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萍
(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筑创新设计逐渐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是建筑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创新性改造设计,在满足经济性、实用性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外观、人文特色、节能环保等设计[1]。现阶段,建筑改造创新设计需要在兼具实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突出时尚性、人文气息,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支持,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思维,并注重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创造独具特色的建筑,在不忽略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将多元化与现实进行结合。
建筑设计可操作性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建筑电梯设计过程中,建筑系统设备既要注重建筑工程的外部可观性,也要注重内部的流线设计。以纽约世贸中心为例(见图1),楼层比较高,整个建筑共设计了20 多部电梯,建筑设计师为了确保电梯运转的安全性,既需要跟设备专业人员沟通报警系统,还要和厂家了解电梯钢缆运行的原理,确保电梯即使在大楼因高度产生摇晃的情况下,也能处于被随时调节、均衡受力的状态。
图1 世茂中心原貌
现在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法都呈现出相对性特点,这一方法只适用于固定的建筑设计工作,无法满足各类型建筑设计的实际转换的需求。因此,设计创新的思维可以将建筑设计变得未来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方位的改造(见图2),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周边人文环境、社科环境而不断发展、优化,确保建筑设计方法的新颖,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整个社会中得到有效应用。
图2 改造项目实例
在建筑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调查、研究创新客体,以此进行可行性较高的建筑设计创新。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前期准备阶段会研究各种空间的相关联系,呈现出来的空间集合应当是一个适用且合理的多元化空间建筑。在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多元化空间可以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不断改变,但设计多元化空间是在创新客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从建筑设计方案落地到施工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确保设计创新在实践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
为了建设更多元化的建筑模式,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专业的设计小组和协调小组,根据功能需求、设计要求,有效地开展设计工作,还需要加强和项目建设方、项目业主之间的协调、沟通,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征求更多意见[2]。在新时期城市用地紧张、小区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实行多专业集成设计方法。在项目设计方案初始阶段,如在改造概念设计阶段模型(见图3)设计中,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各专业设计师,根据设计方案提出更多的建议,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合理地验证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确保平面设计过程中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建筑使用的整体功能性和资源利用率。
图3 改造概念设计阶段模型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建筑设计软件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在选择、应用各项软件的过程中,必须满足创新方法实施的主客观条件要求,还需要考虑建筑设计的多样性特点,集中从一个方面进行,针对创新方案整体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
在某建筑工程新建项目中,后期改造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1 栋售楼处。此售楼处结合售楼、物业配套及养老设施于一体,共2 层,后期需将售楼处部分改为小区配套篮球馆,总建筑面积为3 864.55m2。改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对建筑的形体、功能、区域位置以及后期改造的可能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准确分析、定位项目实际情况,在满足业主对改造后方案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概念设计做好创新工作,针对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合理优化,并结合规划、消防等各个职能部门的要求,达到改造前后均能满足预期目标。创新思维模式在该项目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价值,此项目得到了公司、业主及设计领域的一致认可,是一项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具体如图4 所示。
图4 改造项目总图设计思路图
在该新建工程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将节能环保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全过程中,保证建筑设计既能达到改造的目的,又可以节约改造用材,做到资源再利用等。由于前期售楼处以办公为主,需要充分利用2 层的空间。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设计员需要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等进行综合评价,将改造部分的影响做到最优化和最简化。后期改造仅将2 层中间楼板拆除,留2 楼边上的一圈走道作为观看台,篮球馆的中间部分做一个大挑空,既达到了施工便利的要求,又可以使篮球馆达到使用要求;在建筑外墙、内墙设计、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引进更多的节能材料,如轻质板材、岩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还需要根据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明确使用位置;在门窗幕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各项指标进行控制,如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空气隔声性能、采光性能、外窗遮阳系数等,以满足节能环保的标准要求[3]。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实际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以此为基础强化建筑设计创新工作,还需要明确未来建筑设计的创新方向,强化理论知识创新、人性化设计以及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等,应用现代技术达到多元化设计要求,做好绿色建筑、消防设计等工作,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