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安全质量控制研究

2020-12-27 09:35杨卫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0期
关键词:血站血液检测

杨卫红

(宜春市中心血站 质量管理科,江西 宜春 336000)

0 引言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在临床医疗中对血液的需求量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伴随着需求量的上升,血液质量的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来,严重的威胁到了受血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血站的血液安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血站的血液质量控制部门承担着血液安全控制的重要责任,因此血站必须提高监控水平,保障血站的血液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3]。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检测设备仪器被广泛的在血液检测中得到应用,相关检测人员的技术以及检测试剂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在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完善血站血液的检测分析质量可以显著提高血液的质量,保障血液的安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4]。在血站血液的质量控制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均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选取我站收集的800份血液产品作为本次血站血液安全质量控制研究的研究对象,探讨血站血液安全质量控制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站收集的800份血液产品作为本次血站血液安全质量控制的研究对象,其中800份血液产品供血者男409例,女391例,年龄26-40岁,平均(30.98±13.87)岁。进行血液安全质量控制管理。

1.2 方法

1.2.1 血液采集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首先,血站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地保证血液采集过程中所需要的血袋以及试剂按规定的要求进行保管,并确保这些试剂和血袋的质量是合格的。血站应该严格的审核评估各个生产厂家产品质量。采购后送到相应的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经批准放行之后才可以使用。

1.2.2 血液采集环境与采集过程管理:血站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保障血站的卫生安全,避免血液在采集和保管的过程中血液受到污染。首先,血站的工作人员每天均应该对采集的场所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前后对工作场所的地面、台面及空气进行消毒,各种采集使用过的物料以及残留物应该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血站的质量控制部门应该对采集血液的场所进行定期的监督与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指正并要求部门进行及时的改进。按照血液采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各项操作。在采集工作进行前,详细的核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以及血袋标签等基本信息,对采集过程中将要使用的血袋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破损的情况,如果出现破损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更换。严格规范消毒,使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在操作的时候要佩戴无菌手套,避免在血液的采集中出现感染的情况;在血液采集结束之后再次核对献血者相关信息,正确贴签。

1.2.3 血液的制备、检测、储存以及使用质量管理:在采集之后,将采集好的血液进行成分分离,首先对血液的白细胞进行过滤,然后再将血浆和红细胞进行分离处理,制备成各类红细胞产品。在检测人员对血液筛查的项目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进行检验,如果检测结果不同或者出现偏差,工作人员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进行实验。采集人员应该在采集后4小时之内将血液标本进行离心,按要求储存并送检。血液在发放之后必须立即输入,禁止退回再次使用,避免出现污染的现象。输注的时候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对血型的检查通过交叉配血实验进行检查,确保临床血液使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1.2.4 临床咨询管理:为临床用血或者献血提供咨询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保证在交流与沟通的时候可以认真的倾听患者以及献血者的意见,努力的改善当前的工作状况。

1.2.5 检验档案管理:对采集后的血液应该有完善的检测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档案。其中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样本的交接、试剂的使用记录以及检测的检测过程以及检测结果。记录的档案应该有相关的原始记录、分析记录、质量控制管理记录以及实验室的安全记录等。检测报告要确保其准确性,避免出现差错。如果在报告的记录与检测中出现错误,或者发现报告出现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进行补救,并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出错后出现更加较严重的后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血液样本合格率。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血液安全质量控制后800份血液样本均合格,供血合格率达100%。

3 讨论

根据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临床上每年医疗用血量逐年增长,增长率大约在10%-15%。但是,血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血站管理的重点,采血中的各个环节对血液管理的好与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采血与供血中会存在的问题,对血液质量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站采血与供血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质量要求管理体系不完善:尽管已经制定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规定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设备、人员以及环境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有效的实施与管理,是现在血站中急需解决的问题。②血站中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良莠不齐:采血人员的不熟练导致采血的过程中出现血液溶血,导致献血人员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因此对采血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可以显著提高采血人员的业务能力。③血液运输与存储中出现的问题:由于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运输时间太长以及温度都会血液细胞的完整性以及血液的理化性质,导致出现感染的情况,因此运输以及储存不当严重的增加了血液临床应用的风险。④采血一起以及设备的不规范管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智能化仪器被广泛的应用在血液产品的制备与检验之中,开始逐渐的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与人工制备。因此,仪器的校准、使用以及维护等已经成为血站中血液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⑤在采血过程中记录的不规范:主要有对于采血过程中的部分结果记录还存在记录不完整与记录不规范的情况,对于记录的资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把偶你,在记录过程中使用的文字表达不是很准确,容易引起歧义以及记录不完全等情况。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采血、检验以及储存等工作是目前血站工作的重点[5]。

要想使血站血液质量得到保障,血站必须加大质量控制工作的力度。血站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血液质量安全进行足够的重视,加强对采血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建立健全血液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血站血液采集、运输、储存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可以顺利地进行。要对采血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从根源上消除采血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采集过程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定期对采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对采血人员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对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与上报[6]。通过对血液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指导,无论是血液检测前的标本留取过程,还是标本的运送与储藏过程,或者是最后的检测、结果的处理等很多过程都与血液质量的保障有密切的关系[7]。经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血液进行检验与分析等质量控制后,血液的安全性明显提高,血液抽检的合格率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明显的提高[8]。因此,加强血站血液检验的安全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站血液的安全和工作效率[9]。良好的工作质量是临床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必须要严格把好血液检验的质量安全,要注重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确保样本在检测前和检测后都符合血液安全质量标准,强化血站的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为临床医疗的用血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保障。

综上所述,为切实保障血站血液的质量,必须对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以及储存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保障血液质量,进一步减少血液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大的保证了献血者以及用血者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血站血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提高血站血液质量,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

猜你喜欢
血站血液检测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分析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