水充沛,太阴湿土得令,天气下降,湿气上蒸,人处于气交之中,易感湿邪而患病。吴鞠通曾云:“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早在内经时代治疗发热一病就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等治法。后至温病时代,湿温病治法有了长足发展。辨证治疗湿温病发热的关键在于分清热重于湿与湿重于热的不同。《医原》中言:“湿多者,无烦渴热象,天气为湿阻遏,不能外达下行,则必凛凛恶寒,甚而足冷,头目胀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疼而且烦,腿足痛而且酸。”热重者通常见热势较高,汗出、口干较甚,苔黄腻、脉滑数等。吴鞠通认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湿邪害人最广,……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故用药时需把握好湿重与热重的不同特点,兼顾清热与祛湿。做到辛温不助热,清凉不伤阳,通利不损津,养阴不滋腻。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热16天”入院,入院前16天因出差后出现反复发热,夜间较甚,最高体温37.8℃,偶有咽痛,余无不适。自行服用“板蓝根、感康、阿莫西林”等药物无明显好转,后于我院门诊就诊,以“发热待诊”收治入院。入院查体:T:36.2℃,咽部稍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余未见异常。急 查 血WBC:14.13×109/L,NE:10.97×109/L,CRP:115mg/L,ESR:120mm/1h。胸部CT示:双肺少许纤维灶。生化、凝血未提供确切诊断依据。呼吸道病原抗体谱: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IgM+。自身免疫性抗体谱、结核杆菌多种抗体、感染标志物、尿粪常规、血液培养、血气分析、心电图、腹部超声无明显异常。入院后3天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抗感染、痰热清清热解毒效果不佳,体温波动在36℃~39℃之间。中医四诊: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四肢困重,语声低微,恶寒发热,身热无汗,两颧潮红,咽痛口渴,脘痞纳呆,大便每天1次,成型质软,通畅,尿频,量多淡黄。舌淡红苔厚腻,边有齿印,脉弦数。考虑诊断:湿温病——热重于湿。治法予清热祛湿,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味,方药如下:桑叶15g菊花15g杏仁15g连翘20g芦根30g甘草10g广藿香15g紫苏叶15g法半夏15g茯苓15g豆蔻15g薏苡仁30g通草15g黄芩15g黄连9g白茅根30g柴胡25g生地20g赤芍15g石膏80g。服药当晚即未再见发热,二剂后患者身热、口渴症状明显好转,后去柴胡、生地、赤芍继服三剂患者诸症皆愈。
后患者复查甲状腺激素全套:T3:5.02nmol/L,TSH:0.006uIU/mL,FT3:18.8pmol/L,甲状腺素>320nmol/L,FT4:>100.0pmol/L。复查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肿大伴回声不均匀改变;甲状腺前方、气管旁、左侧颈部查及淋巴结结构异常。西医结合临床考虑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性大,予泼尼松片口服抗炎,双氯芬酸钠解热镇痛,结合中药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此例发热患者在入院前已自行服用抗感染、解热药物,入院时除咽部有较明显充血外,未现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血象升高但完善入院检查后未发现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风湿、血液系统感染征象。入院后常规予以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且已更换多次抗生素,但发热未控制,身热不扬,此时使用中医辨证论治予对症退热治疗十分必要。患者虽发热但身热不扬,表证尚未尽解,仍伴咽痛、恶寒,胸闷脘痞纳呆,肢体困重如裹。故投藿朴夏苓汤以清热祛湿,方中藿香为主药,芳香宣透,化肌表之湿;厚朴、半夏苦温燥湿,并有芳化之效;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通草、白茅根淡渗利湿。重用石膏,配伍连翘、黄芩、黄连、生地、赤芍、柴胡等药,利湿同时兼顾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全方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清热解毒于一方,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邪热之毒汗下分利,故临床疗效较好。
在临床中面对FUO患者,应优先考虑常见病及多发病,经过详细反复多次的病史收集、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合理应用各种诊查手段,大部分FUO患者可以明确诊断。在多数情况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虽较简单,但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成为FUO病因中较难的鉴别的疾病之一。[5]定期分析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理清诊疗思路,以尽早明确病因,可进一步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确诊率。同时,中医中药的参与,可基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症退热,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同时亦可降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以更好服务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