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左曜玮,肖佳乐,李伟丽,陈晓锋
(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 南宁;2.梧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西 梧州;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病区,广西 南宁)
中医自古以来在治病养生保健方面就积累了完备的理论和确实可行的实践经验。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病例,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力广,迅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爆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爆发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会议上多次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独特作用。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出院后身体的彻底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恢复期的康复,中医大有可为。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属于中医疫病的寒湿疫范畴。中国历史上记载有许多次瘟疫,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家族亦遭遇了瘟疫,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2]。”令仲景家族横夭莫救,“死亡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的不是普通伤寒,而正是寒湿疫病。此次疫情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的清肺排毒汤就是采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化裁而来,临床总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匠示人以规矩,仲景不仅对于疫病之治疗有论述,对于病后恢复期的调摄事宜,“瘥后防复”亦有明文阐述。除开医院的治疗外,患者自己也要懂得日常养生的调护,才能实现形与神俱,彻底康复。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倡导健康一定要靠自主自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圆满。结合《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兹论述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浅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自主养生康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摄纳水谷之真气充养形体,濡养四肢百骸。《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3]。”大病新瘥,脾胃气弱,不能消谷,若不注意饮食禁忌,多食,强食,急于进补,不仅对身体彻底复原无益,还有可能引发新病,或者使旧病复发。《素问·热论》曰:“帝曰:热病可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恢复期,若暴饮暴食,进补肥甘厚味,则伤其脾胃,出现宿食不消,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有可能旧病复发,也容易重新感受外邪出现发热等种种变证。故《伤寒论》第398 条,也是全书最后一个条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为烦,已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为烦。损谷则愈[2]。”损谷就是减少进食量,因为NCP 患者刚刚进入恢复期,尚达不到未生病之前的消化能力,必须减少进食量,可以少食多餐,待脾胃渐强,逐渐加量。另外一方面,对于食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素问·热论》曰:“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3]。”黄帝问岐伯说,伤寒之类的疾病初愈,饮食上有什么禁忌的吗?岐伯说,吃肉就容易复发,吃多了就容易许久不愈。当下社会物质丰盛,食物品种多种多样,肉类相对五谷来说,不太好消化,所以NCP 患者刚刚进入恢复期,肉类比平时要少吃才有利于消化吸收。对于食物该怎么选择呢?《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3]。”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生息,我们的饮食文化,饮食传统蕴藏了五千年的智慧,代代相传,有别于西方。内经脏气法时论中的饮食原则对于国人日常和NCP 患者刚刚进入恢复期的饮食都有指导意义。以大米、小米、小麦、玉米等谷物,搭配应季的蔬菜为主食,用各种肉类适量补益,同时辅以少量水果。应季的蔬菜得四时天地之正气,反季节蔬菜逆四时之气,应季的蔬菜气味纯正,食用后对于补益人体之精气更有益处。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NCP 患者恢复期脾胃特别虚弱者,可以进行食疗。笔者常推荐砂仁猪肚汤。砂仁芳香醒脾开胃,猪肚以形补形,合以少量绍兴黄酒去腥活血,葱姜温胃开胃,对于此次寒湿疫之脾胃虚弱者,一个星期可以食用1-2 次。
材料:砂仁5克、猪肚1 只、黄酒10 克、盐10 克、姜10 克、葱10 克。①砂仁烘干打成粉;猪肚洗净,姜、蒜切片,葱切段。②砂仁粉,放入猪肚内,然后放炖锅内;加入姜、葱、盐,黄酒,注入清水1500 毫升。③把炖锅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素问·上古天真轮》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经典中医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人身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身必须顺应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按时作息,才能保持健康。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Jeffrey C.Hall,Michael Rosbash 以及Michael W.Young 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生命包括人类的体内都存在一种生物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并适应昼夜的节奏变化。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3]。”《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NCP 患者恢复期也应该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去生活起居。晚上去健身房锻炼就是阳气鼓动在外暮而不收拒不收藏的表现,这就违背了四时阴阳的生物节律。晚上几点钟睡觉对身体恢复最有益处呢?《伤寒论》275 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亥至丑即晚上九点至凌晨三点。睡眠是阳入于阴潜藏的过程,在六经中,太阴主开阴门,太阴开则阳气顺利潜降入阴分。阳气收藏在里亦可温煦太阴脾土。NCP 患者恢复期肺气虚弱,晚上九点左右开始入睡不仅可以温养脾土,强壮后天之本,同时可培土生金,促进肺脏的修复。此为合乎经典的入睡时间,那么晨起当以何时为佳?是否一觉睡到日上三竿?非也,经典亦有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3]。”养生不仅要顺昼夜,亦要顺四时。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人亦应之。于早上六七点起床,在温和的春天的气息里,于庭院中缓缓而行,打上一段太极拳,八段锦,如是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必然对于彻底康复大有裨益。关于夏天、秋天、冬天的起居内经亦有详细的阐述。
对于睡眠欠安的NCP 恢复期患者,可以食用莲子百合冰糖粥,此食疗方清润平和,不温不寒不燥,为清心健脾安神的平补之剂。大病痊愈患者身体虚弱常喝此粥有效。
原料:大米100 克, 百合干15 克, 莲子30 克, 调料:冰糖30 克,做法:①百合干用刀背碾成粉状;莲子用热水泡软;大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②锅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烧开,再放入莲子改用文火继续熬煮至熟放入冰糖即可。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成年以后有了房事,然房劳过度,房事不节亦有害身心。《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3]。”肾主藏精,也包括生殖之精。肾精亏虚,则免疫力低下,容易为外邪所中,患病之体难以康复。国家“973”计划项目“肾藏精脏象理论的基础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医学“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理论基础是“生”以肾中精气为本、“长”以肾中精气为养、“壮”以肾中精气为盛、“老”以肾中精气为衰。“生长壮老”的病变主要是由于肾中精气虚损,产生相关疾病,若肾中精气充盈,则身强体壮[5,6]。精能生血,亦能化气,气血濡养四肢百骸。NCP 患者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消耗了大量的肾精和气血,在恢复期呈现出血弱气尽,精气亏虚的状态,这个时候当节欲保精,以待痊愈。夫妻之间可以分房睡。要使真邪分流易,莫使阴精暗耗难。当避免观看阅读容易引起性欲望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保持平静祥和之心,不暗耗阴精。如是则精满神足,必将早日完全康复。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食用的一款长寿粥,具有益气填精之功,对于NCP 患者恢复期精气亏虚者大有裨益:中央电视4台《中华医药》2010.3.17 日晚10 点播出朱良春长寿粥[7]:绿豆50g,薏仁50g,莲子50g,扁豆50g,大枣30g,枸杞10g。
煮粥汤水的制作:黄芪250g 适量水泡20 分钟,煮15 分钟,沥出汤水。然后再将黄芪加2 碗水煮20 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 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以上配料)。前五味洗净入锅,加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30 分钟再加入枸杞,一起再煮十分钟。以上粥量五天服用。材料是五天的量,黄芪每天的量是50 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3]。”情志是每个人天然拥有的与生俱来的禀性,情志不可过激,过则为灾。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特别是危重患者经历了生死抢救终于康复出院,在出院后的恢复期常出现创伤后心理危机,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痛苦,麻木,悲伤欲哭等等情绪障碍,严重者夜不能寐,寝食俱废。《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3]。”情志过激会伤五脏之气,从而导致疾病发生,身体抵抗力下降。中医经典有治疗情志病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讲: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3]。情志相胜疗法,以情胜情,易于操作,医患容易共情。比如:恐惧不安不解,可以用思胜恐之法,引导患者思考,进行深入分析,使患者积极畅想,憧憬美好的未来,这样慢慢减轻恐惧之感,减轻躯体化障碍,逐渐康复。还可以通过读圣贤之书启迪智慧,思考人生,养成积极乐观豁达之心,保持情志安和,使疾病早日彻底康复。
兹介绍一款食疗饮品,使情绪平和。西晋·嵇康《养生论》讲到“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博物志》上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萱草性味甘凉,有利湿热、宽胸、消食之功效。萱草即黄花菜,自古为药食两用之佳品。每天可以用黄花菜30 克,红枣6 枚,小麦30 克煮水当茶饮,小麦为肝之谷,其气饶有春天生发之象,与红枣相合,有经方甘麦大枣汤意,全方共奏补脾益气,疏肝理气,安养神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经典是中医生生不息之源,经典中医护佑了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回归经典,运用中医经典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的自主养生康复,非常有必要,更能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不仅是医院给予的治疗,NCP 患者更需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节欲保精,情志安和,积极主动自主养生,才能圆满健康。正如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